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惊心动魄
月影风声2023-07-29 09:124,077

仅仅是刚刚达到了鲲龙飞机机翼设计值的百分之八十,便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转动电机也暂时停止了转动,要有人去查看情况声音来源到底在哪。

杨占山额头的冷汗如水一般往下流,他甚至不敢去看飞机机翼,而是问身边的安全员。

“怎么样啊?飞机机翼是不是断了?”杨占山脸上的表情无比绝望,眼神的光彩也暗淡了很多,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飞机,机翼就发生折断现象,这根本不是失败,而是严重的残次品。

“杨工,我先去看看,我感觉左边的飞机机翼完好无缺,没有发生裂纹,右边的飞机机翼在咱们这个角度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我感觉好像不是呀。”

杨占山哆嗦着嘴唇,“你还愣着干什么呀,赶紧去查看。”

现场这些技术员,专家们也都是窃窃私语站在地下距离飞机距离比较远,因为要留够足够的安全距离,如果不然发生一起特殊情况,会造成人员伤亡。

刘海洋距离实验的飞机机翼,也非常远,看得不是很清楚。

刘海洋安慰杨占山,“杨工,你这犹如惊弓之鸟啊,我觉得不是,如果飞机机翼折断了,那捆绑在机翼上的那些钢丝绳肯定会发生形变,不会像现在这样都那么绷直,现在所有的钢丝绳应该都受力均匀。”

刘海洋的话倒是提醒了杨占山,“还是你年轻人脑子转得快,说得很有道理呀。”

刘海洋看杨占山额头的冷汗实在是太多了,拿出几张面巾纸递给杨占山,“杨工,擦擦汗吧。”

杨占山只觉得脸上有点痒,也顾不得去挠,丝毫没有察觉到是额头上的冷汗流下来,他的专注力全在飞机机翼上,根本没有注意到,已经流了这么多汗。

杨占山从刘海洋手中拿过来面巾纸,非常感激地看着刘海洋,“谢谢啊,刘工。哎呀,或许我们这代人真的是有点老了。”

“不是这个问题,杨工你做得非常好,要是换做我们这些年轻人,根本不敢来实验现场,站都站不稳。”刘海洋继续安慰杨占山,“你看安全员和那几个技术工人已经检查完了,脸上的表情还不错,证明没什么大问题。”

安全员快速地跑过来,距离杨占山很远的距离便裂开嘴笑,“杨工,没事没事,不是飞机翼,是有一个钢丝绳没有彻底拉直,产生了一个小疙瘩,在力的作用下崩开了发出了这个声音。”

“百密必有一疏啊,当时让你们好好检查,你们没人听。这个钢丝绳到底还是出了点小瑕疵。”杨占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拿起扩音器,高声喊道,“各部门请注意,实验继续,旋转电机继续向鲲龙飞机机翼施加力,刚才的声音是有一根钢丝绳有金属缠绕,在力的作用下,钢丝绳绷直发出来清脆的响声。”

轰隆隆……

发动机轰鸣,声音更大了,转速也在逐渐提高,液晶显示屏上百分比数值也在一点一点地增高,很快就达到了百分之百。

当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刘海洋第一个带头鼓起了掌,刘海洋认为能做到这点,自主设计生产飞机机翼,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是成功了。

杨占山紧接着也热烈地鼓掌,在场的所有人陆陆续续地也都开始鼓掌,掌声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一直到显示屏上的数值达到了百分之一百零五才停止。

现场又变得无比安静。

钢丝绳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上下撕扯的力度非常之大,刘海洋为鲲龙的飞机机翼都捏了一把汗,这个飞机机翼的静力试验确实有点残忍,要一直做到飞机机翼折断为止。

钢丝绳嘎嘣嘎嘣的声音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大家莫名其妙地又安静了下来。

刘海洋甚至听到了飞机机翼发出了细微的爆裂声。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要至少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一点二才算是合格。

LED显示屏的数字,终于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一十。

操纵电机的技术工人看了眼,杨占山请示道:“杨工,还继续吗?”

按照之前的实验手册,当数值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的时候,有两条实验路径可以选择,第一个是不做停留,继续加大力度,直到飞机机翼折断,这种情况之下测试出来的鲲龙飞机机翼强度完全符合要求。

第二种实验路径难度就要大很多,是力矩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的时候要暂停五分钟,通俗的来讲,这就像是一个人单手提起一桶三十斤的水,紧接着就要提起三十五斤的水到后面四十斤的水,一直到最后没办法提起来。

而第二条路径相当于这个人单手提起一桶三十斤水的时候,要把它提起来进止保持五分钟,五分钟后,再把三十斤的水桶放下,去提三十五斤的水桶,这样一来这个人的体力就会消耗很多。

放在鲲龙的飞机机翼上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保持这个力度的时间越长,从微观领域来讲对飞机机翼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力平衡性力破坏得越彻底,从宏观结构讲容易把飞机机折出裂痕。

“保持五分钟。”杨占山说这五个字的时候,刘海洋就看到他嘴唇有点颤抖,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呀。

钢丝绳继续对鲲龙飞机机翼施加压力,这五分钟的时间,刘海洋感觉似乎是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五分钟的倒计时结束之后,旋转电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百分之一百一十三,百分之一百一十七,百分之一百一十九……

每一个红色字体微妙地跳动,都牵动着杨占山的心,当LED显示屏上的数字达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时候,杨占山如释重负,紧握双拳。

“太好了!”

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是欢欣鼓舞,大家相互握手鼓掌,互相激励。

刘海洋握着杨占山的手,“怎么样呀?杨工,我跟你说过吧,你肯定能成功。鲲龙的飞机机翼已经完全合格了,你能交差吧,我也能跟周旭东老师说了。可能下午电视台的记者会采访你今天晚上的新闻上肯定会有相关的报道,提前祝贺。”

杨占山这个中年男人竟然有点想哭,强行忍住泪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我和我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及整个工厂,甚至是所有跟恐龙相关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工人都有关系。”

就在杨占山和刘海洋说话的这一会,LED显示屏的数字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

车间主任同样是如释重负,幸好没出现什么大的乱子,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一百三,那是非常合格,可以用优秀来形容,一般情况下飞机机翼的静力试验达到百分之一百二就可以批量设计生产组装。

“恭喜杨工啊。”车间主任同样真诚的祝福,这个飞机翼设计制造到生产也历时了三五年的时间,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多重,精神负担有多大,车间主任心中也很清楚。

“我其实没干什么具体的工作,你的功劳比我大,整天在车间,家也不回。”杨占山紧紧地抱着车间主任,两个大男人真的是激动的不行。

“杨工,加大旋转电机的力和频率可以吗?”操作电机的技术工人调侃道:“我觉得如果,速度不快点,咱们的飞机机翼似乎没办法折断呀。”

眼看着LED显示屏上的数字已经接近百分之四十,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甚至是完美的,有些不真实。

杨占山下令道,“继续加大力度。”

电机发出嗡嗡嗡低沉的吼叫,钢丝绳越拉越紧,同时LED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地跳动增大,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一百五。

杨占山已经不是激动了,简直是喜极而泣,“一百五啦,一百五。”

这是非常成功的实验,鲲龙的飞机机翼设计制造无比完美。

嘎嘣一声响。

鲲龙飞机右机翼,终于折断了。

LED显示屏上跳动的红色数值,最终定格在百分之一百五十五点七。

安全员哈哈大笑,声音无比响亮,“咱们这个飞机设计制造的水平太高了,是不是要打破世界真实纪录。”

现场的人几乎都在笑,这些搞技术的专家学者们互相攀谈起来,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实验现场拍摄照片儿了。

杨占山早就被车间主任和安全员以及他们厂的其他工人,拉到那块LED数字显示屏前,这么一个神圣的时刻,确实应该留下影像资料。

龙的飞机机能取得这样是卓越的成绩,这不亚于一个从来没有在短跑项目上有过亮眼成绩的人,忽然间打破了短跑的世界经记录。

“鲲龙从设计研发到现在四年多的时间了,甚至快到五年,终于见到了实体的技术成果,咱们自己设计生产出来的飞机机翼强度,比那些国外的飞机都要高,下一步肯定能够批量生产。”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鲲龙的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似乎也在等官方的验收,基本上也没问题,起落架和飞机机翼已经完美了,飞机机头和飞机机身中段涉及生产制造难度要比飞机机翼和起落架小多了,更不是问题啊。”

“真希望鲲龙能够快一点组装下架,快点实现陆地首飞,这将会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时刻。”

“听说航电系统研发遭遇到了困境,其实这非常好理解,毕竟那个东西是高精尖技术,国外一直处于垄断,我们自己搞独立研发确实难度太大了,航电系统不单单,要考验材料和设计生产制造能力,更考验的是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以及真正的科学研发创新能力,听说上电所最近还要招人,那个航电系统研发的技术负责人是个女博士,非常年轻叫冯雪敏,好像有退出的念头。”

刘海洋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可是当他听说了上电所航电系统,女博士冯雪敏这些关键的字眼之后,神经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刘海洋顺着说话的声音走过去,非常客气地说,“航电系统是上电所搞研发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上电所,那可是咱们国家的number one。我不听说简易的人机交换模型,都已经做出来了吗?”

刘海洋听冯雪敏,说确实最近工作比较忙,同样刘海洋也知道冯雪敏的状态特别不好,刘海洋的母亲张翠珍想让冯雪敏去他们家,其实在这之前两周的时间,刘海洋就跟冯雪敏表达过这个意思,让冯雪敏去他家里做客,并不是以刘海洋男朋友的身份去。

冯雪敏残忍地拒绝了,原因是她现在太累,没有心情。

如果真像眼前这个人所说的那样,那还真出问题了,冯雪敏是个什么样的人,刘海洋太了解了,无论有多疼都不会看医生所有的伤心事,烦恼事和痛苦都往肚子里咽。

这么大压力之下,冯雪敏可是要崩盘的,这不像是其他压力,鲲龙的航电系统搞不出来,飞机没有办法总装,一切都是免谈,别说是陆地首飞了,铁鸟实验都没办法做,甚至飞机的发动机空载运转都没办法进行,没有航电系统就像一个人,没有了五官和神经系统全部坏死一样。

“我也是听其他人说。”说话的这个男子扶了扶眼镜,“好像是之前设计的人机交换系统逻辑出现了问题,逻辑出现问题很严重,飞机上升到巡航高度以后,那完全是人机交换系统和飞行系统在控制,飞机忽然间就俯冲下来,那不是要人命吗。”

戴眼镜的男子越说越来劲,“这个女博士精通数学挺有名气,论文的水平也特别高,我听人说他这个航电系统的设计理念非常超前,甚至有超过国外一些国家的趋势,走得太靠前,有很多东西就没办法参考了,航电系统项目组的其他人,都劝冯雪敏不能往后退半步,有的时候以退为进也不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不过冯雪敏却坚决不肯后退。我听说呀,还把自己弄得精神紧张,有点抑郁的倾向。”

继续阅读:第67章 任重道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鲲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