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荀彧荀文若
素问何问2025-10-05 10:252,259

  “公子大才,文若不如也。”

  来人冷吸了口凉气,这特么也太狠了吧?简直是要把士族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虽然东汉是士族的天下,但如今乱世,武力才是王道。更何况士族也不全是蠢货,他们无论是学识还是素质都要比百姓或者寒门更为优秀,听到韩烨这首诗后,稍微一思索,就能领会这首《卖炭翁》的精髓以及这首诗背后的含义。

  如何让一个家族名垂千古?联姻?早晚会消亡。唯有轰轰烈烈干一件让整个天下震惊的事情,或者便是将家族写入文章之中,与文章一同流传后世。

  卖炭翁虽然简单,韩烨也没有指名道姓到底是谁,但有心者只要将其稍微一改,就能成为一个士族消亡的开始。

  “《卖炭翁》通篇浅显直白,却道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堪称神来之笔。”

  “文若?荀文若?你是荀彧!?”

  韩烨却是没心思听荀彧的分析,之所以借用《卖炭翁》正是因为韩烨想解决煤炭问题,毕竟北方冬日还是太冷了,若是可以明年就不用伐薪烧炭了。

  姓名:荀彧

  武力:50

  智力:90

  政治:97+3

  主公:大汉(90)

  技能:

  【驱虎吞狼】:对两方及以上敌对势力用计时,提升3点智力。

  【王佐之才】:顶尖内政型人才,提高势力所有人武力1点,自身政治提升3点(偏向于内政)。

  【子房再世】:为主公引荐少许顶级人才,但需要主公亲自收服。

  【世之论者】:谈论天下大事时,提升自身3点智力。

  【节命】:为心中气节,不惜性命。

  “某正是荀文若,公子听说过我?”荀彧被韩烨打断,接过话回应道。

  我去,荀彧啊,这可是荀彧!汉末三国无可争议的内政第一人。

  韩烨心中激动,手不自觉紧握,仿佛这样就能把荀彧牢牢抓在手中。

  “你就是公子口中常常念叨的荀彧?”

  护卫在韩烨身边的典韦看着韩烨那不争气的样子,一黑脸对着荀彧问道。

  “某的确是荀彧,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家公子口中的那个荀彧。”

  荀彧看着韩烨激动的样子,就知道应该错不了了。

  “荀...颍川荀令君,您什么时候来邺城了?若烨知晓令君在邺,又怎敢怠慢?”

  冷静下来的韩烨开口问道,言语之间对荀彧极为尊敬。虽然这是演义世界,未来可能还有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不过即便是演义,诸葛亮在许多方面仍然不是荀彧的对手。

  其中最有争议的便是蜀汉发行的直百钱,诸葛亮在某种程度上是支持的。直百钱意思就是说我这个新钱价值一百钱,然后将百姓家中财富换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董卓乱发货币造成的紊乱,却也使得百姓家中财富一朝化为乌有。

  不说益州之外,就算是益州,专门设置了官署,仍然很多人不愿意收这种钱,,使得百姓为蜀汉军资买单,否则汉中之战即便是女子当运,也不一定能赢。

  而直百钱最显而易见的效果便是蜀汉亡时,成都百姓“面带饥色”。

  成都作为蜀汉都城百姓都如此,更不要提常年作战的其他地区了。

  “公子,荀彧不才,董卓西迁时弃官来到邺城。”荀彧回答道,心中对韩烨的身份也有了猜测。

  “公子自称烨,难道就是前些日子破麴义的州牧之子韩烨?”

  “小子韩烨,见过荀令君!”

  这绝对是荀彧无疑。

  历史记载,荀彧曾有一段时间居住在邺城,后来被袁绍招走,只是韩烨实在记不得这时间。

  没想到荀彧弃官竟然是在董卓西迁,也不知道荀攸有没有一起跟着过来。

  “见过韩公子。”

  荀彧眼中则是面带精光。

  果然传闻不可信,能写出《卖炭翁》的韩烨,又怎么可能是传闻中那个不学无术之人。

  本来还想着袁绍拿下冀州后了解一下袁绍的本事,现在袁绍难以入冀。若是此子当真有大才,协助此子也未尝不可。

  乱世之中,主择臣,臣亦择主。

  荀彧迁到邺城,就是想寻访明主。

  韩烨还没来得及和荀彧交谈,一道声音就传了过来。

  “兄长,你怎么在这儿,大家都等你作诗呢。”

  “咦,韩烨?你怎么在这?”

  “荀先生。”韩烨抱了抱拳,算是给荀谌打了个招呼,毕竟荀彧在这里。

  “兄长,你怎么不去和大家一起以文会友?”荀谌点了点头,算是回了一礼,毕竟他年纪摆在这里。

  “呵呵,会友有什么有趣的,倒是韩烨公子让我受益匪浅。”

  荀彧淡淡一笑,到底不是颍川鹿门,邺城没有专门的学院,学术氛围也弱了许多。

  “他?”

  荀谌诧异看了眼韩烨,难道兄长的猜测是正确的,自己真的看走眼了?

  “文若,友若,怎么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难道是崔某招待不周?”

  崔琰顺着荀谌的身影看到荀彧,也走了过来,有些好奇。

  难道自己鸳鸯楼文会就那么不堪?

  颍川私学繁荣,崔琰也曾有幸见过颍川文会,名士的确非常多,如陈群钟繇,郭嘉戏志才都让崔琰自愧不如。

  “季珪兄安好。”

  “文若为何不去与大家同乐?”崔琰好奇道。

  因为崔琰更多时候是在清河,倒是没认出来韩烨。

  “大才就在身边,我又何必多走两步。”

  “大才?”崔琰看了眼典韦,使劲儿摇摇头,这要是大才,自己倒立吃翔。

  “这位小公子是?”

  “韩烨见过崔先生。”

  “原来是州牧公子,季珪在此有礼了。文若所说的大才莫非是?”

  荀彧点点头:“方才我见韩公子独自在这偏僻角落,就上前交谈,没想到倒是听到了一首好诗。”

  “好诗?”

  这下子崔琰的兴趣被吸引起来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荀彧一股脑将韩烨的《卖炭翁》背诵出口,荀谌和崔琰就像看怪物般看着韩烨。

  东汉是士族天下不假,可士族也会消亡,董卓也不知道屠杀了多少士族,韩烨这是要杀人诛心啊。

  此子心思缜密,怪不得韩馥一直排挤我。

  荀谌默默想道,心中也不敢再小觑韩烨,自己选择袁绍真的对吗?

  乱世到来,士族分散择主,便是为了保全家族,前些日子荀攸来信说是投了曹操,看兄长荀彧的样子,是要被韩烨折服,自己果然只能陪同袁绍下青州了。

  只是,有了兄长的帮助,韩烨还会给袁绍机会拿下青州吗?

  荀谌脸色难看,乱世择主,荀家现在只有自己,兄长和荀攸出世,荀攸善谋,兄长无论是大局还是政事,都无可挑剔。只有自己,平平稳稳中庸之人,难道自己这就要出局了?

继续阅读:第27章 陈留现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冀州新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