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欺骗
减肥的四眼胖2022-06-22 19:002,652

  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数据。这两天潘文华和郭勋祺,带着参谋部的参谋们跑遍了太湖南岸的这些地方。

  至于郭勋祺要集团军破坏沿途的铁路好公路,也是逼于无奈。要知道这次进攻集团军的东瀛军队的三个师团是由两个特设师团一个常设师团组成的。

  就算是司亮已经尽力的帮助蜀军提高了,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当然,蜀地的将领接受了司亮的帮助之后,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不在和东瀛军队硬碰硬的战斗了。

  这次破坏铁路和公路就是针对东瀛军队的炮兵联队。

  当然,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可不仅仅是为了迟滞敌人进军的速度。

  刘相和潘文华等将领自从接受到了司亮传递的情报,

  尤其担心东瀛军队在战斗不利的情况下,将重炮连队给调动到战场上。

  要知道一旦东瀛军队的重炮大正七年式150mm口径的重加农炮,九零式240口径的重加农炮,九六式305口径的重型榴弹炮,甚至是九八式320口径的臼炮,都是现在的华夏军队没办法抵抗的。

  这些重炮的威力不是闹着玩的,炸起来那可是真的吓人。

  如九零式的240重加农炮来说,单单是炮弹重量就达到了一百八十五公斤,装填的时候需要用专用的装填车辆才能装进炮膛里,它的射程,达到了十六公里,落在地上爆炸时杀伤半径就超过了八十米。

  要是被这么一发炮弹命中野战工事,至少一个排的兵力要从建制里划掉。

  工事里的人哪怕没擦着弹片,隔着土坑,不被炸死也会被巨大的冲击波给震死。

  至于口径更大的320毫米的臼炮,单单是炮弹重量就达到了三百公斤。炮弹都这么重,威力就更不用说了。

  基本上一发炮弹,击中工事的话一个连就会从人间蒸发了。

  刘相就担心狂言三个月灭亡华夏的东瀛军官会因为战事不利,从魔都调集重炮炮轰华夏军队。

  但是提前破坏公路,哪怕因为这样惊动倭寇,刘相也不希望自己UI西安的军队直面倭寇的炮兵旅团。

  150口径,240口径的加农炮,离开了火车线路本身就很艰难,如果公路再破坏,足可以把倭寇重炮旅团吓到其他方向去。刘相这边的防守也会轻松一些。

  ,会议结束之后,刘湘让他们几个军长各自去安排,动员。

  有了具体的准备措施,刘湘把督战队派出去监督落实。

  而在山城,刚刚和贺国光谈好了合作的事情,结果又有麻烦事情找上了思司亮。

  说起来,还是因为在年初的时候,司亮联手民生公司租借了长江航道内外国公司的船只,还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购买保险。

  年初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民生公司内部都有人跳出来反对卢作孚这样的决定。

  最后,是司亮联合卢作孚,用大股东的名义才压服了民生公司内反对的意见。

  当时的外国公司还认为民生公司会因为这次的决策失误的事情逐渐衰败下去。

  只是让这外购公司没有想到的东瀛居然和华夏开战了。这下,从魔都,江浙,南京等地逃难的难民,搬迁的工厂都指望着民生公司的船只。这个时候这些外国公司是肠子都悔青了。

  眼前钱就在眼前,却没办法赚。

  这也是当初和这些外国公司签订协议的时候司亮担心这些人会中途变卦,特意将违约金设置的很高。

  当时的外国公司同样担心民生公司因为亏损巨大会终止租赁的合同,也就同意了将违约金的金额上调到市场价格的五倍。

  现在这些当初签订合同的外国公司的董事们眼睁睁的看着民生公司借用他们的船只,悬挂他们国家的国旗。大摇大摆的在长江上航行,不用担心东瀛飞机的轰炸。大把的赚钱。

  可实际上,这次民生公司并没有向外界以为的那样赚钱。

  当初司亮和卢作孚租下这些外国公司的船只,就是担心一旦开战,凭借民生公司的运力会不足。

  现实也是这样,要不是有这些公司的船只,单单靠着民生公司几十艘船只想要运送数量庞大的难民,还要帮忙运输蜀军的军需物质,可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原本船只运输的事情是民生公司在管理,和司亮没有关系。可是不知道国民政府的官员们从哪里得知了司家是民生公司的大股东,还和卢作孚的关系非常好之后,就开始打起了司家的主意。

  这些人想要尽快的将家当个从南京,武汉等地撤离到山城。

  可是,因为司亮的提醒,此时民生公司大部分的运力都集中在南京到武汉的这条航道上,尽量的将南京的民众撤离到武汉。

  因为民生公司维持原价,大部分的难民都情愿等待一些时间,也要购买民生公司的船票,这就让一些外国公司和依靠他们的买办们非常不满。

  加上之前租赁船只的事情。

  于是这些人就开始派遣地痞流氓到码头捣乱。企图逼迫民众购买其他公司的船票。

  可是这些人却忘了刘相因为邓锡侯和孙震在山西的遭遇。可是非常的在乎自己的后勤补给线路的安全。

  尤其是随着蜀地运送的物质大量的堆积在武汉之后,刘相担心国民政府会将这些物质给私吞了。

  刘相和国民政府的官员打了多年的交道,这些人是什么德行,他可是太清楚了。

  于是,不管是为了物质安全还是为了震慑国府的官员。刘相特意让自己麾下的参谋部的一部分人以七战区的名义驻扎在南京,顺带帮忙维持码头的秩序。

  好死不死的,这些地痞流氓的事情直接就撞到了参谋部的手中。

  刘相和民生公司的关系在蜀地内无人不知。何况,现在民生公司可司前线几万大军后勤供给的保障。

  针对民生公司不是就针对他们前线的几万军队。

  于是,直接出动军队将这些在码头捣乱的地痞流氓给抓了。

  这些人也不是什么硬骨头。教训一顿之后,就全都交代了。

  这下好了,虽然早就知道国府的官员比较混蛋了,可是这都什么时候了,前线的战士在拼命。后方却在想着捞钱。

  这些参谋都是刘相招募的大学生,心还没冷。

  直接带人把这些地痞流氓一网打尽了。

  这当中却恰好抓了几个买办。

  这些买办的家人知道他们被抓之后,都是心急如焚。到处找人准备将这些人给救出来。

  可是在蜀军面前说的上话的人都清楚现在的蜀军就是刺猬,碰不得。至少司在这次的仗打完之前不能动。

  而且陈诚,顾祝同这些人也不愿意为了这样狗屁倒灶的事情去求刘相。

  于是南京城在蜀军面前说的上话的人不愿意帮忙。说不上话的人连码头都不能靠近。

  没错,随着战事的将近,为了保护在码头物质的安全。留守的蜀军开始戒严。不准闲杂人等靠近码头。

  结果这些买办的家人就荒了,担心这些人会被蜀军给送到战场上去。

  不过,这些买办的家族能够有本事敢发难民财,背后都有靠山。

  虽然靠山在蜀军面前说不上话。但是终究比这些买办要强的多。于是兜兜转转的,这件事就求到了贺国光的名下。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集团军忙碌起来。

  不仅要动员当地民众迁徙。

  甚至设法把太湖东岸的所有船只,都弄到太湖几个湖心岛上去。

  尽量不要倭寇小股部队,依靠船只渡湖泊。

  郭勋祺,潘文华,唐式遵已经派出先遣部队了,寻找合适的地段破坏公路,拔掉京杭铁路,把铁轨运到山上,构筑工事。

  为了让民众撤离。范绍增就开始欺骗百姓。到处派人散个散步谣言,说一个人到广德当兵,一家就有了去蜀地发财的路费,全家迁徙到武汉向政府报道,就可以领安置费200元,还可以去工厂做工,去找土地耕种。

  

继续阅读:第43章阻击(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和太爷当兄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