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山像背书一样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对!我答应搬过来,但我们还有个渐近的过程,我只是你的女朋友,不是未婚妻,更不是法定配偶。因此,我不能完全不交租金和水电费,你可以打个折给我,比如说比我原来那里住的稍贵一点。”
“好吧,那就跟你原来住的一样,因为我省了去咖啡厅和油费的钱,省了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茉莉知道他是有意给自己减租金,她伸手去握他的说:“一言为定!”
王亚山说:“我们喝点红酒以示庆祝我们成为男女朋友!好不好?”
“好!”
两人平时也都很少喝酒,今天心里高兴,每人都倒了一杯红酒干了起来。
王亚山又问:“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
“有。”
茉莉心下有所担心,如果自己太直白了,会不会伤害对方感情,从而两人关系到此了结。但是不说出来,她实在觉得心里不踏实,她沉吟了一下,还是和盘托出。
“有两个条件,我觉得事先说出来好一些,如果答应,我们就交往下去,不答应那我们就不要勉强,感情不是勉强出来的,你说呢?”
“当然!”
王亚山心里也着急,不知茉莉要说的是什么,他能不能做得到。
茉莉说:“第一点,我们还处于男女朋友阶段,因此我们不能超越底线,比方说经济独立,比方说分居两房。”
她看到王亚山盯着自己,眼神带着疑惑,就问:“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他问:“你的意思是,我们花钱时还AA制,我和你不能发生男女之间的事情。”
“嗯。”
“那我可以拥抱你亲吻你吗?”
茉莉脸又起烧来,这话让她难为情,但他挺绅士的,凡事先礼后兵。
“这……反正得把握个度。我还是那句话,水到渠成。如果我们能最终在一起,我想将最珍重的一切保留到新婚之夜,但要担心双方各自有什么问题,我同意去婚检,这样至少说我们付出的感情没有白浪费。”
现代很多男女青年成了男女朋友之后,就堂而皇之的住在一起,而且渐渐成了风气,社会对此也比以前宽容多了,觉得只要是双方未婚,你情我愿没什么不可,西方国家对此早就开放了,许多人认可婚前同居,能够充分了解生活是否和谐,甚至男人希望女人怀了孕才结婚,认为这样结婚成本就降低了,不至于刚结婚就认为不合适便离婚。
但这有不利的一面,尤其对于同居后又分开,甚至为此堕胎的女性,从生理、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长久形成观念来看,弊大于利。茉莉成长的家庭让她接受不了这些开放,为了保护自己,必须对此十分慎重。
王亚山听了沉默了一会儿,郑重的点点头:“我尊重你!你再说第二点。”
茉莉觉得更难开口,因为她觉得有点强人所难,只考虑到她这一方的感情。如果哥哥还在,她不会提这样的要求,但现在四位老人只有她了,她不能为了嫁人而让亲人失望。
“亚山,你知道,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儿了。”
她第一次称呼他亚山,王亚山心中顿时一片柔软,他知道这样称呼,意味着她对他的感情不同一般了。
“嗯,我知道。要是我能成为你的丈夫,中国人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我乐意做你爸妈的一个儿子,你们家就有了一对儿女。”
“谢谢你这么想。我想说,我不会离开中国,我要一辈子生活在我父母和爷爷奶奶身边,你愿意跟我留在中国吗?”
出乎她的意料,他说:“我去江州时,听到你说你哥哥在建设南海时牺牲了,你家里四位老人就你一个孩子,我心里就很难过,当时我就想,我还有弟弟有妹妹,他们能关照年老的父母。如果我能跟你结成夫妻,我就随你长居中国。于是,我回来就买了这两套房。楠都和江州之间来往也方便,只是个把小时的高铁,以后你们长辈愿意来城里住,就有地方住了。我们可以在每年圣诞节一起去探望一下我父母,这样可以吗?”
茉莉听了很感动,她不禁主动凑上去亲了亲他的脸,他趁势将她紧紧拥抱,喃喃的说:”我爱你!琼丝明。”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次是礼节性的,这就是他们第一次这么亲密热情的拥抱,这一刻,茉莉放下了一切担心和顾虑,整个人都陶醉在他的怀中;而对于王亚山来说,他对她倾慕已久,通过刻苦努力,他活成她认可的样子。
相爱来得不容易,他俩才真正的感觉到了:相互有了彼此是如此幸福!
之后,王亚山关心起茉莉毕业后的工作,问她有什么打算。
茉莉说原来有两个想法:第一是先去恒嘉兼职工作两年,等华跃的国际学校在江州建成后,她就去学校教外国学生汉语。第二是一边按签定的协约再教他半年汉语,一边再接一些学生的辅导课或接补习班,然后就去国外教学一段时间,通过历练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然后再回来去华跃国际学校当老师。
王亚山问:“那你现在是因为跟我谈恋爱有改变了?”
“呃……也不完全是。”
“那说明还是有点关系,对不起,我影响你的事业了。”
茉莉看着他那很抱歉的样子,他总这样照顾她的情绪,她摸了摸他头:“不是了。”
“你知道陆永嘉吧?”
王亚山稍微一想,点点头:“在江州见的那个陆总。”
“他是丁克明主任的大学好友,又是我二外公公司长期合作伙伴,他们对他都很有好感。”
“他们想让他成为你的男朋友,陆总又想追求你,对不对?”
茉莉眼神怪异盯着他看:“你这都知道?”
“因为我是亚历山大,我是王亚山啊!”
她追问:“你告诉我,谁跟你说?”
“我猜的。”
“你猜的?”
他说:“根据几个场景和只言片语,我可以猜出来。”
她饶是兴趣:“是吗?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