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失踪有三个原因。
一:被人贩子拐走。
二:被仇家拐走。
三:去某个小伙伴家玩了。
这三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最有可能性。
苏玉林脑海中浮现出了张志强的脸庞。
他与张志强接连两次发生矛盾。
两次矛盾都是张志强自找的。
但是坏人做坏事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如果坏人受到了惩罚,会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对待。
女儿很有可能落到了张志强的手里。
在心中分析完女儿失踪的原因,苏玉林对江德天一行人说道:“走,去张志强家里看看。”
江德天回过神来,也觉得小孩失踪可能与张志强有关。
一行人上门的时候,张志强正在家里悠然自得和几个伙伴打麻将。
仇人忽然上门,张志强的脸色瞬间拉长,冷冰冰看向苏玉林。
“你是来找你女儿吗?”
苏玉林的女儿失踪,已经在镇上传开了。
张志强虽然在家里打麻将,但从上门的伙伴口中得知此事。
苏玉林问:“你知道我女儿在哪?”
张志强冷笑一声:“我又不是神仙,我哪知道你女儿在哪里?”
三个伙伴也笑了起来,异口同声挤兑苏玉林。
“你找女儿应该去别处找,怎么跑这里来找?”
“张哥和你也不是亲戚啊,你女儿没理由来张哥家玩。”
“我估计你女儿是被人贩子拐跑了。”
江德天提醒张志强:“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真是你拐走了小孩,我们可以报警。”
张志强一脸不屑:“快去报,我相信警察会还我一个清白。”
苏玉林仔细观察张志强的面色变化。
他前世阅人无数,擅长察颜观色。
什么人心里怎么想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都逃不脱他的法眼。
他从张志强眼里看出了镇静。
如果女儿真是被张志强拐走的,张志强眼里理应出现慌乱。
苏玉林相信自己的直觉,以及判断。
女儿失踪和张志强没有关系。
“走,去别处看看。”
说完话,苏玉林转身就要走。
“你们就这样走了?”
身后响起张志强的说话声。
苏玉林闻言转过身。
“你们冤枉我,一句道歉都不会说吗?”
张志强不慌不忙表达诉求。
苏玉林急着去找女儿,想也没想就向张志强赔不是:“不好意思,是我的错,我冤枉你了,对不起。”
说完话转身就走。
他没功夫跟张志强磨嘴皮子。
从张志强家里出来,苏玉林神色凝重,继续分析女儿的下落。
“他真没有拐走凤凤吗?”
妻子焦急万分,仍然怀疑张志强。
苏玉林确定张志强是无辜的,提醒妻子:“这事跟他没关系。”
江德天带着一丝好奇问:“你怎么这么确定跟他没关系?”
苏玉林淡淡回话:“直觉。”
他的直觉一向不会错。
“找到小孩了!找到小孩了!”
忽然,江德天的一个手下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
苏玉林夫妻一听女儿找到了,顿时惊喜交加。
江德天一脸期待问跑回来的手下:“小孩在哪里?”
手下气喘吁吁说道:“在一个同龄人家里吃饭。”
江德天如释重负:“可算找到了。”
原来,小孩没有被人拐跑,和同龄人玩的时候,肚子饿了,就去同龄人家里吃饭。
没过多久,几个手下带着小孩回来了。
黄玉娇一眼认出了是女儿春凤,喜出望外上前抱起女儿,连哭带骂:“你让妈好好找,你去小伙伴家玩,干嘛不说一声。”
女儿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答非所问:“我肚子饿了,妈妈你要在店里面卖衣服,又不回家煮饭给我吃。”
苏玉林走上前,一脸疼爱擦掉女儿嘴角上的一粒米。
家里几乎天天吃大鱼大肉,女儿竟然还会饿得去小伙伴家吃饭。
这是父母的失职。
父母忙着做生意,忽视了孩子的成长。
苏玉林提醒女儿:“以后肚子饿了就跟爸爸和妈妈说一声,别去小伙伴家吃饭了,知道了吗?”
“知道啦。”
女儿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下班时间快到了,毛定邦夫妻和新同事们聊起了镇上发生小孩走丢的事情。
“听说这孩子是肚子饿了,家里没吃的,跑到小伙伴家吃饭去了。”
“这孩子的爸爸是大老板,叫苏玉林,这么有钱的老板,竟然让自己的孩子饿着。”
“幸好孩子是去小伙伴家吃饭了,如果是被人贩子拐跑,哭都没地方哭。”
“孩子家长也太马虎了,竟然不看好孩子。”
毛定邦插话提醒同事们:“你们不知道,苏玉林虽然是大老板,前段时间刚贷款。”
妻子赶紧补充:“他现在欠了银行五万块,看起来风光,其实家里没多少钱了。”
夫妻俩人一有机会就说苏玉林的坏话。
下班回到村里,夫妻俩见村口聚了一堆人,于是上前凑热闹。
“听说苏玉林家的女儿差点走丢了。”
“小孩是去小伙伴家吃饭去了。”
“家里没吃的吗?至于跑到小伙伴家蹭吃蹭喝?”
“我今天看到他找了很多人帮忙,找遍了整个镇子。”
机会来了,毛定邦凑上前和村里人聊天:“前段时间苏玉林不是贷了款么?现在他欠了那么多钱,估计家里伙食太差了,所以女儿才跑到小伙伴家蹭吃蹭喝。”
妻子王翠红补充:“你们自己想想,五万块,他就是省吃俭用几十年,也不一定还得上,估计他们家应该很久没有吃到一餐猪肉了。”
夫妻俩一唱一和,在场的村里人信以为真,兴高采烈讨论苏玉林贷款的事情。
“他做生意不是做得好好的吗?干嘛贷款呢?”
“你这不是废话吗?生意要好做,他还贷款?”
“所以,是因为生意不好做,没钱了才贷款?”
“我就说嘛,他前面是走狗屎运做小生意发点财,现在狗屎运全部用完了。”
“二流子始终是二流子,难成气候。”
“你们小点声,他回来了。”
有村民眼尖,发现苏玉林一家三口骑自行车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