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转变态度
减肥的四眼胖2021-12-12 16:435,222

  当然,面对疑心病很重的刘相。

  司亮还是要给刘相解释清楚。不然。别看刘相表面上是说不管了。可是作为了解刘相的人。司亮可是很清楚这位要是不给他说清楚。

  私底下。这位还不知道要搞出多大的动静。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山城行营和康泽的特务察觉到。节外生枝。

  司亮等到范旭东等人都告辞离开之后。转门留下来,详细的给刘相解释起来。

  为了让刘相相信,他还特意让刘相将傅常也叫到了住处。

  见到人到齐之后,司亮对刘相说道:“之前范旭东先生和其他几位在的时候,我不好把话说得直白,现在既然只有我们几个了,那我也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一旦交叉持股的方案通过之后。那整个兵工厂的股份就在米国人手中的。

  到时候,不仅是利于蜀地军队的传承,甚至于大帅你的的安危,也有好处。

  就算南京的那位委员长,青帮习气不改,正面拿不下,派特务刺杀您,也改变不了这个财团的大局!你家公子,夫人完全可以找米国公司的规定,继承您股权,把蜀地军队的后勤捏在手上!

  克要是没有交叉持股,几个负责人,手里权利极大,他们能听大帅夫人的?”

  听到司亮最后的话。刘相想到了自己生病住院的这段时间,唐式遵。王瓒绪。蓝田玉等人上蹿下跳的情况。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这样一来,司家的权利就太大了。

  毕竟实际上来说米国人的背后确实司家在掌控。

  当刘相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双眼紧紧的盯着司亮。

  看见刘相盯着自己,司亮立刻会意的举手对天发誓!

  “我用性命起誓,绝不在兵工厂生产,经营过程中,掺杂私心,舞弊糊弄,一切作为,只为为保全甫公的家产,一切生产供给,都为了保障蜀地的军队!”

  在一旁的傅常也赶紧说道:“大帅,你放心养病。我会帮你盯着兵工厂的。”

  军阀部队,就算是你表态效忠,人家也未必相信,何况刘湘本身疑心病也不轻。

  但是听到司亮发誓。加上一旁的傅常的话,刘相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看到声名赫赫的刘司令居然这个患得患失的样子,司亮笑了起来。

  “甫公,事情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等到交叉持股完成之后,你经营一段时间就明白了,不是我们把手脚渗透进了山城,掌控了山城的兵工厂,而是你控制了永州的厂子,你几个兵工厂体量太大,永州再怎么玩,也是小股东!外籍经理,你作为大股东,董事长,可以随时撤换,我们说了并不算!”

  “你没骗我?”

  司亮听到这话。感觉怎么刘相和他手下的那些大头兵是一个德行。自己还真看不上他那三瓜两枣的。

  “好心当成驴肝肺,帮你这人出主意保全家产还被人怀疑,我穷折腾干嘛?

  不玩了,反正我们家在永州的资产保全工作做好了,工厂配套的设备可以生产枪管,切削设备可以做零件,大不了自己玩!

  给我一两年时间,我保证永州造的步枪,机枪,比山城造的还多!”

  听到这话,刘相赶紧向司亮服软了。

  当初在南京的时候,刘相可是亲眼见到这位从刚到南京的时候,被南京政-府的一些官员兴师问罪到后来离开的时候,众多的高官齐聚机场送行的情况。

  场面可比他这位主席要大的多了。

  司亮这么一说,刘相反倒是是觉得司亮说的有道理了。

  虽然他不知道司家在米国具体有多大的生意,但是从当初司亮居然可以说动米国政-府出面帮忙进行军火交易,刘相就知道司家的生意小不了。

  “好了,我向你道歉,我这次错怪你了,把你的好心当成是驴肝肺了。”

  听到刘相的话。

  一旁的傅常觉得很有趣。忍不出笑了起来。

  这两人就像是小孩一样。

  蜀地这边刘相准备联合司家将山城的兵工厂给掌控在手中。

  另一边。邓锡侯,潘文华等人率领的军队按照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率领着蜀地的第22集团军的军队在十月底的时候终于赶到了山西。

  45军和41军司令部到达晋中地区的寿阳县驻扎。

  可是邓锡侯和孙震不断接到45军和41军各师旅报告,部队一到前线接受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闳直接指挥,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大多被东营军队军队击破,损失严重。

  10月1号的时候,邓锡侯和孙震乘坐装甲车赶赴到太原年,拜见阎锡山,商量给蜀地的军队补充武器装备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的拜访阎锡山。

  阎锡山以山西方面的一切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早已运送到黄河储存于潼关附近为由,拒绝给邓锡侯,孙震的军队提供武器弹药进行补充。

  最后在两人离开的时候。将晋造的20挺轻机枪作为礼物送给了邓锡厚和孙振,草草了事。

  眼见无法从阎锡山这里获得物资补给。

  蜀地军队又是异地作战,虽然不忿阎锡山这样的做派。但是邓锡侯和孙震也知道他们是无可奈何。

  只能带着随从连夜成装甲专车赶回了寿阳司令部。

  回到司令部的邓锡侯和孙振相互看了一眼。

  邓锡侯对孙震说道:“委员长先说到西安给我们补充装备弹药,可到了西安又要我们到山西来补充,现在山西一点补充都没有,我们怎么去和东瀛人打仗,难道空着手去堵东瀛军队的枪眼吗?”

  孙孙正因为他侄儿的缘故,和南京政-府走得比较近。

  听到邓锡侯的话,连忙安慰道说:“现在大敌当前,我想委员长不会玩儿排除异己的这种手段的。明天,我们去第二战区司令部找司令部的这些长官问问,看能不能够要到补给。”

  “也只能这样了。”

  邓锡侯无奈的说道。

  次日一大早,邓锡侯和孙震乘坐的装甲车去第二战区司令部,

  面见副司令长官黄绍闳,商量行动部署和物资补给的事情。

  可是这时的东瀛的军队已经突破了忻口。

  派大批军队南下与突破娘子关的西进的东瀛军队,共同进犯山西腹地。

  眼见山西就要保不住的,阎锡山开始慌了,调集大部队,准备保卫太原。

  形势十分的危急。

  于是急病乱投医的阎锡山就给驻守晋中地区的部队下达了死命令,有退守到寿阳以西者军法从事。

  得到了阎锡山命令之后,黄绍闳以此为借口命令邓锡侯和孙震率领45军和41军驻守寿阳,阻击向西推进的东瀛军队。

  可是由于45军和41军装备老旧,且没有后援的支持,相继被来势汹汹的东瀛军队击溃,只得向两翼撤退。

  在11月5日的时候,八路军总司令带人来拜访,故人相见分外亲切。

  这一次的拜访总司令来拜访邓锡侯和孙震还告诉了两人,由于南犯的东瀛军队逼近太原,情况异常危急,阎锡山已经离开太原,有傅作义留守。

  总司令担心邓锡侯等人军刚到山西,不了解情况会吃大亏,所以特地来通知他们,让两人赶紧整理部队,做好准备回太原。

  总司令还特将几张在平型关大捷当中缴获的东瀛军队的军用地图送给了两人。这段时间遭受了不少白眼的邓锡侯和孙震两人十分感激。

  当夜,两人便率领军队从寿阳撤离。往太原方向移动。

  在撤离的过程中邓锡侯和他的警卫们还遭遇了东瀛军队。要不是41军的王志远364女刚好碰上了邓锡侯等人。

  说不定邓锡侯就在这一次的遭遇战中就英勇就义了。

  刚撤离到太原附近。指挥部刚设立好。

  两人就接到了阎锡山的命令,要他两率领第22集团军负责防守太原南线,与负责防守北线的黄绍闳部和副防守东线的孙仲连部形成犄角,共同拱卫太原。

  可是此时的东瀛军队派出了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装甲重兵围攻太原。

  很快北中南三线便失守了,太原陷落。

  孙震和邓锡侯只得带领人员和武器损失近半的第22集团军向南转移。

  而这时李家钰带领所属的两个师也赶到了西安,由蒋鼎文转达了常凯申的命令,

  命令他们一部分开往山西长治,接受卫立煌的指挥。

  一部分,开往河南新乡受陈潜指挥。

  这下在永州养病的刘相再也坐不住了。

  得知出蜀的军队都全部脱离了建制,他是心急如焚。

  也顾不上养病了,迅速召集了参谋长师傅常,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商量对策,

  最后刘相决定由他赶赴南京,向常凯申请求归还建制,并筹组第七战区司令部,由他统一指挥蜀地的军队,担任一个战区的作战任务。

  前世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刘相胃病已经十分严重了,穿鞋都弯不下腰了。

  大家都劝着刘相留在蜀地养病,由参谋长傅常代行司令长官职,到南京去代为提出归还建制,并主持相关军事。

  但是刘湘坚决不同意。

  对众人说:“过去打了若干年的内战,对不起蜀地的民众。

  今天有了抗战的机会,不能不精忠报国。

  我这次调出去的军队占了整个蜀地军队的半数以上,我不亲自去指挥,恐怕不到半年就会被常凯生和南京国民政-府瓦解,被东瀛人消灭干净。”

  随后便将蜀地大事交给了几人负责,拖着病体前往南京。可是到了南京拜访了常凯贞之后,常凯申却一直没有给刘湘答复。

  刘相按耐不住,连夜写了一封洋洋万言的计划书,详细阐述了如何发展蜀地的经济,加强军备的问题。

  让傅常转达送给常凯申,然而常凯申收到之后并无明确答复。

  最后,刘相的南京之行,只能失望而返。

  而这一次却有所不同了,此时的刘湘,因为司亮的帮忙,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也有精力和能力能够掌控军队。加上随着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东瀛军队开始封锁华夏对外的运输通道。使得国民政-府调动物资方面开始显得捉襟见肘了。

  而且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蜀地作为抗战的大后方已经成了定局。

  虽然常凯申之前借着刘相生病的时候借机安排人进入到了山城的兵工厂。

  可是实际上掌控整个兵工厂的还是刘相的心腹。

  就连蓝田玉别看跳的很欢实。但是只要刘相还活着一天。就是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的跳槽到南京国民政-府。

  更何况随着交叉股份制度的推行。山城的兵工厂更加不是蓝田玉和山城行营能够说了算的。

  于是刘湘也顾不得继续在永州休养了次日,便返回了锦城,召集了众多心腹手下召开会。准备将蜀地的军队全部收拢回来。

  刘相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也不是心血来潮了。虽然蜀地的军队被常凯申当成是炮灰一样。不断的分割,但是同样的,有关整个华夏战场的情况。作为一线的部队。当然最清楚现在华夏面对东瀛军队的进攻是什么样的状况了。

  虽然杨森和刘相两人积怨很深。但是郭汝栋可是刘相的心腹。

  刘相也是考虑到淞沪战场的情况之后,尤其是得知魔都的主力部队在浴血抗战三个月之后,终于无法支撑。于是常凯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而这一次的撤退,最后演变成了可怕的溃败。

  常凯申苦心经营的精锐部队也遭遇到重创。

  原本应该是提前运输走的重炮部队,在逃生士兵眼中也成了累赘,被官兵们全都放弃了。

  而曾经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在魔都和南京之间修筑的号称东方马奇诺的塑造的防线和公事也没有发挥作用。

  这点倒是符合南京国民政-府内部的传言,“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习惯。

  此时国民政-府的空军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的战斗机,至于本来弱小的海军已经与海无缘,成了江防部队。

  从这些收集到的情况,刘相判断蜀地在将来的抗战中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可是只要他刘湘还继续呆在蜀地,那南京国民政-府就没有办法完全掌控蜀地的军政大权。

  这个时候,刘湘提出亲自领兵,镇守一地的计划,相信常凯申虽然不情愿,但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也应该会答应下来。

  而且在刘相看来,这个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了,等到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将国民政-府迁入到蜀地,那到时候刘相反倒被动了。

  因为在这个抗战的大环境下,一旦刘相拒绝执行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必定会被扣上破坏抗战统一战线的大帽子。

  所以决定前往南京的同时,刘湘也给分散在各处战场的蜀地的将领们发了电报,让他们据理力争,不用担心会捅出大篓子,有什么事情由他刘相担着。

  刘相可是从各处发送回来的电报中得知常凯申和南京国民政-府之前许诺的弹药物资的供给,在蜀地军队出蜀之后根本没有兑现。

  蜀地的军队因为缺乏弹药和后勤供给。在和东瀛军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在刘相看来,既然是去支援。

  那部队所在的战区就必须一碗水端平,不能他常凯申中央军物资供给十分充盈,而蜀地的军队就要饿肚子。

  没有这个道理。

  同时刘湘也给阎锡山去了一封电报。

  希望阎锡山能给在山西的蜀军提供弹药和后勤补给。

  为了让阎锡山重视这份电报,刘相在电报结尾还有威胁阎锡山,如果再将蜀地的军队当成是炮灰,当皮球踢来踢去,推卸责任。

  他会亲自下令让蜀地的将领率领军队返回属地。不必再在山西为他阎锡山拼死拼活却连一口饱饭都混不上。

  邓锡侯和孙震接到刘相的电报之后,感到很是诧异。

  两人和刘相可是老对手也是老朋友。

  和刘湘交往了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见过刘翔有这么霸气的时候。

  就算是和常凯生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蜀地斗来斗去的时候,刘湘做事都异常谨慎,避免有任何的把柄落入到常凯生和南京国民政-府手中。

  可是这次却完全不同。刘相在给邓锡侯和孙震的电报上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的。

  让他俩去找阎锡山,解决蜀地军队的弹药和物资补给的问题。

  要是阎锡山和第二战区的司令部不愿意拨付弹药和后勤补给。可以让邓锡侯和孙震率领蜀地的军队直接撤离第二战区返回蜀地,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他刘相来承担。

  这样霸气的电报,让邓锡厚和孙振刚开始还一还以为是发错了电报。

  两人可是清楚刘相可是异常爱惜他的脸面的。

  当初原本有机会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人将常凯申打败的,可是刘相顾惜脸面,加上优柔寡断的性格,不仅错失了机会。

  最后还大大的坑了李宗仁一次。

  可是这一次刘相直接在电报中说明了,一切后果由他承担。

  这样果断的命令和刘相以往的做事风格大不相同。

  随后。邓锡侯和孙震接连发了两封电报进行确认。

  参谋长傅常特意给两人发了电报。

  告诉他们,这就是刘湘这位省主席下的命令,让他们不要顾忌。

  这下好了,有了刘湘出面,水晶猴子邓锡侯当然就不担心被南京国民政-府兴师问罪了。

  毕竟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真的说起来,刘湘才是真的总司令,而他邓锡侯只不过是个副将而已。

  于是接到上级命令的蜀地地的士兵们也就不再顾忌了,开始朝阎锡山的军队要急养和弹药。

继续阅读:第34章打劫军需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和太爷当兄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