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别饿死
三片土豆2025-11-13 18:452,258

又是一个深夜。

窗外的沪上依旧灯火璀璨,但公寓内已一片寂静。

书房的的门终于被从里面打开,沈墨华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走了出来。

持续数小时的会议终于结束,大脑仍处于高度兴奋后的残余轰鸣中,胃里却传来一阵空泛的钝感。

习惯性地走向厨房,打算倒杯冰水,却意外地发现,书房门外的地板上,放着一个浅色的陶瓷碗。

碗还冒着极其微弱的热气,里面是清澈的汤水,点缀着几颗饱满圆润的莲子和小枣,一股淡淡的、清甜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散出来。

碗下面,压着一张便签纸。

动作顿住,有些疑惑地弯腰拿起碗和便签。

便签上的字迹和他熟悉的、那种工整得如同印刷体般的文件批注截然不同,显得有几分潦草,甚至带着点力道穿透纸背的尖锐感,像是写字的人很不耐烦,却又不得不写。

上面只有言简意赅、甚至可以说是粗鲁的三个字:

别饿死。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

但那字迹,沈墨华认得。

是林清晓的。

端着那碗温热的甜汤,站在原地,愣了片刻。

指尖传来瓷器温润的触感,与深夜的微凉形成对比。

清甜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钻入鼻腔,奇异地安抚了过度使用的神经和空泛的胃囊。

看着那三个堪称"恶劣"的字,眼前仿佛浮现出她写下这句话时,那副拧着眉头、一脸嫌弃、却又忍不住做了这件事的别扭模样。

一种极其陌生的、细微的暖流,猝不及防地涌上心头,冲刷着连日来的疲惫和高度紧张后的空洞。

这比他听过任何阿谀奉承的赞美,比他签下任何巨额订单,都来得更让他……

措手不及。

冰冷的嘴角,在那瞬间,不受控制地、无声地向上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

那是一个真正放松的、甚至带着点无可奈何却又真实愉悦的笑容。

没有立刻喝掉那碗汤,而是就那样端着,在寂静的走廊里站了好一会儿,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和那三个字背后,某种笨拙却真实的关切。

然后,他才慢慢地走向餐厅,拉开椅子坐下,拿起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将那份意外的宵夜吃完。

汤的温度恰到好处,清甜不腻,一路暖到了胃里。

公寓里依旧安静,只有他细微的进食声。

某种坚冰融化后潺潺的暖流,似乎正悄然流淌在这片寂静的夜色里,无声地浸润着某些固有的边界。

——————

硅谷、华尔街、北京中关村、沪上张江……

全球科技与资本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聚光灯引导,骤然聚焦于一个此前在国际舞台上并无太多声量的名字——

新浪,以及它背后若隐若现的沈氏集团。

这步以顶尖高校为奇兵、以资本合作为护甲、以极致产品为利刃的险棋,其成功所带来的冲击波,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商业范畴,在全球业界引发了巨大而深远的震动。

《华尔街日报》在商业版头条用了这样一个标题:

《"东方幽灵"的突袭:新浪如何用"精英战术"撬动全球互联网格局》。

文章详细复盘了新浪产品在哈佛、斯坦福等校的渗透路径,将其誉为"本年度最具教科书意义的全球化市场进入案例"。

《经济学人》则在其科技专栏评论道:

"新浪的成功,并非简单的技术复制或资本游戏,它展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对核心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一种绕过正面战场、直取战略高地的迂回智慧。这匹来自中国的‘黑马’,值得所有硅谷巨头认真对待。"

BBC、CNN等国际主流媒体的科技板块也纷纷跟进报道,

"Pagerank"、"微言"、"Quad"这些原本陌生的产品名称,开始与"创新"、"颠覆"、"Web 2.0未来"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频繁出现在全球观众的视野中。

沈氏集团,这家原本以传统行业和国内互联网业务闻名的中国巨头,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资本市场和科技圈热议、分析、甚至警惕的对象。

更大的震动,发生在中国国内的科技产业内部。

中关村的咖啡馆里,张江的孵化器内,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旁……

几乎所有有志于出海的中国科技创业者们,都在如饥似渴地分析、解读着新浪的案例。

"原来还可以这样打!"

"不去正面硬刚巨头的核心用户,而是先去拿下最能影响舆论和趋势的精英群体!"

"产品力是关键!你看新浪那几个产品,确实是好用!"

"资本合作的方式太聪明了!不是单纯要钱,而是要背书、要资源、要打通政策关节!"

新浪的出海路径,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于以往"低价倾销"或"技术外包"的新范本。

它证明了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凭借顶尖的技术产品、精准的战略定位和娴熟的资本运作,在最核心、最挑剔的全球高端市场撕开缺口,并赢得尊重。

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想象力,在中国科技圈中弥漫开来。

无数商业计划书被重新修改,出海策略被重新制定,目标被设定得更高远。

新浪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激活了整个行业的雄心。

震动必然伴随着重构与冲击。

传统的海外市场咨询公司开始疯狂研究新浪模式,试图将这种"精英渗透"策略包装成新的服务产品。

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调整了投资风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定位清晰、具备全球化潜力的中国创业项目,估值体系悄然发生变化。

一些国际化的猎头公司,则将目光投向了新浪的核心技术团队,名单上的价码一路水涨船高。

甚至在某些高校的MBA和商学院案例库中,新浪的案例已经被迅速整理归档,成为了课堂上传授和分析的新素材。

而在这一切的喧嚣、赞誉、分析与震动之中,处于风暴眼的沈墨华,却显得异常平静。

依旧每天处理着庞杂的事务,主持着似乎永无止境的会议,布局着下一步的行动。

外界的毁誉,仿佛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只有偶尔,在深夜独自审视着全球用户增长地图上那些不断亮起的新区域时,他的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锐利而冰冷的光芒。

这步棋的成功,并非终点。

它只是意味着,游戏进入了新的量级,对手换成了更强大的玩家,赌注也变得更高。

这仅仅是一个序幕。

一场真正波澜壮阔、足以重新定义未来数字世界格局的、新的商业传奇,才刚刚拉开它厚重的大幕。

而他已经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准备迎接接下来更加激烈的风雨与挑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这婚非结不可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