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李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黄校长把他推向“感动全市十大人物”的评选。
搀着李春的李兰兰听黄校长这么说,也瞬间改变了对黄校长的看法,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
校长呵呵一笑道,
“以前都是你为别人做事,现在终于轮到我对你做些事情。”
“看来我这脸面大了去,校长都亲自给我作传了这是。哈哈哈,今后我得使命必达啊!”
李春这么一说,化解了和校长之前所有的偏见,也一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随着主持人在主持台上宣布“颁奖大会即将开始,请各位参会人士抓紧入座”的通知,李春拉着校长往座位上走去。
走在前面的李兰兰扭头深深地给黄校长鞠了个九十度的躬。像是对自己刚刚对校长无礼举动的道歉,也像是也是感谢黄校长对父亲的赞许。
“这孩子懂事,哈哈哈哈”黄校长笑了笑,李春也跟着笑起来。接着两人朝着典礼给他安排的位置走去。
李兰兰不好意思地拉着母亲走在后面。
坐在位置后,李春一扭头,自己身后除了家人,隔着几排还坐着一排排的春蕾女童,女孩子们热情喊着“李老师、春爸、李叔……”
“你们怎么也来啦?”李春走过去,开心地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坐在前排的梅佳雯跟李春说道,
“校长说,这是‘神圣’的一刻,大家要一起见证。是吧,校长?”
校长“呵呵”一笑,点了点头。
李春还想说什么,主持人提醒大家典礼即将开始,让大家安静下来。校长忙示意李春坐下来,李春回到自己的位置。
主持人一个个宣读着手中的稿子,被评选的人一个个上台领奖。轮到市长给李春颁奖时,尽管李春经历过种种大场面,内心依旧止不住的激动,这样的一个大奖太突然了,突然到他还没有做好接受的心理准备。
主持人说着颁奖词:“无声的角落里,你用爱撑起一片绿洲。你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你教导她们自尊自爱自强。命运击打着春蕾,你勇敢保驾护航。在你的庇护下,她们才能在未来绽放炸响,才能成为春天的惊雷。”
主持人说完,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市长从礼仪手中接过奖杯与证书,端庄地走到李春面前,把奖杯和证书递给李春,李春用冒着汗的双手接过,
李春激动地说道“谢谢,我还做得不够好……”
市长说:“你都做到了……”
市长郑重向李春鞠了一躬,台下再次响起热烈又长久的掌声,尤其是春蕾女童座位的方向。
——春蕾班的第二学期
一系列风波后,阳关镇中学的人们接受了春蕾班的存在。李春被评为“感动全市十大人物”传遍整个校园,终于没有人再去质疑李春的初心。
七班班主任范明给李春写了一封长长的道歉信后,又给春蕾班的同学订了一年的《学习报》以表达自己惭愧之情……
一次,学校的一名女老师看到“春蕾班”的一名女生在食堂吃得很简单,就记下她的名字。下午,她找到李春,让他帮忙把这个女生的饭卡拿过来,悄悄地给她充了二百元钱。第二天,这个女生发现饭卡上钱多了,就问李春是怎么回事,李春说:“你只管拿着用吧,是一位好心的老师帮你充的。”
后来,阳关镇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总是默默地帮助“春蕾班”的女生,他们不愿让校领导知道,也不愿让女生们知道,总是让李春悄悄地把爱“捎”过去……
“春蕾计划”是1989年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全国妇联的支持下,实施“春蕾计划”。就是要扶持女童入学,提高全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春蕾计划”是通过捐助者向被捐助者给予经济支持的行为来实现的,她的实施唤起了人们的良心、良知和良好的愿望,是人们社会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秀人文精神的延伸。
“春蕾计划”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成为中国公益组织促进女童教育发展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范例之一。“春蕾计划”不仅仅是给贫困学生一个上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贫困女孩一种感恩的力量,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信念,它对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全社会对女童的关注、关爱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关注发展。孤困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需要得到特别的关爱和帮助。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学童,赢一片希望。帮助他们中的一个人,就会帮助一家人,影响一群人,带动一批人,造福几代人。
“春蕾计划”是温暖的力量,它汇聚了千千万万人的爱心,让贫困女童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沐浴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茁壮成长的“春蕾女童”,在接续传递爱心的同时,正在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才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结语:
故事中的李春为化名,本故事部分情节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这个世界是有像李春一样的人的,比如张桂梅,他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真正想真正为她人改命。
然而他们做到了,他们改变的是被磨灭的、被忽视的、被牺牲的女孩子的命。
就像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誓词所说: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间,藐视卑微的懦夫。”
真实案例:
凤桂鲜:
1980年出生,1989年,广西红瑶族白云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免学杂费的‘春蕾女童班’。作为第一批毕业的“红瑶女童班”学生,1997年,凤桂鲜考上了融水县教师进修学校女子边师班。2000年,凤桂鲜学成回到乡里当上一名教师,也成为了广西红瑶族的第一位女教师。
凤桂鲜说:“30多年前我从这里出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如今,我再回来,坚守在这里,就是要带着一代代‘春蕾女童’走上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的道路。”
玉卓玛:
1988年,玉卓玛出生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纳木错乡色德村。她出生不久,父母就相继去世了。母亲去世前,把玉卓玛托付给了自己的妹妹。1995年,玉卓玛所在的当雄县在龙仁乡开办了“春蕾女童班”。听说可以减免学费,姨夫把玉卓玛送到了“春蕾班”。2007年,玉卓玛考入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文秘专业。玉卓玛还长期资助5名驻地周边的贫困儿童,和战友们筹建了“爱梦”春蕾基金,帮助贫困儿童一直到他们完成最高学业。
玉卓玛动情地说:“你听过花开的声音吗?我就是开在高原上的春蕾之花。我希望每一个孩子在黑夜里都能看到星光,都能像我们青藏高原的格桑花一样绚丽绽放。”
房卫萍:
1983年出生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1997年,房卫萍加入了首届首都“春蕾班”,房卫萍走出了大山,来到北京171中学,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学业。2003年,房卫萍考入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工业大学推荐为免试研究生。现在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焊接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
李永花:
出生在青海省民和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地教育资源匮乏,有一些女孩辍学了。幸运的是,李永花所在三年级的所有女生受到了“春蕾计划”的资助,上学费用全免。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李永花念完了小学、中学,并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2019年,李永花成为一名外语教师。
兰芝琳:
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卫生院产科医生。
于国文:
出生在江苏南京山区的农民家庭,获得“春蕾计划”的资助。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毕业后,成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某:
1992年出生在河南省偃师市的一个小乡村,获得“春蕾计划”的资助。后来王某考上省重点大学,现为某银行的高级经理。
肖某:
1993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一个小乡镇,获得“春蕾计划”的资助,考入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以上真实案例信息部分摘自网络官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