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巧遇宋江
穿堂猴仔2025-06-17 11:172,160

“这条船经常走这条水路吗?”

武大郎问一个船员。

“是的,大概半月一趟吧,运粮食过去,运丝绸、布匹或者油盐酱醋茶等其他货物回来。”

“对了,不是经过水泊梁山吗?听说闹土匪,不会被劫了吧?”

“梁山上没有土匪,只有一些被官府逼急了躲在这里的好汉,但他们从不劫一般商船;有时,他们也会让我们稍些物资;喏,一个时辰后,就进入800里水泊了。”

武大郎很兴奋,武松却在打盹。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那里山水相连,杂草丛生,四周放眼望去是八百里浩渺无烟的水泊,可以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极佳之地。

梁山好汉们正是因为寻得此地,才能够多次躲过朝廷的追捕。

可以说,这座山的存在,是他们得以成就“一百单八将”的一个大功臣。

书上讲,山东地势整体呈现出一个典型的“中间高、四周低”的形态,而这里又恰好处于黄河下游。

黄河流经此处,水流自然而然会分开,绕过中间的高地,流向南、北两侧的平原。

黄河水流到之处,便是俗称的“黄泛区”,而梁山,便存在于“黄泛区”最为显著的位置。

梁山四周受到黄河冲刷的影响可不只是一点半点。

再加上黄河经常决口,汹涌而下的黄河水,将梁山周围土地全部淹没,形成了“梁山泊”。

梁山于是成为一座孤岛。

接二连三的大水肆虐,水泊面积进一步扩大。

这座荒岛一般的山,便成为了英雄好汉们的藏身之地,凭借着四周的天然优势,躲避着敌人们的追击。

闲聊着,水面逐渐开阔。

水泽连天的景象在眼前展开。

极目远眺,一片雾蒙蒙的,竟然看不清对岸在哪里。

武大郎前世也曾到梁山出差,但景点却让他失望。

不过一个大土疙瘩,也没有水。

他还大骂施耐庵大忽悠。

现在看来,大宋时的水泊梁山,的确是存在的。

活在明朝的施先生,看来也没少查了资料。

当然,这里说的800里只是一个概念,不能当真。

但这一片大水,可以阻挡官军的进攻,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安全,商船并没有靠近梁山。

远远望去,武大郎隐约看到了山头上迎风招展的旌旗。

“等着吧,我会来的!”

船继续前行。

到一个渡口时,已近黄昏。

“到定陶了,有下船玩耍的,记得天明前回来,我们等到卯时,没有回来的就不等了。”

定陶古称陶,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尧舜在此创造了“尧天舜日”的贤明之治,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缕政治文明曙光;

西周时期曹叔振铎在此建曹国,历经26王、558年,25代国君均葬于定陶仿山,故有“天下曹姓出于陶之说”;

春秋时期陶朱公范蠡居陶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尊为商祖;

西汉刘邦在此登基称帝,开创了大汉王朝400年基业……

“别小看这个地方,仅‘范蠡居陶经商’这件事,我们就该上去沾沾‘富’气。”

武松不读书,自然不知道范蠡是谁。

武大郎也不多解释,只说是个大商人,干什么都赚钱。

他们这次去东京调研,就是为了发财。

两人边聊边走聊。

忽然,武松看到前边一个人背影很熟悉。

紧跑几步,赶上去。

待看清了,惊喜地喊道:

“宋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武大郎一听,赶紧跟上去。

此人正是宋江。

宋江也很高兴,拉着武松的手不舍得松开。

“武贤弟,你怎么来定陶了?好巧。”

“宋大哥,我跟哥哥去东京汴梁,路经此地,上来吃点饭。”

“那走吧,一起吃顿便饭;咦,你大哥呢?”

宋江四处张望。

“我在这里。”

宋江听到声音,一低头,才看到站在身边阴影里的武大郎。

“这是……你大哥?”

因为天黑看不清,宋江还以为是个孩子。

“是的,我大哥。”

“好吧,前边就有酒楼,来来来……”

三个人来到一家小酒楼,要了一盘牛肉,几个小菜,喝了起来。

“大哥,你怎么来定陶了?”

宋江咽下去嘴里的牛肉,说因为一个案子过来的。

“定陶县令陆俊是我的朋友,托人送信邀我前来,帮着破一个案子。”

“宋大哥你能破案?”

“还不是我平喜欢看一些闲书,平时爱吹牛惹下的麻烦。哈哈,这几天也没事,就等着过年,过来玩一下也不错。”

武大郎趁两人说话,仔细观察了一下宋江,连连摇头。

电视剧上,宋江都像一个书生。

原来差这么远。

如果不是知道这人是宋江,说他是李逵也有人相信。

一脸横肉不说,还有很浓的络腮胡子。

“听柴进大哥说,宋大哥满腹经纶,破个小案当不在话下。”

宋江不置可否。

“对啊,你们在定陶住几天?”

“我们是路过,明早卯时之前就得回船。”

“自柴进府一别,已有数月,甚是想念,如果没有急事,可以在定陶逗留几天,我们哥俩好好喝几杯。”

武松看向武大郎。

武大郎想,这倒是和宋江拉近关系的绝佳机会。

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吃完饭,三人来到县衙,见到了陆俊。

听说眼前这个壮士就是打虎英雄武松,陆俊异常高兴。

“我正愁如果盗墓者是江洋大盗,可能无法缉拿归案呢,就天降壮士!看来,此案必将大破!”

“请陆兄先把案情说一下吧。”

陆俊拿出一个卷宗,让宋江看。

“定陶县城南有一个孙大善人,一辈子经商,富甲一方。”

“但到了儿子孙道临这一辈,却走了下坡路。”

“半年前,十岁的儿子下河游泳,被淹死。”

“几个月后,也就是前段时间,老婆又一场大病,一命呜呼。”

“很多朋友劝他,是不是风水的问题?”

“风水先生看了他的阴阳宅,认为是祖坟位置不对。”

“以前孙家没有出过大富贵之人,所以,祖坟没有问题。”

“但孙大善人去世后,这个祖坟的格局被他冲乱。”

“换言之,这个祖坟的位置,已经不能承受孙大善人的福命,故而需要迁坟。”

“于是,孙道临只好选个黄道吉日,雇人开始迁坟。”

“没承想,打开棺椁之时,却发现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墓里的陪葬品被一件不剩地盗走。”

“于是,孙道临就报了案。”

继续阅读:第120章 断手明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我武大郎,开局玩死西门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