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走在街道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恍恍然。
以为自己出门很早,猜不到的是有人比自己更早,而且到处是行色匆匆。
这些人,是为了什么?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凌晨3点就得起床准备早点,在夜色还未亮起,甚至夜市还未完全消失的时候,早餐摊已经撑起,他们撑起的也许是一家人的生计。
为了一份工作,为了一份责任。每每看到深夜疾驰的救护车,凌晨指挥交通的交警总是莫名的感动。
为了梦想,背着书包,汇入人群中,每一步似乎都走着通向未来的路。
一直在忙,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让自己慢下来。
有的时候,让自己慢下来。在城市的夜晚,静静的坐在露天的夜市里,看着周边忙碌的摊贩,吆喝着,微笑着、焦虑着。看着那些独自买醉的人,大多中年人居多,一份烧烤,一箱啤酒,独自喝着酒,独自诉说着,一直到醉眼朦胧。
刚开始的日更,到处寻找可以写的素材,甚至还有一段时间为不知道写什么而苦恼。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种痛苦渐渐的没了,每天有很多需要写的材料,人生感悟、思考的事情等。
这个平台是一个包容的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作为日记,记录下来每日的所见所闻、所见所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回头看看,会发现曾经的自己无论是精彩还是狼狈,均是宝贵的记忆。
在这里,你还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地方,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别人的故事,写自己的故事给他人看。
这个时代带给人太多的浮躁,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发现人多了,就会冲上去,一看是自己需要的,哪怕是一杯奶茶,也会焦虑的在后面排队,生怕自己抢不到。至于买到的奶茶,是不是自己内心需要的,反而不重要的,因为别人都在排队买奶茶,自己看见就想喝,就去排队了。
人生亦是如此,很多相似的地方。
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在生活中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文字,会让人安静下来。写的时候,思绪是深沉的,笔下的世界反映出这个世界的种种,或真实,或虚妄。
但不管怎样,坚持日更,就是坚持了成长。
“松鼠症”属于典型的储存性性格。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到处找地方塞,以期望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但有些东西,可能从收纳之后,在往后的岁月中就不会出现了,也许因为没用,也许因为东西多了,真正用的时候也想不起来。
存储的多了,就会被累了。
为什么,看着满满的屋子,是相对很压抑的。比如一个书桌,最适合的书桌就是书桌上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摆满了摆设的书桌,会显得很是糟乱,除非是合理的、漂亮的收纳。
还有衣服,很多时候要扔的,结果最后还是各种原因又拿出来穿了,一穿又是一年。
要克服“松鼠症”首先就应当控制购买,尤其是为了便宜而购买一些不怎么实用的东西。其次,是要断舍离,那些没用的东西要及时的清理,卖掉或者扔掉。
只有把屋子腾空了,才有空去装一些其他的东西。
心也是如此,大脑亦是如此。
为这句话而感到震惊,漫不经心的出现,偶尔的闯入心房,却孕育着不一样的哲理。在此之前,我从来未考虑到这个层面,因此很多时候,还是觉得自己会比其他人做的优秀。甚至是,有些事情还不愿意去做,其实说到底,有可能是没有勇气去做,或者没有能力去做的更好罢了。
人成熟之后,要学着稳住自己的情绪,面对一切事务,首先要保持冷静的思考,慎言,一旦说出去的话,得有价值,或者对别人有帮助,这样说的少反而会更珍贵。相反,那种反复重复的诉说,只会让人感到厌烦。其次,要看到和尊重那些不断努力的人,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仍然在更加努力。最后,要行动起来,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勇敢的去做,比如减肥,比如不要熬夜,比如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比如每天坚持学习,坚持看书,不断的提升自己。
后来,是一首歌,也是我青春的记忆。
还记得当初拿到奖学金后第一次买了一个MP4,小小的,倍加爱惜。经常塞着耳机在学校里走着。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学校第九教学楼旁边的山路,在那里,我走过很多次,很多次是听着《后来》这首歌。
转眼间,很多年过去了,哪些消失的岁月带走了很多东西。不止一次,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才知道随着岁月流逝的,不止我的青春,还有我的年轻。如今镜子中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沧桑不是,说油腻吧,也不算太油腻,只是没有以前小鲜肉一样的精神气了。
很是感慨。
因此,需要改变自己。从日常的习惯开始,不熬夜,不吃油炸、各种小吃、尽全力戒掉糖,所有的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糖会使人糖化衰老加速,熬夜会使人皮肤变差,抽走人的精神。
改变自己,多吃蔬菜,青色的、红色的,避免含淀粉多的,多吃含花青素和叶绿素的。
改变自己,开始运动,运动可以匀称体型,使之看起来没那么臃肿。
改变自己,每一刻都是新的自己。
也许,再有很多年后,遇到曾经熟悉的人,或许会显得没那么落魄和沧桑,仅此而已。
年前,他反复问从高铁站去提车有多远,问我家离火车站远不远,意思就是怕打车太贵,想提前把车放到近点的地方。告知打车的大概费用后,勉强同意了。当天,等到见到他们,车钥匙一交,还没合计好路线,他就起步先走了,说是知道路。无奈,我只能说安全第一,确定好导航,我也出发了。待路程大概进行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打电话让我报位置,一听原来还在我的车后面,于是我判断他肯定是走错了路,果不其然,电话说走错了路,离我大概还有20公里的样子。令人惊讶的是,挂完电话没多久说是追上来了,当他车超过我的时候,我速度提升到140码,发现跟他的车是保持距离的,他竟然一路超速追上来的。
过年期间,车一直是他们一家在用。大概初二的样子,一行两辆车去加油,他竟然还让我父母一起出了两辆车的油钱,这个时候我就对上海的男人颇有意见了。不是因为出不起油钱,而是觉得他真的是好意思。
最奇葩的是,他们原本准备初六走,但是父母劝他初六高速会非常的堵车,免得误了车。他一听有道理就初五启程了,晚上8点的车,竟然下午2点才出发,要知道我初四上的高速,大概路上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堵一下,到市区也需要差不多4个小时的路程,还不说提前去火车站的时间。路上,听电话说,又在问车听下我家是不是离火车站近之类的话,但因为要送一个15岁的小孩回来上课,所以没能将车开到我家小区。只是时间一下子蛮紧张,最后听说是那个小孩用手机给他一家叫的车,当然车费也是人家出的,也是好意思。
过年期间,他坐在麻将桌上基本不离身,连自己的姑娘也不管,一心只想赢钱。他牌技还可以,竟然赢得了3000多,但最后一天她老婆赢了500多,他输了2000多,于是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听见他跟他老婆说,以后打牌你就别赢,不然你赢小钱,我就会输大钱,真是服。
赢了钱,借车还的时候不用说也没加油,更不用说洗车。
我知道后,喃喃的说,要是我借车,不管对方是谁,能把车借给我的都是得感激。爱惜车,不超速、不违章,还车加满油、洗好车,另外放一条烟或者红包,这些我能做到,也觉得应该这么做吧。
根据对失眠的理解,大概是压力大的人在晚上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还要忙碌,长期以往,第一个层次就是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第二个层次就是分不清真实和虚幻,等到达第三个层次,也许就对生命没有个感觉。
总是有很多时候,仿佛控制不住体内的那种莫名的力量,愤怒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怒气,得意时可以理解为意气。
长大后就很少动手打架了,记得大学的时候打过一次,可以用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个宿舍的,我动手的时候,还有两人悄悄借拉架打他,真是酸爽。
愤怒和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如今用文字,用知识会产生更大的力量,这也许就是智慧去打架吧。
多年以来,我竟独独学会骗自己。我分明伤心,却祝福你;我分明想与你并肩,却投奔别的领地;我分明想与你共舞,却连一个拥抱都不敢参与;我分明想爱你,却连向自己承认这感情,都抵死不愿意。
欺骗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从来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