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心里咯噔一下,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如此的严重。
但再怎么严重,都不能让皇帝真的将三皇子送离京城。
否则,这么多年的图谋都没了,皇位更是再也不会落在他们的手上!
皇后只一咬牙,以退为进:“陛下,臣妾知道,皇儿此次惹怒了陛下,这是他的错,既然是他的错,那他便更不能逃脱,否则若是被人传出去了,岂不是要让人看清了皇室?”
皇帝皱眉:“那你觉得该如何?”
“臣妾觉得,做了错事就该承担责任,陛下方才说的对,皇儿做了如此恶事,合该被褫夺皇子身份,贬为庶人。”皇后仰头看着皇帝,眼中盛满了泪水。
她在赌,赌皇帝不会当真这么狠心。
她道:“陛下,臣妾身为皇儿的母后,皇儿做出了此等恶劣之事,臣妾也有错,是臣妾没有教好他,为了赎罪,臣妾愿意交出凤印,只求陛下莫要将皇儿遣去封地。”
“臣妾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若是他去了封地,说不准日后臣妾再也见不得他,这与要了臣妾的命又有何区别?”皇后说着,两行清泪自脸庞滑下。
皇帝紧紧抿唇,耳边回荡着皇后的一番话,以及接连不断的哭声,不免心烦意乱。
他又何尝愿意将三皇子遣去封地?
那毕竟是他唯一的嫡子。
可是三皇子为何如此的想不开?非要做出这等令人发指的事情。
与楚国干序勾结。
陷害顾家。
贩卖少女并以此谋利。
这一桩桩一件件,一旦被百姓们知晓,三皇子的名声何在?皇室的名声何在?
龟缩在一旁的大理寺卿心思百转,察觉到皇帝的心有所动摇,他便知晓,机会来了!
他偷偷的瞄了一眼皇帝与皇后,舔了舔干涩的唇瓣,终于下定决心,开口道:“陛下。”
皇帝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其余人亦是。
大理寺卿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却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微臣当时收到此证据,本是该直接进宫交给陛下,然而,于理不合,于是微臣便以最快的速度制定了案宗,但是期间没有旁人知道此事,一切都是微臣一人经手……”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何尝不知道大理寺卿这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
皇后泪眼朦胧间看了大理寺卿一眼,倒是没有想到这人竟是个有眼力见儿的,暗自赞叹。
皇帝幽幽的看着大理寺卿,早在方才将卷宗呈上来的时候,他便得知了这些证据都是五皇子收集的,两个儿子的斗争,他一直都看在眼里,况且,若是三皇子没有做这些事情,五皇子又如何能收集到这些把柄?
自古以来,夺嫡之争就是如此,皇帝也是这般过来的,所以对五皇子的行为并不会觉得不满,反是多了些赞赏。
谁知道事情竟然如此的严重,闹到了如此地步,皇后来了更是无法收场,好在,这大理寺卿办事如此谨慎,解去了这一困境,果真不愧是他看中的人。
皇后趁机道:“陛下,既然此事只有孙大人知道,求陛下对皇儿手下留情,臣妾相信,皇儿定然是钻了牛角尖,才会做出这种事情,臣妾日后定然好生教养他,绝对不会让他再惹陛下生气。”
皇帝沉默了,似乎真的在考虑皇后的提议,却并没有丝毫的表示。
皇后紧咬下唇,事到如今,不得不舍弃一部分。
她捏着袖子,下定决心:“陛下,为了日后能够好生教养皇儿,臣妾觉着臣妾不能一心多用,所以待回宫之后,臣妾便将凤印交还给陛下,请陛下成全臣妾。”
良久,皇帝才轻叹一声,拍着皇后的手背,道:“委屈皇后了。”
皇后便知此事是稳妥了,虽然失去了掌管后宫之权,令她心中难受,但是比起三皇子封王前往封地,再也无法坐上皇位的后果,这么一点损失算得了什么?
她挤出一抹笑:“多谢陛下开恩。”
皇帝点头:“朕的确是开恩了,所以,日后你定要好生的教导老三,否则,这样的机会,朕不会再给他第二次。”
皇后心里怄得慌,却只能顺着皇帝的话说:“臣妾知晓,陛下放心。”
皇帝松开她的手,便是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皇后不是个没眼色的,但该做的戏还是要做,看着地上破碎的汤盅与一滩水渍,她细眉蹙起:“可惜了,臣妾今日本是来给陛下送汤的,哪知竟一时手滑,毁了这盅汤。”
“皇后的心意,朕已经明了,一盅汤,撒了便撒了,今夜朕去你宫里头用膳。”皇帝不甚在意,却还是安抚皇后。
皇后眼神微亮,笑着谢恩,欢欢喜喜的走了。
果然,皇帝还是牵挂着与皇后的结发之情,即便三皇子做了此等事情,他也愿意不顾原则,将事情压下。
这一结果令大理寺卿实打实地松了一口气,没人比他更清楚,皇帝改变了主意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皇后离开之后,皇帝又坐回了龙椅上。
他垂下眼睑,思索着该如何处置三皇子。
王德福无声的等候着,只待皇帝一开口,便能将旨意传下去。
好半晌,皇帝的声音响彻在御书房:“传朕旨意,罢免三皇子的一切权益,罚俸三年,禁足一年。”
比起封王遣往封地,这个惩罚微乎其微,对三皇子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王德福应了一声,继续等待。
除了三皇子之外,案宗上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便是裴书璟。
“这个裴书璟……”想到此人,皇帝的眉头便皱起。
他仍旧记得当初因为治家不严,他已经责罚过裴书璟一次,好像是贬谪了,贬为了几品官来着?
皇帝想不起来了,王德福察言观色,提醒道:“陛下,裴大人如今是从八品翰林院点簿。”
“哦,从八品小官啊。”皇帝这才有了印象。
这么小的一个官,若他是个普通人便好说,犯的桩桩件件都是死罪,直接斩首示众便是,可偏偏是齐王府的人。
如今三皇子的判决又有了改变,皇帝缓声道:“罢免裴书璟的官职,终身不可再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