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子闻言,淡淡一笑。“因果这东西,谁能说的准呢?也许大奉一朝皇族的命运,与苍云剑有关,也与儒家道统有关。可谁又敢说,没了苍云剑,事情就不会这么发展呢?”
“道长,您说的这些,我都听的懂,可怎么感觉您又什么都没说呢?”
“哈哈……”白云子大笑一声。“说与不说有什么关系呢?给你说点简单的,他苏铭拆不拆我的紫竹观,又有什么区别呢?苍云剑的因,紫竹观的果,紫竹观的因,果又报在何处呢?”
“这……”
李十三娘彻底的沉默了,对于因果这种事情,也许只有佛道两家的人能说清楚。
“今日既然说起因果,那老道就多说一句,今日的事,本与你无关,可在途中,却将你硬生生的牵扯了进来,让你也沾上了这因果。”
“我……我也沾上了?”
白云子点点头。“你的缘分,本不应该与苏铭有所牵扯,可今后之事……”
白云子低下了头,又摇了摇头。“此事因老道而起,老道可答应为你做三件事,了却因果。”
“三件?”
李十三娘瞬间就懵了。
紫竹观的白云子乃是道门的得道高人,大奉的老神仙。
这样人,平日里见一面都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父亲乃是当朝右相,这才沾了光,能够见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
没想到,区区一件送东西的小事,就能让这位名震大奉的神仙级人物,为自己做三件事。
这因果……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还有,道长说的缘分……
莫非那苏铭与我……
不对啊!
苏铭可是驸马,是高阳公主的驸马。
自己乃是右相之女,怎么可能嫁过去做妾呢?
李十三娘刚刚抬起头,正准备再多问几句,谁知那白云子已经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再去追时,已经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与此同时,紫宸殿中,徽宗皇帝的身边缓缓的走出一位姿态婀娜,相貌出众的绝色宫女。
此女施了一个万福,手中多出了一个金色的奏折。
徽宗皇帝看到奏折的颜色后,脸色骤然一变。“是大元那边开始攻打边关了吗?”
话,是随口问的。
但语气,颇为坚定。
似乎,已经笃定这份金色的奏折中说的就是这件事一般。
可是,当徽宗皇帝看到奏折中的内容时,一张脸瞬间变的震惊,而后则是凝重,最后才隐隐散去。
可即便如此,徽宗皇帝眼神中的杀意,是怎么也消除不掉的。
“此事,当真?”
宫女缓缓点头。“这件事是不良人密探刚刚传回的,并且已经经过了多方确认。”
“苍云剑出世,选择的人竟然是苏铭?而不是我大奉皇朝的皇子,难道说,这一次道门支持的对象,是镇国公?而不是朕?”
宫女没有说话,也没有妄加评论。
这件事,她没有说话的资格,也没有评判的资格。
不良人只是一个情报组织,只有刺探情报, 以及执行任务的权利。
决策权,始终都在皇帝的手中。
越俎代庖的事情,她们不会做,也不能做。
徽宗皇帝叹了一口气,将奏折扔到了案牍之上,“苏铭是怎么说的?”
“驸马爷最开始,是不愿意接受苍云剑的,更是用铲平紫竹观为要挟,可那柄剑,却无缘无故的出现在了驸马爷就餐的酒楼之中。”
“无缘无故?”徽宗皇帝冷笑一声。“道门中人,最擅长的就是用这种所谓的‘缘法’来控制人心,震慑人心。当年太宗皇帝之所以改立人宗为国教,就是因为地宗的这套因果循环的理论,太容易俘获人心。长此以往,道门的威慑力会比官府的威慑力更高。所以,地宗只能合作,不能扶持。”
宫女不置可否,亦没有说话。
徽宗皇帝依旧自顾自的说道:“明日,以镇国公府的名义, 将紫竹观铲平。”
这一次, 宫女的面颊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似乎,很不理解徽宗皇帝的这个命令。可在沉吟少许后,依旧说道:“喏!”
待宫女走后,徽宗皇帝看向了一旁的高公公。“大伴,看她的样子,似乎是不理解朕的用意啊?”
高公公笑道:“陛下所思所想,岂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那大伴想到了吗?”
高公公摇摇头。“回禀陛下,老奴愚笨的很,此生所有的脑子都用在了如何伺候陛下身上,其他的老奴不会去想,也懒的想。”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如此的谨慎。”
高公公脸上的笑容依旧,看不出悲喜。
“若是朕非要让你说呢?”
“既然陛下让老奴说,那老奴就说一下自己的浅见。陛下的想法,是为了敲山震虎,这虎有两只。这第一只,便是那紫竹观的白云子。”
高公公说到这里,偷偷的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发现对方的他眼神中,露出了一丝赞许,这才继续说道:“白云子是当世的地宗五祖之一,足以代表大半个地宗,铲平紫竹观,就等于是在警告地宗。”
“这第二虎,则是镇国公府。镇国公自不必说,乃是大奉支柱,国之柱石。近来一段时间,镇国公世子以诗文、武艺、奇谋与神仙之术,讨得陛下的欢心。为了避免其骄傲自大,需要好好的敲打一下,告诉他,大奉真正做主的人是谁?”
高公公说完, 露出了谦卑的笑容。
在皇帝身边办事就是这样,你可以摸鱼,但不能真的糊涂。
陛下的身边,需要佞臣,需要玩臣,更需要能帮陛下能臣。
高公公三者都不是,他是忠臣,是全臣。
听完这番话,徽宗皇帝缓缓点头。“说的不错。那这么做的弊端呢?”
“弊端……”高公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茫然,一脸不解的说道:“陛下,这件事对于您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弊端。即便是有,也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而已。”
徽宗皇帝轻轻一笑。“你错了,弊端是有的,而且还不小,如果处理不好,朕就只能为了大奉的未来,忍痛杀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