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个苗疆少女没有中毒,宋与乐只不过是吓唬她罢了。
白矾吃在嘴里当然是涩涩的,还让人流口水。
所以,宋与乐说不着急,可是那个苗疆少女不知道啊。
宋与乐观察了几天她的父母确实没有再毒发。
那个苗疆少女天天跟在宋与乐身后要解药。
“其实你没有中毒,我只不过给你吃的是白矾。”宋与乐说。
“什么,你真是狡猾。”那个苗疆少女真是哭笑不得。
她自诩非常聪明,可是没有想到这次却载在宋与乐的手里。
既然自己没有中毒,宋与乐的父母又没有什么事了,那个苗疆少女再在将军府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最后那个苗疆少女和宋与乐成了好朋友,她很佩服宋与乐的胆识和聪明。
觉得她敢爱敢恨,和自己的性格很是相似,所以她决定和宋与乐成为朋友。
“之前都是我不对,你愿意原谅我吗?”那个苗疆少女问宋与乐。
宋与乐也不是那种小气之人,是个豁达的人,她信奉的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她愿意原谅那个苗疆少女。
“好的,我愿意和你交朋友。”宋与乐伸出她的双手。
那个苗疆少女一看,赶紧上前握住了宋与乐的手。
她们两个握手言和,成了好朋友。宋与乐带那个苗疆少女少女在京城里逛了几天。
一天,那个苗疆少女找宋与乐道别,她说她父亲催她回去,还说欢迎宋与乐到苗疆去找她玩。
宋与乐不放心她的父母,又到她父母那里去问她父母还有没有什么异样。
“爹娘,你们有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宋与乐问。
“没有,我们好的很。”宋与乐的父母说。
“与乐,我想起来了一件事,那就是和张薇薇一起的那个人说十天之后给我们送解药,我们算了一下,明天就到日子了。”宋与乐的娘说。
“好的,我知道了娘。”宋与乐打算把这件事告诉安煜,然后趁机抓住那个送解药的人。
宋与乐找到安煜把情况给他说了一遍。
安煜说:“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那个人给抓住。”
安煜布置好了一切,就等着那个人的出现。
还别说那个人真的来给宋与乐的父母送解药来了。
那个人还威胁宋与乐的父母让安煜出兵的时候在安煜的军粮里给下泻药,要不然不给他们解药。
这个时候安煜埋伏的人出现了,那个人一看不好,中了埋伏。
双拳难敌四手,那个人就是武功再好也不可能打过这么多人。
可是别忘了这个人他擅长用毒,所以他撒了一把白粉,那些士兵都倒下了,那个人趁机跑了。
安煜知道追也没有用了,也就没有派人去追。
将军府一切恢复平静,这时宋与乐怀孕了,安煜高兴的不得了。
在宋与乐怀孕期间,安煜对她是百般阿护。
转眼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宋与乐生了一对双生子。
安煜高兴坏了,给孩子取名安平,安西。
安煜决定在孩子满月时办一场满月宴。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满月了,这天将军府里宾客迎门,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就连皇上和太后都派人送来了贺礼。
满月酒宴结束的第二天,边疆发生了战事。
这时,皇上派人来请安煜进宫商量边疆战事。
“安将军,皇上召您速速进宫,有要事相商。”来的是昨天给安煜的孩子送贺礼的那个公公。
安煜是那个公公来到皇宫,见到皇上,此时皇上正在大殿等安煜。
“参见皇上。”安煜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爱卿免礼。”皇上把安煜扶起来。
“爱卿啊,西南边疆战事又起,还的请爱卿挂帅出征。”皇上说。
“臣领旨,臣誓死保卫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不受侵犯。”安煜信誓旦旦的说。
就这样,安煜领了皇命,到点将台点兵出发。
由于战事要紧,安煜都来不及回家与宋与乐告别。
他只能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宋与乐,在信中他告诉宋与乐自己要领兵出征了,让她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
这次出征说不好什么时间回来,这次战事是他们蓄谋已久的。
宋与乐接到安煜的书信,她明白安煜的不辞而别,安煜是身不由己。
他作为一名将军要时刻准备着为保家卫国。
她只是担心安煜的安全,要不是两个孩子还小,宋与乐一定会随军出征的。
为了不让宋与乐担心自己的安慰,安煜每隔两天就给宋与乐写一封平安信。
到了战场,安煜才算完全明白。
那个给宋与乐父母下毒的人,就是发起战争的那个国家派去的。
那个人失败回国后恼羞成怒,他怂恿他的皇上向李朝发起了战争。
既然如此 那个张薇薇也是个内奸,安煜马上写奏折禀报皇上,皇上派人把张薇薇一家给抓起来,等候发落。
安煜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遇到了那个人,他又准备给安煜的士兵下蛊。
其实安煜早有防备,他怕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在来之前,安煜准备了好多驱蛊毒的药物。
所以那个人的蛊毒对安煜的士兵毫无用处。
即使这样,安煜也是辛苦的用了两年的实间才平息了这场战争。
最后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发动战争的那方皇上实在佩服安煜的军事才能。
那个皇上最后给安煜说只要李朝有安煜一天,他绝不再犯李朝。
安煜班师回朝,凯旋归来,皇上城门外迎接。
皇上龙颜大悦,封安煜为一品安威大将军,宋与乐为一品诰命夫人。
宋与乐和安煜高高兴兴的回将军府,这个时候,他的双生儿子都会喊爹爹了。
李朝从此又太平盛世,再没有敌国来犯,百姓安居乐业。
这时宋与乐再次怀孕生了个女儿。他们一家和和乐乐生活着。
等到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后,安煜和宋与乐回彩霞村居住。
他们在彩霞村安度晚年,他们的儿女也经常回霞霞村看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