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跋涉,秦枫终于拿下大夏控制的最后一个城池,永州。
至此,在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情况下,秦枫收回了所有被大夏攻陷的城池,并且击杀大夏士兵八万多人。
这些士兵虽然是大夏的二线部队,但如此多的损失,足以让大夏肉疼,更重要的是,损失了这八万人后,大夏短时间内没办法在组建出这么多的二线部队。
处理掉最后一个大夏士兵,秦枫看着身后跪倒一片的永州百姓,终于叹了口气。
这些天他带着人一直在奔波,屠杀,忽略了这些被大夏破坏的城池,被虐杀,强暴的大秦百姓。
如今,他终于有时间喘口气,关心一下这些百姓了。
只是看着这些跪到在地上的人,秦枫一时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他摆摆手,给永州百姓留下一道背影,转身离开。
杜永华追上秦枫:“王爷?我们就这么走了吗?”
“这里距离华山关太近,刚才的动静肯定惊动了华山关守将,他过来盘问,少不得一些麻烦,走吧。”
杜永华挠挠头:“我的意思是,永州的家丁,我们还没带走呢。”
秦枫笑骂道:“我还以为你小子心系百姓呢,原来在想这事。”
杜永华眼冒星星:“王爷,这些家丁的战斗很高啊,大大节省了我们的训练时间,而且你看,现在跟着我们的家丁,比我们的总兵力都要多,足足有四万之巨。
达州内的达官贵人更多,我想能拿出一万家丁,这些可都是战斗力啊。”
经过杜永华这么一说,秦枫也眼馋了,一万多家丁啊,这些人完全能顶得上三万到五万的普通大秦士兵。
稍加训练的话,抵挡大月和大夏的一线军队也没问题,留着不拿实在有些可惜。
“可是,没借口了。”
任安凑上来挤眉弄眼:“王爷,大夏的清理干净了,不还有被大月拿下的城池吗?”
提及大月,秦枫眼中的贪婪立马收敛:“不行,不能再拿了,大秦要是没了威胁,下一步就该针对我了。
那帮家伙你们都清楚,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打大月大夏他们不会打,集中力量打我可是精通的很。”
杜永华和任安深以为然,也不再劝,跟着秦枫离开了永州。
秦枫离开后,永州的消息,以及前面几个城池的消息才传到朝廷内。
秦枫都把大夏攻陷的城池都拿回来了,大秦朝廷还在为赎回城池的事情讨价还价呢。
自从上次秦枫将朝廷当中间商赚差价的事情广而告之,大秦朝廷就乱套了。
此次事件的指挥者秦魁忙的焦头烂额,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其实不多,就他和几位皇子,以及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
下面的人,就连吏部,工部等几个尚书都不知情。
更遑论下面的世家大族,他们原来可都是心心念念准备赎回一座城池赚钱的,哪知道朝廷竟然把赎金翻倍。
在这样的事情上还要吃人血馒头,这么离谱的行为引起了文武群臣的愤怒。
要知道大秦可不是皇家一言堂,下面的世家大族们的话语权也很重。
在秦魁被骂的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来自永州的八百里加急到了。
看到消息的秦魁一愣。
永州?
那不是被大夏攻陷的城池之一吗?怎么会有消息传来,大夏降价还是提价了?
打开折子看完,秦魁有些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他又看了一遍,确定消息上的字是这些,他把折子递给旁边的太监。
“你给我念一遍折子上的内容。”
“是,禀陛下,晋王殿下于政和三年八月初七光复永州城,斩杀大夏正将瑞山及以下将士九千六百一十三人,首级已安置入京,请陛下御览。”
太监念完,秦魁默然无语,下面的文武群臣也都鸦雀无声。
晋王光复了永州?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他们吵个架的功夫,怎么就变天了?
这可能吗?不可能啊,大夏的战力他们很清楚,攻破剑阳关后,一路畅通无阻,直到被华山关拦下。
如此凶残的敌人,怎么可能被晋王这么轻松打败了呢?
这是文武群臣们的想法。
皇帝和皇子们却在想,谁给他的命令擅自出动大军的?
只是这个档口,他们谁也没敢把心里话说出来。
兵部尚书周鸿志回想着堪舆图,忽然发现永州靠近华山关,想前往永州的路并不多,一路是过华山关,第二条是大夏进攻的路线,从剑阳关东进。
最后是南下,可南下的路要通过被大月攻下的地盘,秦枫不可能从那边走。
唯一的可能是,秦枫从剑阳关那条路到了永州,也就是说,被大夏拿下的几个城池,很有可能都被晋王光复了。
想到这一点,周鸿志的呼吸都急促了。
站在他旁边的吏部尚书吴建元问:“老周,你怎么了?是不是犯病了?”
“你才犯病了。”
周鸿志出列:“陛下,臣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派人询问剑阳关到永州一系列城池的情况。”
秦魁不理解:“周爱卿所言何意?”
“臣认为,晋王殿下可能光复了被大夏拿下的所有城池。”
本来恢复了写喧闹的大殿再度鸦雀无声,晋王拿回永州这个消息就非常惊人了,他拿回所有城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周鸿志急道:“陛下若是不信,请拿出堪舆图,臣可以给诸位解释。”
“拿堪舆图上来。”
标记有四国的堪舆图被拿上来,周鸿志上前点出永州的位置:“这是已知的被晋王殿下拿下的城池,通往永州的路只有三条……”
说到这里,大家其实都明白了周鸿志的意思,但他们都没说话,表面看似在听周鸿志在讲解,实则心里都杂乱起来。
尤其是太子和几个皇子。
他们这边还想着怎么赚文武群臣的钱,晋王竟然已经光复了城池。
差距,不仅是实力,还有境界上的巨大差距。
这一刻,不仅是太子,其他皇子心中也都冒出了同一个念头,杀掉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