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援鄂之战(六)
减肥的四眼胖2021-10-06 15:275,151

  实际上刘湘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对熊克武的第一军下手的。

  但是刘相已经是没有退路了,就想着能够将熊克武的第一军给解决之后,就算是其他的军阀想要联手对抗他。他也不会害怕、

  实际上,这次和孙传芳签订的协议之后,随着时局的变化,刘相就后悔了。尤其是刘相自己都没有料到,他这次和孙传芳签订协议,然后退兵的决定,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反对。蜀地各阶层也都是一边倒的反对意见。

  当然,最开始,刘相撤军回到蜀地之后,反对刘相撤兵的人并不是很多。毕竟大部分的民众也搞不清大局是什么情况,只是知道不用在继续打仗就是最好的。因为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吴佩孚的军队会攻入蜀地。给蜀地的民众带来灾难。

  可是对于拿出钱财和捐赠物资支援了刘相联军进攻宜昌的士绅和商人们就不同了。

  他们清楚这次的战争原本是可以打赢的。但是刘相却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就和孙传芳签订了协议。

  原本要是外部的局势平稳的话,这些人大概也就忍下了这次的亏损。

  可是外部的局势却在刘相退兵之后变得动荡起来。

  尤其是随着广州**政-府的北伐正式开始之后,孙文发布北伐**,就开始调动军队进攻北洋政-府控制的地盘。尤其是以李烈钧军为首的军队进攻江西。许崇志进攻湖南率领的军队进攻湖南。

  同时孙文还对外电告川滇黔三省起兵响应。

  而这个时候出头,香港的唐继尧趁着滇军支援广州**政-府北伐的机会。主力部队被调滇州的时候,纠结了在广西的残部开始朝着滇州进攻,想要攻占昆明。

  于是就和顾品珍留守滇州的军队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两军激战于宜良大河两岸,战况十分的焦灼。

  而这个时候,被唐继尧收买的滇南土匪吴学贤,莫卜等人率领手下土匪袭击了位于鹅毛寨的顾品珍的司令部。

  而且不仅突破了警卫的防线,让这些土匪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轻易的就将顾品珍给击毙了。

  顾品珍的死亡使得军队一时间群龙无首,军队的高层开始相互夺取军权。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力量,随后更是在和唐继尧的战斗中屡屡屡惨败。

  眼见再也没办法控滇州。顾品珍部剩余部队只能纷纷离滇州,败退回广东,投靠了广东**政-府。

  而唐继尧借此也重新回到了昆明,重新执掌了重新执掌滇州的的军政大权,并下令通缉顾品珍局部的所有将领。因为滇州发生的巨变,所以广州**政-府迫切的希望蜀地的军队能够加入到北伐的阵营当中。

  而被寄予厚望的熊克武当然要有所行动。可是挡在熊克武前面的却是刘相和他的第二军。因为刘相不想参与北伐,和北洋政-府的军队战斗。所以对于熊克武的提议没有丝毫的兴趣。

  所以使得熊克武多次在议会上提出要让蜀地的军队加入到北伐的行列当中的提案直接就被刘相派系的议员给挡了回来。

  于是熊克武知道要是不将刘相给拉下马,蜀地军队加入到北伐的方案是没法通过的。而要是这样的话,熊克武之前对于孙文的许诺当然也就完成不了了。这对于渴望东山再起的熊克武而言是最难以接受的。

  加上撤回蜀地之后,蜀地的军阀都知道因为这次的撤军,使得蜀地的军队失去了一次扩张地盘的好机会。

  而第一军和第二军为了恢复元气,都想要更多的地盘。加上原本就有的矛盾,于是第一军和第二军双方之间在边界上就开始大搞摩擦,随手都有可能发生大战。

  同时,见到了广州政-府北伐节节胜利的情况。原本已经放弃了追究刘相擅自和孙传芳签订协议撤军的士绅和商人在熊克武等军阀的鼓动下,就开始对刘相发难了。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熊克武等人指责刘相的声音就更大的。

  到了后来,更是各个阶层的人都在指责刘湘是贪生怕死,为了保全自身的实力就出卖了整个的蜀地。

  面临巨大舆论压力的刘相是束手无策。

  为此刘相还特意派人到永州想要请司家帮忙,希望司家能够出面说情,缓解一下他所面临的压力。

  可是司亮和太爷却避而不见。不想掺和到这件事当中。

  刘相也知道他之前隐瞒和孙传芳和谈的事情的确是有点对不住司家。

  但是当时的刘相为了尽快的让伤了元气的第二军恢复,就只能瞒着司家,借着战争的机会从蜀地的士绅和商人手里获得了钱财和物资。

  当然,效果也非常的明显。因为从蜀地的士绅和商人手里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所以在撤兵回蜀地之后,刘相的第二军兵力恢复的非常快。比熊克武的第一军恢复的速度快了一大截。

  这也是刘相敢对熊克武,但懋辛饿第一军下手的底气所在。

  可是这样却让司家为此承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损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多的还是声誉受损了。

  司亮原本还想着刘相的道歉,结果道歉没有等来,反而是刘相求助的消息。这就让司亮非常的恼火了。

  司亮不相信刘相不知道他这次这样做让司家蒙受了多大的损失。

  当然,司亮也可以自我安慰刘相这是为了保密。免得消息泄露之后,给谈判增加难度。

  可是在军队撤离会蜀地之后,刘相是不是应该给司家一个解释,哪怕是个假的借口也好。可是都没有,司亮和太爷返回永州之后,刘相一直没有派人来,好像就没有这档子事情一样。现在好饿,有用到司家的时候,刘相又想让司家帮忙。

  于是果断的司亮直接让刘相派来的人走,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司家。

  刘相又想请刘文辉帮忙,可是刘文辉已经从刘文彩那里知道这次刘相给司家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而且这些年司家和刘文辉,刘文彩合作的非常好,现在司家更是摆明了要在永州扎根,这让刘文辉更加看重和司家的关系。

  所以更不想为了刘相的事情和司家闹得不愉快。所以最后果断的拒绝了刘相手下的请求。

  见到司家不肯帮忙,刘相的脾气也上来了,于是就就将派到了永州的人给召回了山城。

  没有获得司家的帮忙,熊克武等人又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刘相面临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

  眼看自己省长的位置越来越不稳,刘相就开始想退路了。

  刘相知道他一旦从省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之后,最有可能接任的就是熊克武。

  可是他也不想就这样被熊克武捡了便宜,毕竟当初刘相可是好不容易才让熊克武从蜀地督军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而且刘相知道这次的风波少不了熊克武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然反对他的声音不会这么大。

  于是刘相就想对熊克武动手。

  毕竟既然解决不了问题,就把制造问题的人给解决了。这样一来也可以说是一个好办法。

  刘相清楚熊克武下野之后对蜀地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除了他本人的之前当督军的时候积累起来的人望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刘相手里的第一军。

  只要抓住机会,将实力受损的第一军给全部消灭了。

  熊克武手里没有了军队,在蜀地的话语权就会大大的减弱。

  一旦熊克武失去了话语权,其他的军阀也就不足为患了。

  可以说一旦刘相的计划成功之后,他所面临的的局面就会随之一变。

  就算再有人继续指责刘相,对刘相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了。

  可是刘相的计划终究是功亏一篑。因为行事不够周密,还没开始行动,计划就被熊克武知道之后,又上演了一出联手蜀地其他军阀联手逼宫的戏码。

  而且熊为了彻底的压倒刘相不给刘相丝毫的机会。

  不仅联合蜀地内的军阀共同倒刘。还派了傅强到广东向孙文层面呈现,并对这次北伐没有派兵参加做出了深刻的反省。希望得到广州军政-府的支持,可以借着广州政-府的力量压制住刘相的第二军。

  效果也是显著的,在内外压力的逼迫下,刘相也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因为广州政-府的支持,刘相和熊克武等人相互僵持了几个月之后,被迫通电蜀地全军,请蜀地所有的军队在10日内推荐蜀地军队的总司令及蜀地省长的人选。

  当然,刘相虽然迫于压力通电下野,但是对于他立身之本的第二军,刘相却没有放弃控制权。

  刘相将司令部参谋长的位置留给了王陵基。将省署政务厅长给了向楚,为东山再起做准备。

  而第二军军长有杨森来担任。是因为杨森在他撤兵回蜀地之后没有掺和到熊克武的联盟当中的军阀。加上杨森有意的在刘相面前表现,所以获得了刘相的信任。将第二军交到了杨森手里、

  当杨森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极了

  。他觉得他之前的功夫没有白费,要不是在刘相撤兵回来之后对熊克武等人对刘相的攻击。更是对刘相毕恭毕敬的。让刘相相信他会成为他的好帮手,也不会在通电下野之后将第二军的交到他手里。

  要知道第二军的控制权杨森可是等待很久了。

  从他当初和刘相进行交易之后,当上第二军的军长开始,杨森就渴望能够获得第二军的掌控权,可是当时的情况却让杨森大失所望。

  当时刘相虽然从军长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但是当上了省长之后,刘相对于第二军控制权却加强了。而第二军的将领们也都听刘相的命令。根本就不理睬杨森这位新鲜出炉的军长的命令。

  而杨森从当上第二军军长到现在为止,根本就指挥不动第二军的军队。

  这么久的军长当下来。他手里唯一能控制的军队就是他自己的立身之本的第9师。

  所以杨森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

  从他开始下令,不准人们在公开场合指责刘湘这次和孙传芳签订协议的事情开始,

  杨森就计划先谋取刘相的信任,从而掌握第二军的军权。坚持了这么久,装了这么久,终于成功了。

  杨森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刘湘通电下野之后。虽然对第二军依然具有一定的控制权,可是县官不如现管。毕竟他才是第二军的军长,第二军的军长的位置就给了杨森法理上掌控第二军的理由。原本杨森想要慢慢的谋划第二军的军权的,所以在当上了军长之后,杨森还特意的派人去和熊克武,但懋辛的第一军商谈,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合作掌握蜀地的军民两政。

  可是刚刚联手蜀地其他的军阀逼得刘相同点下野的第一军根本就瞧不上杨森靠着溜须拍马从刘相手里获得第二军军长位置的人,而且此时第一军的想的是联合蜀地的军队出蜀参与广州政-府的北伐。

  所以对于杨森的提议丝毫不感兴趣。更是不想和杨森合作。遭到了熊克武,但懋辛拒绝的杨森也就断绝了和第一军合作的念头。

  而此时正是广州政-府北伐的关键时候,正需要蜀地的军队出现打破僵局。

  而在刘相通电下野之后,吴佩孚的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吴佩孚知道熊克武一直在呼吁蜀地的军阀联合起来加入到广州政-府北伐的行列当中。只不过之前在议会上北伐的提议都被刘相给挡了回去。现在刘相下野了,要是找不到人来阻挡熊克武,那联军出蜀做战的议案就有可能通过了。

  而且刘相下野之后,蜀地省长的位置呼声最高的就是熊克武。

  吴佩孚担心一旦熊克武成为属地省长的话,掌握了蜀地的军政大权,就会说动其他的蜀地其他军阀出兵。

  这样一来,孙传芳的军队可能就不能抵挡住属地联军的进攻。

  一旦孙传芳抵挡不住进联军的进攻,丢失了宜昌之后。那吴佩孚处境就不妙了。所面临的问题就严重了。

  属地联军就可以和广州军政-府的北伐军队,三面夹击吴佩孚。

  要是这时候敌对的奉系军阀在借机掺和上一脚,那吴佩孚就真的是回天无力啊。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吴佩孚就秘密的通知了杨森,希望他能够帮忙拖延住熊克武的第一军,避免蜀地的军队出蜀出蜀作战。

  接到了吴佩孚的信之后,杨森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要知道虽然刘相将军长第二军的军权交到了他手里,但是第二军的高级军官们都是刘相的心腹,杨森根本就指挥不动。

  忙了这么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收获。

  见到这样的情况,杨森也清楚自己想要掌握第二军,就必须将这些忠诚于刘相的高级将领都给替换了。

  而杨森也不想拒绝吴佩孚,他知道自己家底薄,要是没有外援的话,想要追上刘相和熊克武的实力,那是痴人说梦。而吴佩孚就是最好的靠山。

  所以为了将来能够在吴佩孚的支持下掌握蜀地的军事大权,杨森开始在暗中三分点火,不断的窜说怂恿刘湘找机会对熊克武的第一军下手。

  当然,杨生这样做可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吴佩孚的支持,同时间也是想借着借着刘湘和熊克武的战争削弱第一句和第二军二者的力量,好让自己能够在从中渔翁得利。

  而刘湘虽然通电下野之后,但是他认为自己这次失败的主要责任是在熊看武的身上。因此对于熊克武非常的憎恨。

  而杨森的建议正中他的下怀。

  刘相清楚这次下野最大的推手就是熊克武。而熊看武最大的依仗就是但懋辛的第一军,要是没有了第一军的存在,熊克武也就没有这么大的威望。

  而一旦将第一军消灭之后,那整个蜀地就是刘相的第二军说了算了。到时候刘相就有可能东山再起。

  于是在获得了杨森的大力支持下,刘相就不断让第二军就开始去挑衅熊克武的第一军,用一些小摩擦来麻痹熊克武。实际上却在暗中集结部队准备从水,路两路夹击第一军。

  为了让刘相相信自己对他的支持,也为了壮大自身的实力,杨森还特意将自己的第九师用换防的名义给调动到了山城。准备和刘相联手对熊克武的第一军下手。

  而此时的熊克武一心想率领蜀地联军出蜀,配合广州**政-府的一起参加北伐北伐。

  加上刘相刚刚宣布下野,熊克武不想让外界的人认为他没有容人之量。所以这两个原因让熊克武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和刘湘的第二军开战,损耗蜀地军队的实力。

  可是此时的刘湘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在杨森的怂恿之下,刘相只想着能够打败熊看武的第一军,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对于熊克武的好意视而不见。反而加快了部队集结的速度。

  而熊克武见到和刘相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只能暂时放弃了率领蜀地联军出蜀参与北伐的计划。随后就离开了山城,返回了锦城,准备和刘相之前的战争。

  当然,熊看武也知道自己的第一军元气尚未恢复,不是已经恢复了元气还从蜀地商人和士绅手里获取了大量物资和钱财饿第二军的对手,于是就准备拉拢蜀地其他的军阀来和刘相对抗。

继续阅读:第260章援鄂之战(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和太爷当兄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