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意到自己设计的镜子以后,秦如霜连忙惊讶的“呀”了一声,随即便将镜子拿了出来。
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自己的脸竟然出现在了镜子当中,秦如霜的美眸当中满是震惊之色,连忙让秦韵和秦如雪也都过来看。
不一会儿,秦韵和秦如雪,甚至还有柳鸣都向着装满了玻璃制品的箱子围了过来。
在注意到秦如霜手里拿着的镜子以后,秦如雪时常冷若冰霜的俏脸上当即浮现出了一丝震惊。
尽管很快的就掩饰了起来,却还是被柳君捕捉到了。
至于秦韵的脸上也满是惊奇之色,对着秦如霜手里的镜子看了许久。
这是她第一次这么清楚的见到自己的样子。
尽管在先前秦家的时候,她的闺房当中也有铜镜可以用来整理妆容仪态,但那东西表面凹凸不平。
不仅如此,也不够光滑,并且极容易受到磨损,会将脸部的一些细节衬托的没那么完美,甚至还会将脸部放大,显得有些臃肿。
然而如今柳君带回来的这个东西,似乎能够完美的还原她的脸型,和本人根本看不出来任何差别。
在察觉到这东西的神奇之处以后,秦韵脸上的惊奇之色更甚。
几乎没有犹豫便连忙对柳君问道:“相公,这是什么东西?”
柳君笑着说道:“这东西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我将要经营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至于外形设计,就是如霜帮忙弄的。”
虽然玻璃杯和镜子的实用性就已经足以为它赋予极高的价值,能够卖出不菲的价钱。
但是如果美观上还能有所加分,就能够让原本就不菲的价值翻上数倍不止。
也就是说这次玻璃杯和镜子生产,秦如霜算是仅次于柳君的最大功臣,不管怎么奖励和夸奖都不为过。
秦韵作为原本秦家的大小姐,不只像秦如雪和秦如霜一样,只在某个领域有所涉猎。
她阅读过的书籍种类更多,对于这些自然也很清楚。
也正因此,秦韵当即便笑着给秦如霜竖了两个大拇指。
而另一边,听到这东西是秦如霜帮忙设计的,原本还有些忸怩的秦如雪似乎当即就变得心安理得了起来。
脸上再也不多加掩饰,兴奋的从箱子里再次拿出了一个镜子,对着自己身上上上下角的照了个遍,脸上满是好奇。
看着一家几女惊奇开心的样子,柳君脸上布满了微笑。
身为自己的妻子,柳君自然不会吝啬。
几乎没有犹豫,柳君当即便给了秦韵几女一人一个镜子,和一个玻璃杯。
至于柳鸣,柳君只给了一个玻璃杯。
他还是更倾向于培养柳鸣骨子里的血性。
在如今古代尔虞我诈的官场之上,很显然的是,他以后一定会拥有不低的地位。
到时候虽然他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自保,但是家人无疑就是他的软肋。
身为他的弟弟,就必须要拥有自保的能力。
堂堂七尺男儿,不应该养成随时照镜子的习惯,在意形象这很正常,偶尔借用他几个嫂嫂的用用即可。
但一个大男子汉随身带个镜子,不成体统。
不过柳鸣并没对柳君这样的安排提出什么意见,反而是一脸兴奋的把玩着柳君送给他的杯子,脸上满是开心。
这些东西不管是对柳君还是对秦韵几女来说,都是极为稀罕的玩意儿,不要说见过,就算听都没有听过。
秦如霜算得上是几人之中最开心的一个。
因为这东西的生产过程她也有所参与,称的上是首期设计师,而她也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设计图纸生产出来的物件有多好看。
这大大鼓舞了秦如霜继续设计东西的信心。
不管是秦如雪喜欢的武艺,还是秦如霜喜欢的设计,都有些过于超前了。
在如今古代,虽然大乾王朝对于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一些政策较为开明,但是还是难免有着偏见。
秦如霜走的这条设计道路算不上女性的正统道路,所以一直以来秦如霜尽管感兴趣,但走的也算比较坎坷。
但如今帮到了柳君的忙,就相当于证明了自己。
这也无疑变向向质疑者说明了她确实适合设计这类东西,也确实适合从事相关的行业。
柳君在家里陪了自家媳妇一天。
第二天一大早,柳君再次留下一封信,随即便上了马车,向着庆元县城的方向赶去。
同时带着的,还有分给秦韵几女还有柳鸣以后剩余的玻璃制品。
这几天他全心全意地扑在自己玻璃工厂的工作上,一直都忙活着教孙二爷该如何监督。
尽管孙二爷是青山村的长辈,同时也是除了自己以外,整个青山村如今的最高话事人。
但是在村子里教育小辈的方式,和在工厂当中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毕竟还是有着分明的区别,肯定不能相提并论。
生活和工作是一定要分开的,在平时大家互相之间是亲戚,但是在工作时就必须分个先后。
只有这样才能够方便管理,同时也能够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否则凡事都留情面,干什么都要说说资历,摆摆关系。
那很多工作都没办法迅速的进行下去,会严重拖延进度,大幅的导致效率下降。
想要不断的让玻璃制造厂飞快进步和发展,快速的积累资金,投入到其他产业当中,让钱不断增值,提高身份地位。
那就必须要定下足够严明的规矩。
规矩定好,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规范和处理以后,柳君自然还需要培养一下如今已经招收的十名工人的业务能力。
既然是工厂,那相比管理来说更加重要和根本的就是生产。
十名工人,正是决定着如今柳君所承办的玻璃工厂生产速度,生产效率和生产产能的决定性因素。
也正因此,柳君同时还担任了教那十名青年工人生产玻璃制品技术的老师。
这几天的教学下来,这十名青山村的青年工人还算有些天赋,学的速度不算慢,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技巧。
到了最后,柳君只需要负责调配生产玻璃所需要的原材料,最后再提供给这十名青年进行烧制,生产,塑形,最后成品即可。
虽然现如今的生产速度相比于柳军,原来心目当中的还是慢了许多。
但是如今不管是成品率还是可实用性,都出乎了柳君的意料,倒也算是个意外之气。
不过尽管柳君一心一意地扑在自己的玻璃工厂上,但是其他的正事儿他也没忘。
如今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一共有三件。
第一件是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并准备补办秦韵三女的婚礼。
第二件事是自己的玻璃工厂,需要由他亲自监督度过前期,妥善经营,进入正常的运转阶段。
而第三件事,就是自己的县投办。
之所以如今县投办处于第三位,是因为他的修路大计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相对来说来钱最快的还是自己的第一产业,玻璃厂。
但这并不代表修路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