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清廷要跟黎城联姻
拉拉袖2025-10-28 14:193,330

历史的进程,就像是一列火车在狂奔,黎城的加入每一次的动作只是增加了一点制动力度,在没有停下前,还在向前移动着,而这一次在台湾横插二个据点后,这列火车像是停住了,接下去只要黎城用一点力,就会朝着另一个叉道开去,从而将驶离原有的轨道。

第一个改变的是清廷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先是在2月26日,顺治帝命设馆编《顺治大训》一书。顺治帝为了贯彻他的平治天下以教育、化导人民为先的方针,命将历代经史所载的忠臣义士、孝子孝孙、贤臣谦吏、贞妇烈女以及奸贪鄙诈、愚不肖者分门别类编辑成书,“以彰法戒”,名之为《顺治大训》,令臣民广为诵习。同时,顺治任命大学士额色黑、金之俊、吕宫为该书总裁官。

29日,顺治帝尊清朝家法,“法祖为先”,依照《贞观政要》《洪武宝训》等书,命开馆编辑《太祖圣训》《太宗圣训》,使皇帝“得朝夕仪型”、子孙臣民恪属遵无斁。同时,以大学士冯铨、车克、成克巩、刘正宗、傅以渐为总裁官,麻勒吉等七人为副总裁官。这个属于正常,目前清廷要稳住到手的地盘,必定先要修书。

第二个是3月20日,喀尔喀大喇嘛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又译作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遣使赍表文到京,向顺治帝敬献佛像、马匹和貂皮等物,与清通好。

自俄军侵入黑龙江流域之后,顺治九年,清军在乌扎拉屯痛击哈巴罗夫。27日,明安达理率兵到呼玛反击俄国入侵军,“攻其城,颇有斩获。”看来北方对清廷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第三个是4月19日,从闽南总督屯泰疏言:“沿海省分,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果然,又是禁海了啊。清廷还是走上这一条路。21日,顺治帝谕令兵部:国家选举人才,共襄治理,文武两途,允宜并重。现中式武举二百二十人,均应照文进士例一体殿试,并将亲行阅试:先试马步箭,次试策文,“永著为例”。十七日,清廷制定了武殿试则例。其中规定武举人在天安门就试,试毕,以卷送午门外东直房读卷公阅传胪。并先一日,内三院官、兵部官各执选取卷在皇帝面前进呈、跪读,待御批一甲三名毕,名赴内院公同慎榜,加盖印记。清廷开始招募人材了,稳定局面再后图。

25日,清廷批准了礼部会同宗人府、内院的议奏:纂修玉牒(皇族家谱),应照会典开载论世议,各派所出子孙依次书于本派之下,皆以帝系为统;其余各照次序胪列;玉牒由内院翰林官同宗人府、礼部纂修,共抄四函,一函呈交皇帝,另三函分存于宗人府、内院和礼部;每十年纂修一次;宗室、觉罗等生子年月日时于每年正月初十日送宗人府、礼部记档,以便会纂。这一个就是个铺垫,为后面的转向做好前期说明准备。事隔一日颁布朝廷跟黎城和亲令,广选朝中三品大臣以上适龄女子和嫁黎城,凡选中的均封为和硕公主及和硕格格。

在清朝公主封号为八级,第一级 固伦公主 皇后所生之女 固伦满语为天下。第二级 和硕公主,皇妃所生之女,和硕满语为地方。第三级 和硕格格,亲王之女,汉语为郡主。第四级 多罗格格,郡王及世子之女,汉语为县主。第五级 多罗格格,贝勒之女,汉语为郡君。第六级 固山格格,贝子之女,汉语为县君。第七级 格格,公之女,汉语为乡君。第八级 统称为宗室女。

第四个是5月12日清廷名吴三桂,以平西大将军职,南征云贵。正式行文洪承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这个任命提前了,原本是要等三年后,这一次提前结束吴三桂和李国翰在四川,攻打张献忠义军余部。 调往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看来永历朝还是逃不脱最后的下场。

这就很有趣了,清廷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下,全部围绕着一个主题,交好黎城,帮助解决钱粮问题,放眼全国,目前只有江南浙东最为富裕,而清廷西北吃紧,东北吃紧,原本南边也是日不敷出,把洪承畴去经略五省,暂时可得到缓解。

顺治听取了苏克萨哈的建议,调吴三桂镇云贵,委任洪承畴经略五省,又听取索尼跟黎城联姻,封其爵位等措施,再加上大学士冯铨提议以太原为交换条件,朝廷可以不花一文钱,就能从黎城获得大量生活物资及急需的兵饷、粮食。

这次清廷很隆重地派出了秘书院大学士,刘正宗 。太子太保,左都御史成克巩,太常寺卿,左副都御史魏裔介等一行百多人,从直隶保定经石家庄南下前往武安府,商讨联姻之事。

当黎城费见深、褚老接到清廷骑缇报后,一脸懵逼中,这是唱的那一出,连忙用委员会的名誉招集各穿越众在内部频段上公布了此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知道这种联姻方式是政治联姻,政治婚姻则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基本上不考虑个人的因素。 也就是说,强要一个名份,关于婚姻后怎么生活就不当一回事,要说能娶媳妇的除了褚老、吴颖这对老夫妻外,剩下的人全部适用。要是褚老脸皮厚的话也不在话下。 这种政治婚姻无外乎具有六个特点,目的一,结交军事同盟。目的二,恃大国以图存。目的三,取人之国。目的四,巩固盟约。目的五,解除兵威。目的六,酬恩报德。

先来说说结交军事同盟,春秋时期,各国国君都想争当霸主。晋楚两国都积极运用联姻手段,结交军事同盟,以遏制和打击对方。晋国先是联姻于秦,战胜楚国,成为霸主。后来秦晋交恶,秦国转而结楚。失去秦国后,晋国顿感势单力孤,不足以与楚抗衡,于是便采取联姻办法,积极联络东方新崛起的吴国。总之,以联姻结交军事同盟进而建立政治联盟是大国的一贯政策。当然,无论是结交军事同盟还是建立政治联盟,其实质都是借联姻建立或巩固霸主地位,甚至独吞天下。

恃大国以图存为目的的联姻,从表面来看,能暂时为小国带来一定的实惠,但从长远来看,对小国有害而无利。例如弦国,属于姬姓“微国”,(禧公五年)齐桓公称霸时,弦国与齐国联姻,借此减轻楚国的威胁。但弦自恃与齐为婚姻之国,误以为楚不敢对弦轻举妄动,对楚不加戒备,结果被楚所灭。再如徐国,与吴国联姻后遭到了楚国的嫉恨,结果遭到楚国的征伐。

取人之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想开疆拓土,兼并他国。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决定用兵胡国。为了顺利攻取胡国,郑武公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胡国国君认为胡、郑已通过联姻结为“兄弟之国”,遂对郑国失去戒心。不久,郑武公便突然袭击,轻易袭取了胡国。楚国在争霸过程中也曾想以联姻袭取郑国。公元前541年,楚王子围率军以迎亲为名,准备乘机偷袭郑国。由于这一阴谋被子产及时识破,楚国的计划遂胎死腹中。

巩固盟约,诸侯聚会而结盟是大国争霸时期一种常见的外交活动,尽管颇受各国重视,而且已达到“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的程度,但由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外交形势的不断变化,随意撕毁盟约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诸侯便考虑以联姻来巩固会盟的成果。 综上可见,尽管以巩固盟约为目的的联姻有助于双方改善关系,但其实质则是弱国对强国或战败国对战胜国新的屈从方式。

解除兵威,这种目的的联姻大多由小国或边疆民族所提出。《国语·晋语一》载:“夏莱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姐己女焉……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姐女焉。”有施、有苏和有褒都是当时的古国,在夏、商和西周兵临城下时,他们都将美女献给对方的国君,以换取对方的撤兵。再如晋献公出兵骊戎时,“骊戎男女以骊姬,归”。

酬恩报德,狄在春秋时期已经强大起来,成了周室的重要结交对象之一。郑国扣押周大夫伯服和游孙伯后,周襄王准备“以狄伐郑”,大夫富辰以狄有“五奸”加以劝阻,但周襄王根本不听,仍派颓叔和桃子联络狄军。公元前635年,狄人攻打郑国,夺取栋地,为周天子出了一口恶气。此后,周襄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傅公二十四年)虽有富辰极力反对,但周襄王仍然不听,遂娶狄女魄氏为后。从表面来看,这种类型的联姻仅是为了报答对方,其实质则是结交对方的一种新的形式。

政治婚姻只有在两个对等诸侯国之间进行时,才会有大致平等地位,而小国与大国联姻,往往会受到大国的侵害,甚至被大国所灭。

强国与弱国联姻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自己的外孙将来继立国君,以便长期控制所嫁之国。在一般情况下,强国的这一目的比较容易达到,但在特殊情况下,这一动机往往会化为泡影。

大家都读过《三国》,东吴为了夺回荆州,乘甘夫人去世之机,以吴主之妹孙仁向刘备提亲。本想将他骗来后,擒来交换荆州的。结果刘备在当地广而告之地宣扬,造成了舆论事实,惊动了吴国太。经国太亲自面试,刘备顺利过关。于是,原本的一个美人计,假戏真做地成就了一段事实婚姻。 

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二章 联姻风波(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迷途在1643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