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是在什么时候?
你丫的古人思想可远远没有前世现代人的开放,这种逆天言论说出来最起码是要一顿戒尺毒打。
甚至让陛下知道了,顾安年说不定也得遭受一顿毒打。
现在之所以能让几位卧龙凤雏聚集起来,可能也就是因为都知道顾安年不会用戒尺打人,才变得放肆了些。
其实关于这个,顾安年心里是十分纠结的。
前世他教授都是学院里的大学生,成年人了,学习是为了谁心里都明白,懂的人不用劝,不懂的人,没必要劝。
所以他根本没有体罚这一说,为人比较佛系。
同时他也不提倡体罚学生,因为站在家长角度,其实并不希望自己孩子被人打成那般。
但问题是,有时候嘴上讲话真不如手里多个戒尺管用…
“停停停,老子差点想歪了,老子只是受陛下命令,来敷衍了事混个任务,老子好好讲课便是尽心尽力了,还管个毛线秩序……反正陛下又不给我算业绩发俸禄……”
顾安年想明白这些,顿时感觉道心通透。
是啊,他管那么多干啥,完全就是强行给自己扣上的压力啊……
这时候的临清也站起身来准备回答。
两人目光不自觉的碰上,那日马车上的情景,很自觉的钻入两人的脑海,嗯哼嗯哼……就使得咱们这位长公主殿下小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通红。
顾安年也轻咳一声镇定下来某种本能。
好在没有被旁人看出哪里不对劲,临清语气淡淡说道:“我曾时常听到皇兄与父皇相论国事,也明白我大周当今重武轻文之弊端,所以我最开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辅佐皇兄治理朝政国事,后来出城见识到那些受苦受难的灾民我却无能为力,甚至连该怎么做都不知道。”
“然而关詹事却能冷静出手,以青霉素这等神药直接解除了瘟疫,所以我便意识到有文化的重要性,很多事情都不是蛮力能够解决的,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并不是打下更多的江山,而是懂得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两点都需要文化作为基础。”
顾安年都听的愣住了!
好家伙,完完全全的震惊。
只能说长公主不愧是长公主,这可谓是今天他听到最好的发言了。
如果李成风的回答是七十分,那长公主拿一百分一点都不过分!
他在心里顺带给其他人打个分,安继业的“被迫读书言论”二十分,虽然真实,但说明心境不到位。
赵康的“为了大周之崛起而读书”,说的好,问题是实际行动不到位,假大空,只能四十分。
朱广安的“为了装B而读书”跟安继业问题差不多,但又好上一些,还符合顾安年曾经的想法,所以能给到五十分。
罗莉的“其实不喜欢读书”,即便后面又弥补了一句,但明显前面的是真实想法,喜提大零蛋。
顾安年意识拉回现实,发现其余人脸上都是带着一抹惊讶,安继业终于是感受到点点羞愧了,但明显不多。
顾安年对于临清是越看越满意,总算明白曾经为啥总是女学生讨老师喜欢了。
因为男学生中,李成风那种是少数,安继业与赵康才是大多数。
反观女生中,罗莉这样的是少数,临清公主才是大多数。
后面几位郡主跟着发言,珠玉在前的缘故,即便他们说的不错,也只能拿到七八十分了。
因为临清说的实在太好了。
安继业等到所有入说完,才好奇的问向顾安年:
“关詹事,您光说我们了,那您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啊?”
其实这小子心里还有些不服,平时看关詹事就不是那种书呆子,肯定自己也不喜欢读书。
顾安年笑了笑,老子读书就是为了以后穿越能站在这儿给你们讲课!要是没点文化,开局就被丢去喂鱼了!
其实他心里想想,前世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钱……因为原生家庭一言难尽,所以他自小就爱钱,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钱这种东西越多才越有安全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嫌钱多,也不可大肆挥霍。
当然了,在这里他不会这么说,而是不疾不徐,背着手走了几步,微微仰着头望向窗外,眼神中写满了故事。
在那些殿下们的眼里,顾安年此刻就像是饱经沧桑看透人生的贤者,莫名对他的话多了不少信任。
特别是顾安年身姿笔直,眸子如星辰闪烁,说话更是铿锵有力、起伏有致,为他后面说出的话,增加了不少的震撼力。
就在安继业等人期待中,顾安年用着沉稳兼具昂扬的音调说道:“为天地立心。”
安继业闻言就想笑话,刚才还说人家赵康了,自己说这不比赵康还虚?
可顾安年说完一句并未停下,只听又是浑然有力的一声:“为生民立命。”
不等众人去想什么意思,后面一句紧随而至。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嘶……
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在整个尚书房内响彻。
顾安年的话就像是落在水中的巨石,一语激起千层浪,引得众人惊叹连连。
“关詹事说的太好了吧!先不提其中内涵,光是这四句话本身,比一些好诗好词还要妙!不愧是作出《相思》的人!”
“这四句话实在让人震耳欲聋,若是传入天下读书人耳中,必定引得人人惊叹,此乃读书人真正的意义,竟然被关大哥四句话道破!”
“精辟,好生精辟,纵观历代大儒名仕,每一个的所作所为都离不开这四句话,依我看关詹事凭借这四句话,可直接成大儒!”
大儒这个称呼源自齐魏两国,起初是对五十岁以上的教习先生称呼。
后来经过世代演变,到现在成了专指德才兼备、威望极高、著有传世佳作的文章诗词等,方可称为大儒。
大儒的评选非常严苛,当今各国读书人无数,但能达到大儒的,哪怕是整个齐国都没有十位。
更别说大周,连一位大儒都没出过,这也是被人嘲笑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顾安年可以说是大周最有希望成为大儒之人。
虽然他其实是大乾人,大乾亡国了,也算是大坤的人,被大周寄予厚望却不是大周人……
顾安年对此却是挥了挥手:“这四句话你们心里记住便好,以后以此为读书之道奉行,但一定莫要外传出去,任何人都不行,否则日后便莫要来我的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