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看着阔别已久的初中校园,他真的想纵情大喊,内心的激动已经无法抑制,重生的雄心壮志就在这里起步!
“快走呀,发什么愣?”
林雪汀从背后突兀的推了一把沈浩,瞬间打乱了他的豪情万丈,万千声音只化成了一句“哎呦”。
“我说女侠,推我干嘛。”沈浩无奈,不过这也帮他控制住了自己,现在正是学生入校时间,他要真喊出来,还不知道要出什么洋相。
林雪汀当先迈入学校,边走边说着:“你不会是厌学吧?”
“开什么玩笑,这怎么可能。”沈浩赶快跟上去,“学校可是我学习知识的乐园。”
正要迈入学校,沈浩突然感觉如芒在背,一股劲风袭来。
沈浩猛的回头,一个肥胖的身影急刹车,粗壮的双腿一阵乱摆,双脚打滑,一个大墩儿摔在地上。
看清来人,是一名大概一米七左右,体重起码两百斤的同龄人。细看长得浓眉大眼,一双带有特殊弧度的眉毛显得特别喜相。
“褚庞?”沈浩叫道。
胖子“哎呦”了几声试图站起来,可本来就胖的身体被后面的大书包坠的更加困难,沈浩拉了他一把才起来。
一起来,褚庞就朝沈浩肩膀不轻不重的来了一拳,说道:“大哥,不然你以为是谁,这一下可摔死我了。”
沈浩无语,这可是自己年少时最好的朋友兼同桌,后来随他爸爸去南方做生意才少了联系,不过每年都会聚上几次,感情堪称最铁之一。
“你这么大块头,跑过来惯性这么大,我再不回头可能就被你撞散架了。”沈浩帮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下次别再给自己来急刹车了,不适合你。”
褚庞揉了揉自己,龇牙咧嘴道:“还不是你眼神太可怕,吓了我一跳。”
刚才沈浩猛然间回头,褚庞看到沈浩的眼神,或许他也没看清,但感觉上就像是他朝着一道悬崖深渊冲了过去,吓得褚庞连忙停下。
“我的眼神?”沈浩琢磨着,刚才感觉自己是有些变化,因为不清楚后背情况,他自然而然的视为“敌意”来处理。
褚庞这一摔,带来的动静可不小,围了一帮观看的同学,一位站在校门口负责安全的老师走过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没事,老师。不小心摔了一跤。”褚庞笑着道。
老师看了沈浩和褚庞一眼,他倒是认识沈浩,全校有名的尖子生,褚庞他也有印象,毕竟这体格在初中生里也算少有。
“都小心点,到学校了就别疯打闹。”老师嘱咐了一句就离开了,围观的同学也都散开。
一行三人进到学校,吸引了大多数同学的目光,没办法实在是太抢眼。
沈浩,全校第一,是多少家长口中训斥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再加上长得有点“小帅”,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林雪汀,虽然不如沈浩那样常年霸占榜一,但也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更何况还是校花级别的美少女。
至于褚庞嘛,作为沈浩的好兄弟,学习不好也不坏,外表往好里说那就是“壮”,这年头能养成这样也不是一般的家庭。
三人一路走到教学楼区,边走边说着今年过年的事情,大部分时间是听褚庞说,他的大款老爸带着他去了京城一顿玩。
教学区的楼共有三幢,两个三层的,一个五层的,这在烟城的初中已经算是顶配了。
老式的平顶楼,刷着黄色的漆,走廊和楼梯露在外面,浓浓的上世纪风格。
沈浩的班级“初四、一班”,位于五层楼的第二层,本来初四的教室都在五层,后来某位老师提出,毕业班压力大,万一出现学生跳楼怎么办?
于是,初四的教室统一安排到了二层,上面三层的全体师生都有一个义务,那就是紧盯着上楼的初四学生,以防他们跳楼。
这个举措,让本就颇感压力的初四学生更加郁闷,连上天台透气的资格都没有了。
木质的门牌钉在门框上,用黑色的毛笔写着“初四、一班”,据说全校每一块门牌都是那位喜爱书法的校长大人亲笔所写。
米黄漆色的门,推开后首先就是那座再熟悉不过的讲台,用水泥垒高出一块,正前方摆着一张讲桌。由于沈浩这里是冲刺班,讲桌旁并没有两位“护教法王”。
三十六个桌子,七十二个座位,被排成四列,凳子倒放在桌子上,整整齐齐。
沈浩的座位在入门第二列第三排,绝佳的好位置。
褚庞就在沈浩旁边,这是褚庞老爹疏通了无数校方关系,再加上沈浩本人以及沈浩父母的同意,才帮褚庞保住了四年如一的位置——“沈浩同桌”。
也多亏了沈浩平时在课业上的帮助,否则褚庞可能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问题学生,而不是现在这个学习成绩不好不坏的“壮”学生。
褚庞本人并不笨,甚至在沈浩看来他还很聪明,很有头脑,只不过就是对学习不够上心。
林雪汀同样坐在第三排,是入门处的第三列,只和沈浩隔了一天过道。
榜一和校花之间,无数少男少女恨不得自己的作为就在那条过道上。
人来的差不多时,班主任潘老师走进了教室,宣布了开学的第一件事——打扫卫生。
这是比开学摸底考还要早很多年的惯例,沈浩当老师时也是这样。
随着各个班主任到达班级,整栋楼都动了起来。抬水、扫地、拖地、放凳子、擦桌子等等。
待到忙活完,大家坐了下来后,就是安排考场。
很简单,初四的学生去一楼,初一的学生上二楼,提前感受下学长们的气氛。
黑板上,每个班主任都干着同一件事,写下“距离中考:108天!”
就这样,学生们进行着一个简单的复习,初四下学期已经不怎么教新课程了,几乎都在上学期学完,剩下的就是复习冲刺。
然而沈浩此时无心复习,他还记挂着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