第120章 看世界的窗口
夏荒灿2023-06-29 10:122,287

“你要一起去看看吗?”陈洁注意到一直在门口站着的施杞问道。

“现在吗?”

孙璐描述里的外国人是一个女性,据说长得高大壮硕,是个白人,但是又和常见的白人不太一样。

她的中文并不好,说两句就要查字典,所以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孙璐和她说了半天中文,也没有弄清楚她究竟是个什么需求。

“约了明天。”

“好。”

施杞一觉就睡到傍晚,她做了一个好长的梦。

梦里她回到了中学的英语课堂上,老师正拿着书本报听写。那些单词都跟天方夜谭似的,施杞是一个意思都不知道,笔尖在纸上顿住,怎么都下不去笔。

场景又变成了考场,桌上的试卷不是薄薄的纸张,它很厚的一叠,像一本展开的册子。那册子上的英文单词跟符咒似的,施杞一个都不认识。

施杞眼看着身边的人陆陆续续站起交卷,她着急的抓耳挠腮,但她仍然是什么都不会写。

耳边交卷的铃一直在响,监考老师走地越来越近。

施杞只有一个念头,她想再回到课堂里,这一回她一定好好学英语。

梦里只剩下令人焦虑的铃声,铃声越来越大,将她从梦境带回了现实。

那是施杞手机闹铃发出的声响。

施杞在睡前定好了闹铃,她的一天都在梁佩文那会儿开始,她还没能做其他的事情,她还不想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睡觉前她是真的撑不住了,现在醒了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心里的焦虑和不安理顺。

施杞拿出手机搜索关于学英语的方法。

在搜素里施杞也看见了一些反向的消息和新闻。比如英语将不作为重要科目出现在学生的课业里,比如俄罗斯的动物园主要标识是中文,比如中文老师正成为高薪职业。

也有一些博主在视频里借着跌宕的音乐诉说中国的强大,“中国这么强大,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全世界都应该说中国话,中文将成为世界通行第一的语言。”

施杞皱着眉头看着这些。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外贸的存在需要英语的沟通能力。

发达国家的科技学术值得我们去探究,沉淀文献的需要英语的阅读能力。

包括中文老师的招聘要求,首先得有足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教别人中文。

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毫无依赖地在世间存活,国家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撇除其他国家独立存在。

我们的商贸、科技、医疗、都是和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的。雍正的闭关锁国已经让中国倒退一百年了,完全放弃英语的学习只会重演这样的悲剧。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语言是看世界的窗口,它应该无关政治。

英语在全世界流通不仅仅是因为曾经的英国日不落,更是因为它是所有语言里最容易学的,所以它才会传播的才会那么广。

可中文不是,中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复杂的语言之一。要中文在全世界普及还有非常漫长的世间。

“你们都不学吧,反正我要学。”

施杞关掉那些博主自我高潮的视频,在她看来这些都是骗流量的。

只是她要哪里学起呢?

每个介绍方法的人说的都是语言要多说多练。她到哪里去练呢?她每天见得最多的就是老人啊。

施杞决定去问陈洁,陈洁也没有出过国,她想知道陈洁是在怎么把英语学得那么好的。

“背单词,看美剧,多说。”陈洁说道。

“那我先背单词。”

单词是句子的砖瓦,是英语的基础。

“不好说,光背单词也记不住,你多看看美剧,听听广播之类的。”

“你怎么学得这么好啊?”

“我?我也一般,我只是会考试,你要我说,也不一定多好。”

陈洁没有骗施杞。

第二天见外国雇主时,施杞也跟着去的。陈洁很显然听得懂,但是在表达上却不是施杞之前想象的流畅。

施杞原以为会是个年纪大的外国奶奶,见面后发现是个皮肤坚韧的年轻女人。女人看着最多三十岁,这是施杞在听了她的声音,看到衣着后才意识到的。

在初春的季节里,那女人穿着一条酒红色的呢料背心长裙,脚上是一双棕色的皮鞋。长裙外是一件黑色的呢大衣。

施杞最开始看到的是她张扬的头发。

深褐色的短发有些偏红,那是真的短发,不是过肩,也不是齐耳,而是刚刚超过头皮一寸长度的直立。

太酷了吧。施杞暗暗想到。

女人的额头宽大,鼻梁高挺,眉毛很淡,眼睛是深邃的蓝色。她的锁骨袒露,锁骨间是一条复古的银色流苏项链。

她看到施杞和陈洁进门后站了起来,她的身长至少要比施杞高出半个头。

女人的裙料柔软地随她的动作晃动,但荡起的空气里却没有温柔的暧昧,有的是一种战斗民族的优雅和坦荡。

“你们好,我叫伊丽莎白。”

女人的说着中文,她的声调很平,确实是中文不太好的状态。

她的手上握着手机,屏幕处于亮着的状态,施杞看见了屏幕上显示的字典界面。

施杞就在旁边听着陈洁和伊丽莎白你来我往地交谈,孙璐和老板也在办公室里看着不走,但除了开头的招呼,后面的施杞也没几句听得明白的。

大家都等着陈洁的翻译。

不多时陈洁结束了询问,转过头翻译着刚刚对话的内容。

伊丽莎白是德国人,她是手持学生签证来南京读书的。她所念的学校是南京大学,租的房子在河西。

近些时日伊丽莎白回家途中总能碰到冲她吹口哨的男人,她觉得不安全。她听说中国的家政公司能够帮助解决所有生活上的困难,她就想来问问,有没有送她回家的服务。

“吹口哨的男人?”

“说是黑人。”陈洁说道。

“河西那边外国人是挺多的。”

“我们能办吗?”陈洁冲着老板的方向问去。

“你问问她从哪里送到哪里。”

“从南大老校区送到家,从家从到南大老校区。”

施杞听懂了,其实就是个接送上学的事情。

这样的服务多出现在青少儿的年龄段,只不过现在把年纪改了改。

“能是能,谁送呢?”

众人的眼神都落在陈洁的身上。

这服务的内容是弄清楚了,可能做这件事的人不多啊。走在路上怎么也是需要交流的。

“我不行,从南大到河西,太浪费我的时间了。”

陈洁没有犹豫地拒绝。

这拒绝伊丽莎白也听得懂,她赶紧说道,“我会付钱。”

“多少钱?”

“五百?然后车费我付?”

“五百?不干。”

“一千块?我也不知道要多少,因为我现在一个打工的,他们给我的三千块,工资,只有。”

伊丽莎白脸上出现了沮丧和退却,施杞赶紧接话道。

“一千,我干。”

继续阅读:第121章 在朴实的热烈里打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银白时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