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皇后独孤兰闻言,心中的火气再也控制不住了。“左右不过是一个妾室,你如此咄咄逼人,是要干什么?”
“冤有头,债有主,公主已经得到了她的惩罚,但她的帮凶,儿臣并没有找到。更何况,这是儿臣的家世,皇后娘娘也要管吗?”
这个苏铭,还真是伶牙俐齿啊!
待回了坤宁宫,看本宫怎么收拾你。
独孤兰重重地甩了甩衣袖,语气冰寒的说道:“苏铭,既然你说这是你的家事,那就回你们镇国公府去解决,这里是皇宫,看清楚自己的身份,在和本宫说话!”
独孤兰的这句话看似问题不大,其实已经落了下乘。
想要压服别人,自古以来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与别人“打”成共识,用极端的武力,强迫别人认同他们观点。
第二种,就是用道理说服对方。
最差的一种,就是用身份、地位,强迫对方认同自己的观念。
这一种,与第一种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为,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两个身份地位相近的人身上。
若是悬殊太大,最大的可能性是双方不会有任何的交集,自然也不会有矛盾出现。
皇后的这番话,除了让人轻视她外,不会有任何的收获。
若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含笑不语便是最大的回击。
可苏铭显然不是那样的人,他只是淡淡地说道:“皇后娘娘,您若是以家人的身份和小婿说话,那小婿自然听从。若是您以皇后之尊和卑职说话,那卑职便不敢去了。”
苏铭用的是“不敢”,而不是“不想”。
两者一字之差,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前者,直接将皇后钉在了以势压人,无能狂怒的耻辱柱上。
而后者,则会降低苏铭自己的气势。
听到这句话,右相李九郎深深地看了苏铭一眼,刚刚消失的那颗纳婿之心,又升了起来。
只不过,仅仅只是升起来而起。
想要他付出行动,还需要更多的理由。
否则,他再喜欢苏铭,也不会利用姻亲去捆绑。
皇后刚开始没听懂苏铭的话,待到反应过来以后,肺都要气炸了,只能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苏铭看着皇后离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太子,面上并没有出现什么表情,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畅快。
今日,高阳公主将楚湘竹卖到了教坊司。
按他的性格,是一定要让高阳公主血债血偿的。
最不济,也要让高阳公主亲自体验一次“起死回生”。
一开始,他便掐住了高阳公主的脖子,险些让这一切变成事实,
可因为徽宗李嗣寰的到来,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首先,是因为徽宗给他带来的威胁足够大。那一手箭术,可不是普通人能施展出来,也不是一个帝王可以有的。
徽宗身上的秘密,比他想象的要多。
其次,则是自己镇国公独子的身份,不允许他在徽宗面前放肆。
毕竟,镇国公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徽宗给的。
苏铭虽然不是前身,但也不能给前身惹祸。
不过,不能明着报复,不代表不可以偷偷地报复。
高阳公主既然敢动她的妾室,那他就要动她最大的靠山,太子哥哥。
现实的结果,也很明显。
太子,要被禁足三年。
这个消息一出,不管太子是不是真的会被禁足,对他的声望,都将是个巨大的打击。
以此为轴点,徽宗皇帝、皇后独孤兰、太子李梁三人的心中也会出现裂痕。
这三个对于高阳公主最重要的三个亲人,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顺便,还将自己今天闯的祸,一笔勾销,得到了一个平妻的特权。
不过,这次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些,而是圣眷。
封建王朝的核心,便是皇帝。
有了圣眷,就等于在封建社会拥有了一切可以用权利得到的东西。
而这,仅仅只是苏铭报复的第一步。
徽宗皇帝看了一眼远去的皇后背影,便将目光落到了太子身上。“太子,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李梁摇了摇头,双眸紧闭,哀叹一声。“没有!”
“看来,你很不服气啊!”
“启禀父皇,儿臣并没有不服气,只是在后悔刚刚的所作所为!”
“后悔!”徽宗皇帝点点头。“既然知道后悔,那就会东宫吧!好好思考一下,你今后该如何做!”
“喏,儿臣一定谨遵父皇旨意!”
太子李梁站起身来,看向了苏铭,便走了过去。“苏铭,你我本是一家,之前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挂怀,本宫也是……也是……”
苏铭淡淡的说道:“太子殿下,我知道您只是想为胞妹出头而已,道理我懂。”
李梁闻言,深深地看了苏铭一眼,眼中有感激,有不解,更有庆幸。“对,我只是为胞妹出头而已,只是私怨。”
说罢,李梁转身离开。
在经过文太师的时候,两人的目光相交,似乎一瞬间达成了某种协议。
只是,这些与苏铭并无什么关系。
苏铭暂时也没心情去搭理他们。
“苏铭留下,你们都退下吧!”
“喏!”
李九郎、文仲告辞离开。
徽宗皇帝又对高公公说道:“大伴,你也出去休息吧!”
“老奴领旨,陛下有什么吩咐,喊一声就可以了。”
高公公走后,石亭之下,便只有徽宗皇帝和苏铭二人,就连那些侍卫、太监和宫女也都被高公公带走了。
徽宗再次看向苏铭,眼中的喜爱依旧,只是在这份喜爱的背后,还有一丝狡黠。
“苏铭,此间只有你我翁婿二人,朕就打开天窗和你说亮话。朕来之前,你是不是对高阳动了杀心?”
瞬间,苏铭背后升起道道凉气,之前那种生命受到威胁的直觉再次出现。
这一刻,苏铭感觉到了压力。
他知道,接下来自己的一句话,将决定他的生死,也决定了他在大奉王朝的发展。
苏铭抬起头,目光瞥向了那正在落下的太阳余晖。
那份太阳身上散发的最后温暖,洒在了他的脸上。
此时此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大奉皇帝给予他的压力。
而他若是说错一个字,那他的生命就和这一抹太阳的余晖一切,消失在大地之上。
苏铭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一旁的徽宗皇帝,则是双眸圆瞪,惊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