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完东西,秦枫让人去晋王府联系贺羽,让他把太子和宋国公都带进宫。
旋即,秦枫让人给秦魁穿上龙袍,清洗大殿,坐等文武百官入宫。
宫内兵变的消息很早就传遍了京城,文武百官们惶恐不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敢去问,都在家中禁闭门房等待。
直到宫里的太监们一批批过来,宣召他们入宫,他们这才放下心,不管是谁搞的兵变,现在都结束了。
大臣们追问太监事情的前因后果,可这些太监们也不清楚,但他们都见到了陛下,陛下安然无恙。
能看到陛下,不管是谁兵变,都是陛下赢了。
大臣们语愈发放心,平稳的跟太监进宫。
在宫门口,他们看到了地上还没来得及清晰的血迹,有很多,看来当时的兵变非常激烈。
不仅是宫门口,前往大殿的路上都有大片血迹在,大臣们不敢随意交头接耳,只是觉得这条经常走的路今天走起来格外艰难。
进入大殿,大臣们看到身穿龙袍的秦魁坐在龙椅上,他们的心才彻底平静下来。
然后看到一旁持剑站立的秦枫,又感觉不对劲,晋王怎么也在?还持剑上殿。
察觉到不对的大臣们环视左右,这才发觉,周围的侍卫怎么都是生脸,没有一个熟悉的。
大臣们小声交换意见,下面窃窃私语声不绝,成公公站出来说:“肃静。”
下面便没了声音。
一般大臣们不敢说话,但几位国公和一品大员是敢的。
宁国公上前一步抱拳问:“陛下,方才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何以宫内宫外血流成河。”
成公公不知如何回答,把目光看向陛下,然后又看向秦枫。
秦枫说:“宁国公,一会等文武百官到齐再做解释。”
宁国公盯着秦枫腰间的宝剑,神色凝重,没有再说话,他隐隐感觉到不好。
和其他几位国公相互交换视线,他们也是这样的想法,难道是晋王逼宫?
王公大臣们先到,随后是三皇子,四皇子他们。
随着皇子们到来,该来的都来了。
几位皇子一路上心惊胆战,过来又看到持剑站在秦魁身边的秦枫,都心觉不妙,却又被大殿内的诡异气氛压抑的不敢说话。
秦枫扫视一圈,对秦魁唯唯点头,示意他开口说话。
这怕是自己最后一次上朝了,秦魁这么对自己说,而后振作精神,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简单叙述了一下。
听到太子造反,不论是太子一系,还是其他系的人都惊住了。
太子是储君,而且没有做错事,业务能力虽然说不上多强,可也附和一位储君的标准,他脑子再进水也不能突然造反。
秦魁说完,宁国公当即跳出来表示疑惑:“陛下,太子品性忠厚贤良,多年来礼贤下士,从善如流,对待兄弟尽心尽责,与您之间子孝父慈更是有目共睹。
说太子造反,微臣不信。”
秦魁本来也不相信,可太子确确实实造反,而且那个畜牲是准备拿自己踩着自己的性命坐上龙椅。
如果这次是太子胜利,自己不明不白死了,臣子们定然不会知道真相。
想到这,秦魁看了眼秦枫,对他的怨气稍微减少了一些,虽然造反是老五开的头,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要弑父的意思。
想到这,秦魁冷声道:“宫内宫外的血迹,难道都是朕伪造的?”
宁国公被秦魁质问的语气吓了一跳,他看到秦枫持剑站在旁边,以为陛下被他控制,可听语气,他一点没有被控制的意思。
难道太子真的造反了?没可能啊,他又不是傻子,好端端的造什么反?
宁国公是支持太子的,但严格来说并不能算太子一系,只是太子登基对他相对来说结果最好,这次冒头是太过震惊。
被秦魁训斥一顿后,宁国公乖乖缩头回去。
然后才是真正的太子一系人马出来,为首的是许国公,也就是太子的舅舅,皇后的兄长。
“陛下,驰儿……”
秦魁没等他说话,狠狠拍了下桌子:“够了,朕今日险些为太子所杀,被他所杀的宫中侍卫,太监宫女的尸体还尚有余温,你们不问朕的安危,竟然替那个逆子辩解。
宁国公,许国公,你们不信是吗。
来啊,把尸体抬上来。”
秦枫示意自己人去把太子麾下人的尸体抬上来。
很快,十多具尸体被抬上来,放在大殿中央。
文官们吓了一跳,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多尸体。
武将们,压根没几个武将,所以大殿内此起彼伏的惊讶声,更有心理脆弱的直接吐了。
臣子们丑态百出,秦魁坐在上面的看的一清二楚,心中充满了悲凉。
被抬上来的尸体都是指挥,也是时常出现在太子身边的人,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但不少人都认出了熟面孔。
许国公更是脸色煞白,其中一具尸体不正是太子的护卫队长吗?
太子真的造反了,可这么大的事情,他之前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通知自己。
许国公哪里知道,自从太子知道母亲和秦枫媾和后,他对许家人便充满了戒备,更遑论造反这么大的事情,更不可能告诉他们了。
臣子们此起彼伏的声音证明,他们却是认出了躺在地上的尸体。
秦魁冷笑一声,秦枫让人把尸体抬下去。
“还有人要问朕的吗?”
没人问了,但每个人心中都有疑惑,太子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造反?
大殿内很安静,秦魁看了看秦枫,知道自己该演戏了。
他按照秦枫提前给他写的台词和脚本,坐在龙椅上叹了口气。
“太子造反,也有朕的不是,朕教子无方,愧对天下。”
这句话是台词,但却是秦魁的真心话,他真心觉得他这个父亲当的失败,竟然教出了两个造反的儿子,一个弑父的儿子。
经历此事后,就算秦枫不让他退位,他继续坐在龙椅上,迟早也会发疯的。
有聪明的臣子听到这句话,意识到了什么,惊愕的抬头上看。
就听到秦魁说:“朕为秦驰那逆子所伤,力不能支,另择贤能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