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他们这些高官王侯们立功,谁会有闲心来管我们平民百姓的死活。”
“说到底这里面还是有海寇的内鬼,肯有些人和海寇勾结在了一起,明里暗里的来渔船和富家良民。”
“你少说几句吧,沉海县的李家抵御海寇这么多年,这次不就被灭门了,小心你的话被那些内鬼听了去,一并给杀咯。”
“这些天杀的,沉海县十几万百姓,被杀了好几万,尸体堵住了城门,好惨啊。”
这些汉子皮肤黝黑粗糙,面容显得比常人更加苍老,并且脚底板很大,一看就是常年在渔船上过活的。
秦峰吃着鱼面,扭过头试着搭腔:“几位老哥,照你们这样说,是不是现在都没法子出海了?”
汉子们警觉地看着秦峰,却没有一个人回话,都低头继续吃面,也不再闲聊。
秦峰知道他们不信任自己,忙说道。
“老哥几位别怕,我是山里的猎户,我爹冬天打猎被山里的大虫遇见,被拍了一爪子,大夫让我到这里买鱼油,说是能治好。”
“我听几位大哥说不能出海了,有海寇作乱,那我上哪去买鱼油给我爹治伤啊?”
“求求几位老哥,给个法子吧。”
秦峰满面愁容,手中筷子放在碗上,唉声叹气的。
汉子见秦峰和思香身上穿的是皮毛,不像本地人,也不像渔民,便问道:“你俩个,是哪里的猎户?”
秦峰说道:“上江县那边的,在九龙山里讨饭吃。”
另一个汉子正色道:“九龙山啊,这我知道,哪里大虫可不少哩,山下老有百姓被吃,被抓。”
汉子警惕的脸色松下来,用同病相怜的语气说道:“咱都是苦命人啊,你们在山里讨饭吃,我们在海里讨生活。”
“海上有种鱼,浑身上下都是骨头,没肉,但骨头里炼制出来的油可以疗伤,你说的应该就是这个吧。”
秦峰马上转身,急切地问道:“这位老哥,这哪里可以买到?”
汉子叹息一声:“这种鱼只在海里深处,极难发现,现在又海寇猖獗,你估计是买不到了。”
秦峰叹息一声,又恶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这该死的海寇,那我爹。。。哎。。。”
另一个汉子见秦峰孝顺,说道:“其实。。。也有一个法子。”
秦峰眼前一亮,马上问道:“求老哥告诉我。”
这汉子说道:“陈家有,但是很贵,你估计买不起!”
秦峰马上问道:“老哥,哪个陈家?”
汉子说道:“城东靠近城墙的那个陈宅,门前还有一颗歪脖子树,这里的人都知道。”
秦峰奇怪地问道:“刚才这位大哥说海寇猖獗,可为何陈家能买到?大哥莫不是在逗我?”
汉子不高兴地说道:“你这人是真不晓事,我好心告诉你,如何是逗你?你去看看便是,有钱定然是能买到的。”
秦峰见他恼了,不好多问,连忙谢过几位汉子大哥。
吃完了鱼面,又给了钱,这才和思香回到房间。
关了门窗,里面还是一股难闻酸臭味,思香嫌弃的把被褥全部卷起来丢在一边,然后用皮草垫了。
“陈家是哪一家?”
秦峰在一旁纳闷嘀咕道。
思香摇头说道:“我也对这边也不熟悉,这还得问本地人才行。”
秦峰想了想,日思香带在房间里,开门出去了一会,把店小二给找来了。
“客官,这是有啥吩咐吗?”
店小二拿起围裙擦手,手背与手指上满是裂痕,指甲也泛黄,有些都脱落了。
秦峰看了一眼房间外面没人,这才关门。
要说打听消息,集市人来人往,消息会在这里汇聚。
而跑堂的店小二更是啥都能听到,只要人够机灵,知道的事情必然多。
所以,秦峰把店小二找了过来。
“这位小哥,我们是山中的猎户,是来买鱼油给我爹治病的。”
秦峰又开始套话。
小二说道:“刚才听到了,你去陈家,那里肯定有,他们都没骗你。”
秦峰请他坐下来说话,又给他倒了一杯淡茶。
“我俩都是外地人,想问问这陈家的情况,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怕过去后不安全。”
“我爹还在家里躺着等药,我要是有个万一,都没人给我老爹收尸。”
秦峰一个眼神,思香会意,马上摸出一锭银子丢给小二。
小二接了银子,立马眉开眼,笑道:“客官真是大气,你们猎户都这么赚钱?”
秦峰笑了笑。
“不瞒你,我们那山里能淘到金沙,所以有点小钱。”
小二收了银子,有些羡慕,但没有多问,他是知道他们那里大虫多的。
可不敢去。
店小二压低声音:“大哥,看在你们信任我的份上,我说了。”
手里这一锭银子够他几年的工钱。
“大哥,你在山里待久了,没有防人之心,你在这里可不能露富,特别是到了那陈家。”
“那陈家……”
小二顿了顿,竖起耳朵听了听动静,确定周围没人,才敢继续说道:“那陈家就是内鬼,他们和海寇勾结,海寇在海面和沿海劫掠,他在这里当内应。”
“为什么他有鱼油,因为海寇抢到的东西都让他出手,他又给海寇提供武器和米粮果菜,还给他们通风报信。”
“你到了徐家买东西,切记,一定不能多带银子,要不然他们见财起意杀了你。”
“还有咱嫂子,这么漂亮的嫂子也不能去,小心他们起了色意,听我的准没错。”
秦峰一惊,低声问道:“这里刺史难道不知道吗?”
按道理一个店小二能知道这种事,身为一郡刺史肯定也是知情的。
可为何,还这么纵容?
小二摇了药头,冷哼一声道:“官匪一家,刺史张祖自己也是海寇的内应。”
嘶。。。。
秦峰瞬间感觉事情有点荒谬。
如果说县令和地方豪绅勾结海寇就算了,一郡的刺史居然也是海寇的内应,
这也太扯淡了。
刺史作为一方大员。
必须由燕皇亲自册封,吏部亲自考核,怎么可能是海寇得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