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突然间就变的寒冷了起来,从钱茹公司出来,迎面一阵的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在不能动用灵力护体的日子,我跟普通的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我想,做一个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关系,生老病死,也未尝不好。
回家的途中,我路过阿勇和沛沛开的饺子店。
今天外面的天气冷,正好可以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再回宾馆去。
饺子店很好找,就在我家的附近,也在我住的酒店附近,名字就叫“阿勇家常饺子”。
本来想给阿勇找一个工作,但是阿勇说他没有上过学,与其去学别的,还不如开个饭店,做自己的事情,还能照顾到沛沛。
我一想也是,就没有拒绝。
没想到,今天我来的时候,发现店里竟然排着对,外面的凳子上黑压压的都是人。
“这么火爆吗?这是饺子店呀,这看着咋像是外面火锅店的排队规模。”我边差异着边向店里看去。
“大哥哥,你来了呀。”我刚靠近,就被在外面招待的沛沛给发现了。
只见现在的沛沛下身穿着有些厚度的裙子,上身是一件毛毛的大衣,看起来很是时尚。因为她双臂的原因,也许穿裤子有些不好办,我想是这样的。
这些衣服,应该就是黄莎、钱茹她们上一次给沛沛买的。
说起控糖,准确点说是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为什么要这样控制呢?
因为我们身体里的脂肪不是凭空产生的,说白了,就是我们吃进去的。我们嘴里吃进去的食物,经过一定的代谢,会产生脂肪。其根源在于,吃进去的食物刺激血糖升高,继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身体最重要的急速,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将血糖储存成糖原或脂肪,帮助降低血糖。当一个人不管住嘴,每天都胡吃海塞,胰岛素分泌过多,相应的脂肪就越积越多。
当我耐心看了一个抖音博主测试了很多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时,才发现,减肥其实最主要的要控糖。吃那些低GI的食物,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吃够足够的优质蛋白和蔬菜。
控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脂肪合成的少了,在身体缺少糖的时候,就会分解糖原和脂肪,进的少,消耗的多,自然就会减少脂肪了。
期待一段时间的控糖效果。
某一段时间,生活、工作各种事情显得自己很是忙碌。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渐渐远去,待到有一天,仿佛多年的沉睡,突然间的醒来,发现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会过成这样。
也许,你一直为了赚钱,不分日夜,等到赚到足够自己躺平的金钱,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的时候,发现健康早已离自己远去。当时就想如果用自己的财富可以买到续命的仙草,让自己变回年轻的自己,或者让自己的寿命再增加,也是愿意的。
也许,你忙忙碌碌,只为糊口。每天早起晚归,回到家就躺倒,因为累,你拒绝了学习,拒绝了改变自己。仿佛每一天醒来就是为了去赚点吃饭的钱,晚上回去就躺着刷着视频,一个接一个,直到睡眼惺忪,恋恋不舍的放下手机,呼呼大睡。可能睡不了多久,不是金鸡啼鸣就是闹钟乱响。
新的一天来了,接下来就是一天又结束了。
惶惶中,白了头发,折弯了腰身,消耗了浑身健康的血肉,还有原本纯净的灵魂。
想想是不是很可怕,一个人活着,却会跟睡着了一样,不爱护自己的身体,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发现自己拿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却丢失了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
身体,承载着所有。
每一刻,身体都在发生变化,五脏运行,细胞更迭,在身体内可以说是一个宇宙。
很多人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不停的挥霍,在没有身体报警的情况下,是不会意识到要好好保养。
某种情况下,人的身体甚至还不如一辆汽车。对汽车爱不释手,擦洗保养,对待一个机器的态度高于自己的身体,着实有些可笑。
不过,相信在某一刻,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投入到爱自己身体的阵营里,去了解它,关心它,呵护它。
开启一个新的模式。
有一个宝妈说,她从小生活的家庭氛围就是充满了争吵。她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现在她对她的妈妈也是这样的态度,总是在不经意间争吵,甚至会说一些很伤人的气话。其实这个宝妈在外人眼里还是情商很高,很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但是她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给了自己的母亲,让亲人承受了很多的痛苦。
一个家庭的氛围对小孩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小孩3岁左右。用一个外国专家的话说,当你发现小孩开始穿大人鞋的时候,比如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学着走路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警惕了,因为小孩开始模仿达人了。
家长们要意识到,现在大人们沟通的方式,小孩看在眼里,作为丈夫,你是如何对待家人的,小孩子长大后就会如何对待。
以我个人为例,我小的时候亲眼看到了我的母亲,在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每次到我家,我妈总会做很多的菜招待,在爷爷去世后,奶奶住在我家的时候,每顿饭,第一碗饭,我母亲总会给奶奶端到桌子上,菜更是单独给奶奶比较软的。当母亲忙的时候,后来我也是学着母亲,先把吃的端给奶奶。
因此,作为家长,在家里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温和的态度对待家人,你现在做的,在未来,小孩子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细想之下,所谓的教育,也就大概需要这样言传身教才最为深刻。
常常在思考,人这一辈子,转眼间就过去了,能给后代留什么东西呢。是财富,比如金条、钱财、房产等,还是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保证自己后代可以一直衣食无忧。很多父母都可能考虑过,但真正的财富是什么呢,我认为留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是一生的经历,以及精神。
人,是可以长生的,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之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他在乎的人记得他,认识他。如果有一天,曾经熟悉的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自己融不进身边的世界,也没有人愿意认识你,那么这跟死没什么区别。雷锋、烈士、英雄,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这些人会被计入史册,被世人铭记,这些人虽然死了,但他们一直活着。这就是精神。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这一生是精彩还是潦倒,但毕竟为人一世,经历了无数的春秋,多少有点对生命的感悟。这些感悟才是人修行的根本,将这些感悟变成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留给自己的后代,让后代可以借鉴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是作为父母、作为一个家族应该的责任。
留有家书,后代将会在读家书的时候,领悟不同的精神。当然,家书可以是好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这样对整个家族的繁衍,才是可以存续的。
爷爷去世的早,奶奶在世的时候,我尚且没有感觉,但奶奶去世后,看着偌大的房屋里竟然找不到两位老人曾经生活的任何东西,甚至于气息也随着岁月而消失殆尽。这个世界,能记住的他们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但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外公虽然去世了,但他对我的教诲仍然记在心里,不止一次,在黑暗中,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外公,他当初对我说的话,成为可以坚持下去的力量。关于农村到城市,外公曾经这么跟我的母亲说过:“你这一代,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让孩子们跳出农村,如果失败了,你的孩子们还会用他们的一生去努力,他们自己的孩子跳出农村。只有跳出去,才能避免整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的忘记自己是谁,更不用说看看这个世界。眼界上不去,后代也走不远。”。关于学习,外公曾经给我说过,学海无涯苦做舟,练一手好字,可以让你身价倍增,等等,所有说的都在后面的岁月里见证着外公超常的智慧。
所以,不求像曾国藩家书,不求像洛特菲勒给孩子的一封信那样的伟大,只求当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有一天还能看到自己家族有人留下的对生命的感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至于,能否有作用,尽力了,无悔了。
在这个城市,阿勇和沛沛给我的感觉与黄莎她们不同。
在这里,更加像是亲人的感觉。
所以,在这里,我感觉非常的舒适,哪怕就是喝一碗饺子汤,从肉体到灵魂,仿佛都是暖暖的感觉。
看着久违的笑容从沛沛的脸上露出,我也是倍感高兴。
那个靳家,等着未来我疯狂的报复吧。
我紧紧的攥紧拳头,在心里跟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