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铭苦恼之际。
原先进入他体内的那段记忆,开始出现在他的脑中。
这些记忆中,不光有命学的修炼方法。
还有祭学、巫门、武学、歌学……等等。
而且,八大禁忌是可以同时修炼的,没有现在诸子百家那么多的限制。
目前诸子百家中流传的修炼方法,其实是祭学的主要修炼法。
只是将祭学中的祭拜天地,由天地自然赐予神力的步骤,变成了祭拜先贤,由先贤赐予力量。
苏铭在读完全部的记忆后,决定先看看自己的天赋到底如何,是要同时修炼八种学派。
还是说先独练命学一种。
苏铭按照欧阳菘蕊留下的方法,只是心念一想,便轻轻松松的达到了命学一鼎。
这速度,简直比普通人吃饭喝水还要简单。
普通人吃饭喝水,最起码也要动动手,花费一些时间。
可苏铭从零到一,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一个念头啊!
这得要多简单。
若是白云子在这里,一定会惊掉下巴,因为再强的天才,从零到一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因为这是入门,需要得到先贤的认可。
得不到认可的,先贤便不会赐予力量。
用大白话来说便是,你有什么资格祭拜我?你这种垃圾,我不要。
而苏铭的修炼方法,不需要获得先贤的同意,直接从命格中获取能量。
恰巧,苏铭的命格乃是融合了两个前十等级的顶级命格,和自身那超凶的森罗地狱。
三个顶级命格的融合,让苏铭在修炼命学时,如同开启了作弊器。
这也正是老狗从画中走出,想要夺取苏铭身体的主要原因。
可惜,老狗虽强,生前巅峰时期有九鼎之高,但与苏铭的母亲欧阳菘蕊这个三千年前的命学高徒来说,还是差了不少。
命学的一鼎,名为:知命。
顾名思义,便是知晓自己的命格,清楚自己的一生的走势。
等于可以看清自己的人生。
同时,也会知晓自己命格的名称。
苏铭本身的命格,是森罗地狱。
吸纳的两个命格,分别是晨曦启明和世间繁华。
两者都是顶级命格,在命格的等基上,与森罗地狱不相上下,甚至晨曦启明还要略胜一筹。
晨曦启明和世间繁华这两个命格虽然是外来命格,但因为品质太高,所以并不会受到森罗地狱的影响。
三种命格,会以各自的方式,来影响苏铭一生。
用命学的话来说:三种命格,代表了三种人生。
可前世只要学过数学的孩子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三种命格,亦是如此。
三者现在的情况极其稳定,各自的“人生”在其余两者的影响下,都发挥不出作用。
可命格带来的其他好处,却可以得到。
拿晨曦启明和世间繁华来说,两者都是极品命格,但侧重点不同。
晨曦启明更像是太阳,是根源。
而世间繁华,是大自然,是阳光普照大地之后,所发挥的作用。
拿前世的武侠小说来举例,晨曦启明这个命格,可以让苏铭在修炼心法的时候,事半功倍。
世间繁华则是具体的招式,能够将心法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两者的结合,已经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四,是五,是无穷。
而森罗地狱……
那就更简单了,这个命格发挥的作用,是破坏,极致的破坏。
等于是手榴弹里不光有炸药,还有钢珠、铁渣、毒液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这三种命格,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能让苏铭实力发挥到最大。
修炼到一鼎后,苏铭一拳打出。
一道狂风从自己的身边飘过。
远处那一排的树木,在狂风的肆虐下,拔地而起。
“这……真是我的拳风?”
“这才一鼎,若是再升几鼎,那效果该多恐怖啊?”
这些力量,是苏铭升到一鼎后的身体增加的力量。
与命学的能力无关。
命学的能力,更多是以无形的力量来影响对方。
比如之前符凌给他施加的“削福”。
知命的能力,是看清自己的命格,看清他人的命格。
利用对方命格中的弱点,来击败对方。
在八大禁忌中,直接提升自身实力的命格,有三种,分别是武、火、器。
若是硬算的话,歌也算一半。
武学,是极致的肉体增强。
兵家的大部分能力,都来自于武学。
正是因为兵家的“爸爸”太牛逼,所以兵家才可以在诸子百家中不断提升排名。
并存活到了现在。
肉体的增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越到后期,越是逆天。
这与兵家的排名如出一辙。
火学,顾名思义,是一种强大的御火之术。
火学的一鼎,名为控火师。
只需要一鼎,便可以凭空造火,御火杀人。
而且,随着等级的提升,火学的威力也会逐渐增大。
器学,就更简单了。
兵器、法宝、灵宝,都是器学的产物。
越是高级武器,就需要更高级的器学大师。
而且,器学不光可以炼器,丹药、符纸、傀儡都可以炼制。
只是统称为器学而已。
歌学,说的简单点,就是短期内大幅增加各种增益BUFF和减益BUFF。
其余的祭学、巫门、相学的作用也很大。
特别是祭学,作为诸子百家的基础,若是将祭学修炼到了巅峰,是可以直接断了当世所有人晋升之路的。
当然了,能断就能开,真正的祭学,可以让人越过先贤,直接与天地自然沟通。
那效果,肯定要比祭拜先贤来的快捷。
可这种情况,就等于是抢了那些先贤的饭碗,是结仇的节奏。
以苏铭现在的情况,还是不要做的好。
容易被人打死。
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苏铭便开始按照欧阳菘蕊留下的记忆,开始修炼这五种学派的能力。
有三大顶级命格加持,苏铭的修炼速度,已经不能用事半功倍来形容了。
应该用“一日千里”。
与此同时,长安城大明宫。
徽宗站在花萼楼上,看着大明宫外密密麻麻的蝗虫,脸色一僵。
“朕养的不良人都是废物吗?连这些小小的蝗虫都对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