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
景帝在自己的寝宫召见了钟离、桓温和张巨鹿。
景帝最近的心情很不好。
南方水灾、河西诸部异动,成了压在景帝心中的巨石。
南方水灾的事,他已经交给慕容复这个太子去处理了。
张巨鹿是户部尚书,让慕容复处理这个事,再合适不过。
不过,河西诸部的异动,却让景帝感受到了压力。
“如果河西诸部联合出兵,你们以为,会有多少兵力?”
景帝询问三人。
钟离想了想,回道:“微臣以为,恐怕不会低于三十万,甚至有可能达到四、五十万!”
河西诸部,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大大小小十余部。
不过,河西诸部同宗同源,而且诸部都是奴隶制。
诸部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和矛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同盟。
三年前,河西诸部都能出兵二十万。
这些年来,在诸部中最强大的西羌和乌孙的压制下,河西诸部之间并未发生大的战事,他们的军力肯定更胜以往。
三十万大军,应该还算是比较保守的数字了。
要是诸部再抽调大量的奴隶组成奴隶军,弄出六十万大军都有可能!
“微臣的判断跟定国公差不多。”
桓温颔首道。
“这么多么?”
本就头疼的问题更加头疼了,“跟河西诸部比起来,我们的兵力还是不占优势啊!”
就算从青州抽调十万大军过去,并州和幽州一线也只有二十万大军。
“兵力差距倒是其次。”
桓温道:“论精锐程度,河西诸部的大军肯定比不上我大燕!以二十万大军防备河西诸部,应该问题不大!微臣现在担心的,还是我朝的钱粮不够……”
说起钱粮,三人纷纷看向张巨鹿这个户部尚书。
迎着三人的目光,张巨鹿也不禁有些头疼。
沉思片刻,张巨鹿开口道:“陛下,我朝的钱粮恐怕难以长期支撑,微臣建议,对河西诸部,还是以和谈为主……”
“和谈?”
一听张巨鹿这话,钟离的脸色骤然垮下来,“当初对北莽的时候,你张巨鹿也是极力主张和谈,结果呢?我们把粮食都给出去了,北莽和了吗?最后,还不是要靠着九殿下率领北凉军打得北莽投降?”
钟离是大燕朝最坚定的主战派。
不管哪个国家打来,钟离一贯的主张都是战!
“此一时,彼一时!”
张巨鹿没好气的说:“从去年入冬到现在,我朝先是跟北莽开战,而后又是安王叛乱,如今又是南方水灾,你知道我朝消耗了多少钱粮吗?”
对北莽一战,虽然朝廷并未出兵多少,但朝廷的花费也是不小的。
光是北莽抢去的粮食和给慕容云的粮草,就是六百万担!
这还没算在慕容云夺权之前,朝廷给北凉军的补给。
而后,安王叛乱又花费了不少钱粮。
如今,南方水灾严重,朝廷还得开放南方的官仓赈灾。
大燕去年风调雨顺,岁入税粮三千万担。
听起来,似乎挺多。
但真消耗起来,根本禁不住这么消耗!
没有足够的钱粮,拿什么去跟河西诸部开战?
被张巨鹿一说,钟离顿时不说话了。
虽然钟离看张巨鹿很不顺眼,但也承认,张巨鹿说的事实。
这几个大事,对大燕的钱粮消耗确实很大。
不过,要说跟河西诸部和谈,钟离还是第一个跳起来反对。
景帝沉思一阵,又问张巨鹿:“如果对河西诸部用兵,朝廷目前的钱粮,大概可以供西北那边的二十万大军消耗多久?”
张巨鹿想了想,回道:“八个月左右
如今这个情况,从南方官仓调集粮食运送西北充作军粮,几乎不太现实。
南方官仓的粮食,都是要赈灾的!
南方各州郡不伸手向朝廷要粮食就算不错了!
关键问题是,朝廷还得做好应对南方爆发大规模瘟疫的准备。
一场水灾加上一场大规模的瘟疫,足以让大燕元气大伤了。
“今年大概能收多少税粮上来?”景帝又问。
张巨鹿:“恐怕不到去年的一半……”
夏收的税粮,其实已经开始陆续入仓了。
夏收的税粮其实很有限。
税粮的大头,都在秋收之后。
钟离眉头紧皱,没好气的问:“怎么才这么点?”
“你以为有多少?”
张巨鹿冷哼:“南方大面积遭受水灾,今年南方的税粮基本不用指望了!北凉如今由九殿下在治理,北凉的税粮难道还能算在朝廷这边?”
把南方和北凉的税粮除去,还能有多少税粮?
关键是,南方各地不但收不到多少税粮,朝廷还得持续调集其他的地方税粮送入南方官仓赈灾。
光是运送其他地方的税粮到南方,一路人吃马嚼,就要消耗不少粮食。
听着张巨鹿在这里算细账,景帝顿时更加头疼。
如果跟河西诸部的战争持续时间较短,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打的时间太长了,朝廷的钱粮还真未必支撑得住啊!
景帝越想越是生气。
该死的河西诸部!
把朕惹急了,朕直接把老九这逆子丢去西北!
河西诸部再强,还能强得过北莽?
景帝心中恶狠狠的想着。
此刻,景帝又想起了慕容云在壶口关的关楼上跟他说的话。
只要自己给予他足够的信任,他会让大燕周边无强国、无大国、无敌国!
正当景帝头疼不已的时候,近侍突然前来禀报,韩貂寺已经离开了北凉,先行派人给景帝送回一封信。
说着,近侍恭敬的呈上韩貂寺派人送回的信。
景帝赶紧接过信打开。
看着信上的内容,景帝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
看来,老九这逆子也暂时指望不上了啊!
“都看看吧!”
景帝将慕容云的信交给钟离三人。
三人赶紧凑到一起查看。
韩貂寺从北凉得到消息,楼兰、若羌和戎狄,很可能要联合起来进攻北莽和天水草原!
慕容云判断,如果此事确定,河西诸部进攻大燕的可能性会更大。
甚至几乎可以说是必然!
“九殿下的判断应该没错。”
桓温眉头紧皱,“陛下,咱们必须得做好两手准备了!”
战,怎么战?
和,又怎么和?
战,就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拖得太久。
但若是要和,肯定是免不得被河西诸部敲诈的。
不管战与和,都要提前谋划了。
所幸,他们现在还有些时间,不像去年北莽求粮的时候那么仓促。
景帝不语,只是默默的思索,心中又暗骂慕容云这逆子。
这个逆子!
他认为河西诸部极有可能大举进攻大燕,也不知道帮自己想点对策,为自己分忧。
怎么,还想让自己派人去找他问策不成?
这个逆子,是不是还想敲诈朝廷一笔?
下次见着,自己非得狠狠的抽他一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