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一切规划完毕以后,柳君并没有在玻璃厂子当中待太久,而是扭头去了自己成立的县投办当中。
虽然玻璃工厂的事情对他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却也不能把思路和精力全部倾倒在这一件事情上边,他也不是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去做。
像是县投办,和管理黄家庄,飞鱼村,以及海市村这三个村子的事情,对他而言就也非常重要。
之所以想到前去县投办看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上次去了县衙以后,王廉许诺给他配备了很多下属。
之所以配备这些下属,就是为了方便柳君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而能够大展拳脚。
而这些人自从划分给柳君以后,就彻底和县衙化开关系,不再受命于王廉,而是全权听柳君吩咐。
当时柳君就让这些下属都跟着黄安宜以及捕头陈鹏飞去运输硝石了。
而今日在陈刀几位老板还未到达玻璃工厂,他在等待的时候,接到了飞鸽传书,得知今日黄安宜以及陈鹏飞等人,已经将海市村的硝石开采了一部分,并且通过多次运输,分批次的运了回来。
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的他,当即便欢欣雀跃。
有了硝石,那他原先设想的许多东西就都拥有了实现的可能。
他也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激动归激动,但该办的事情也不能忘记。
虽然县投办虽然独立于县衙之外,实际上并不归县衙管辖,但是由于办公场地紧缺,所以说还是将场地设在了县衙当中。
而硝石短时间内开采了几百斤,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实际上也占不了什么地方,干脆就也堆放在了县衙的院子当中。
径直来到县衙里,此时的王廉正盯着县衙院子里的几百斤硝石,一脸不解。
看到柳君以后,王廉当即开口说道:
“小子,不是我说你,我答应让你搞个县投办,是让你多办点正事。”
“你上次跟我提到这些消息,我还以为是在跟我开玩笑,逗我开心,结果你还真让人把这么多硝石都挖了回来!”
“甚至还都堆在县衙的院子里面,你搞这么多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到底是为了干什么?”
王廉的眼中满是不解,他自认也活了几十年,还算是有些阅历,对于一些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对于当今大乾王朝存在的事物,他也都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硝石他自然不是不知道,但是从来也没见有人把这种没用的石头当成过宝贝。
怎么如今柳君看见硝石就跟看见黄金了一样满脸兴奋?
柳君自然知道王廉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开采硝石满是不解,所以当即便嘿嘿笑着解释道:
“嘿嘿,王大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硝石可不是什么没用的石头,而是我先前就已经跟你说过的秘密武器!”
“只要有了这个东西,我和你提过的修路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到时候收入的成本可以一减再减,原本需要花费的工钱可能到有了硝石以后就只需要花费一半,甚至一半都不需要!”
“如果遇到了什么阻挡我们修路的东西就直接用硝石将其毁掉,直接遇山开山!”
听到柳君说的天花乱坠,王廉撇了撇嘴,也懒得再管。
对于柳君的这些奇思妙想,他几乎早就已经司空见惯。
刚才说那么多也不过就是为了发发牢骚,并没当回事儿。
毕竟李晟走之前就已经交代过了他,让他别对柳君要求太多,也别对柳君设置什么限制。
柳君想做什么就让他做,就算造成了损失也没什么大碍。
既然有人替自己背书,那王廉自然也就懒得再管那么多。
当即便摇了摇头,对柳君说道:
“算了算了,我也懒得再管那么多了,你小子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修路这件事情大家都很赞成,至于招标的事情经过李大人的帮助,我们也已经获得了朝廷的准许,拿到了朝廷特批的文书。”
“除此以外,我还专门在庆元县当中找了几个有名的修路师傅,咱们现在庆元县城里面的硬化路面,几乎都是这些师傅帮忙规划建筑的,应该能给你多帮些忙规划规划咱们清源县内的路线,看应该如何修筑。”
“至于庆元县内的标准地图,你直接去找师爷要就好,他那里都有。”
“不过不是我说你,你这边也不要再继续拖时间了,必须加快效率,既然你说有了硝石就能够遇山开山,那就早点搞起来,让朝廷里的大臣们都趁早看到咱们的成果以及硝石的效用。”
“这样以来也能够替少帝大人缓解一些压力,毕竟据李大人所说,这文书就是少帝立牌众议给你批下来的,不要辜负了少帝的信任,否则到时候不管是咱们庆元县还是少弟大人恐怕都会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换 届之初,我跟你讲话就也不再顾及那么多有的没的了,你应该知道如今咱们大乾王朝的林相和少帝的关系日益恶劣,少帝本来就比较难做,咱们就别再给他添什么麻烦了。”
听到王廉的话,柳君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你就放心吧,现在我就去找你安排的那些修路师傅,好好讨论讨论应该怎么把路线规划规划,才能够节省成本并且提升后续的形式便捷度。”
“等到一切东西都规划下来以后,咱们就可以准备开始招标了。”
“到时候不但能够把那些天天把钱揣在兜里的商人府库里的银子多弄些出来,修路也可以提上日程。”
听到柳君的保证,王廉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尽快准备吧。”
说着,王廉就亲自去把给柳君准备的修路师傅全部喊了过来,随即便去忙别的事情去了。
庆元县虽小,但毕竟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公务。
王廉身为一县之长,手底下管着的村落也并不少,每日发生的大事,都需要由他亲自过目,所以暂时也抽不开身,没办法陪柳君一起规划路线。
不过柳君很早就向王廉保证过这件事,他自己就能够做好。
由于一路走来,对柳君的能力已经极为信任,所以王廉就也没操太多心。
而王廉走了以后,柳君也并没等多长时间,过不了多久,就有三名老者来到了柳君的县投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