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多想,木连儿在东宫之中的处境,定然不会太好的。只是,郡王爷在朝野的权势,越发地强盛起来。太子想要顺利登基,自然不会真的就委屈了木连儿的。只不过,没有真情罢了。这些,谢姨娘也都是知道的。谢姨娘叹了口气,有些戚戚地说道:
“多谢郡主关心。连儿当年闹了那么一出,太子自然是心有不满的。不过,好在有王爷,太子对连儿也还还尚可。听说前些日子,连儿还诞下了个女婴,可惜了,我不能去看看……”
“谢姨娘也莫要如此难过,总会有机会见到的。只要姐姐安好,便好。况且,等二姐姐的孩子满月,必定是有酒席的,到时候,姨娘随母妃一同去,自然可以见到。”
木汐儿知道,谢姨娘不算是什么坏人,她只是爱上了自己的父王,然后,违背了所有人的期待,背负着沉沉的包袱的,一个可怜的为情所困的女人罢了。在某些方面,自己和她,是极为相似的。所以,木汐儿总是有些同情她,最起码,她有屿飞,也还有家人无尽的宠爱。而谢姨娘,好似,什么都没有了。
谢姨娘听了木汐儿的话,很是感激。这个她当年差点害死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她觉得,她的罪孽,终于没有那么重了。谢姨娘略带哭腔地说着。
“谢谢汐儿的关心。”
“姨娘客气。”
面对谢姨娘略带怪异的语气,木汐儿也没有多加细想,只当是她是过于想念木连儿了。
“好了,谢姨娘放心,连儿之女的满月酒席,汐儿不说,本王妃自然也会带上你的。只是今日本王妃还有些悄悄话还需和汐儿细细说来。”
郡王妃没有直接让谢姨娘走,但是话中的意思,极其明显,谢姨娘当即便领悟了。
“那王妃,妾身告退。”
而后向着木汐儿微微施礼,方才离去。
谢姨娘走后,木汐儿倒是主动。
“不知道母妃有什么话要问女儿?”
“汐儿,你觉得呢?你觉得母妃会想要问你什么?”
面对木汐儿的提问,郡王妃不答反问。木汐儿不用多想,也知道郡王妃要问她关于何事的。
“母妃定是要问女儿关于李屿飞,还有女儿和屿飞的亲事。只是,至于母妃具体要问些什么,这个女儿就不得而知了。”
“汐儿,母妃知道你爱那个李屿飞。三年了,母妃第一次得知你竟然为了李屿飞付出这么多的时候,母妃是很震惊,也很痛心的。母妃不由地想起当年威远候府的李若兰,她当年也是那么义无反顾地爱着你的父王。她甚至比你还要卑微。母妃犹记得当年她到郡王府寻你父亲时,那般大胆地示爱。母妃当时也是气极,说了些羞辱她的话,还有意地将事情给闹大……若是母妃没有那般,也许,若兰姑娘不会自杀身亡。母妃有时候就在想,你为了李屿飞,错过了定亲,等了三年。也许是对母妃的报应呢……”
郡王妃每每回忆此事,总是充满愧疚,若是她当时能够稍微仁慈那么一些,李若兰也不至于含羞而死吧。
木汐儿听了郡王妃,却是不同意了,声音高亢地反驳着郡王妃。
“母妃,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女儿和屿飞之间的事情,是女儿过于自私,未有多加顾及母妃和父王等人……是女儿不孝,又怎得能够责怪于母妃?至于那李若兰,女儿觉得,就算母妃有错,父王有错。那李若兰,更是有错,她错在用了最不恰当的方式表达爱意。当时,您和父王的佳话,盛传恒都,世人皆知父王许诺于你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但是,李若兰姑娘还是跑到郡王妃,当着您的面,和父王表达爱意。试问,又那个女子有这个肚量,能够忍住,不生气,还对她和声和气呢?”
木汐儿不想郡王妃过于自责,毕竟,不论当时情况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她惟愿自己的亲人,不要过得不快。况且,她也是就事论事。
“汐儿莫要劝慰母妃了。不管怎么说,母妃始终还是难辞其咎的。但是好在,你和李屿飞是两情相悦,他也没有背信弃义,对你始乱终弃。唉……”
“母妃就莫要那般忧心了。”
“罢了,不说这些。你和李屿飞的亲事,你打算如何?反正错过这么多年了,而且还是为了等他。尽管母妃觉得,因着当年李若兰姑娘的事情,很是对不起威远候府。但是,当年的事情发生之时,你尚未出生。怎么责怪,也终究是不该责怪你的。所以,母妃觉得,你应该好好为难那李屿飞一番才是。”
郡王妃权衡利弊,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木汐儿听了,很是着急。
“母妃……”
“汐儿,不管你同不同意,反正我们都不会让李屿飞那般轻易地将你娶了回去的。”
“母妃,你误会了!女儿的意思,也和您一样,觉得该要为难屿飞一番才是。不然,他还以为我有多么的死心塌地呢!”
听了木汐儿的一番话,郡王妃很是欣慰,但是完全忍不住调笑的想法。
“你呀你,现在是这么说的,到时候,你可不要心软才是。不过,就算你心软了,你父王和你的哥哥们,铁定是不会心软的。到那时,你只要不加以阻拦便成。”
郡王妃就怕到时候木汐儿一个心软,让李屿飞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
“好好好,女儿又不是傻的。那里不懂得,怎么做才好,女儿也不想让屿飞觉得,女儿是那般容易就可以拥有的。尽管女儿对屿飞很放心,但是,女儿也很是期待屿飞到时候会怎么冲破这些阻拦的,必定很是有趣。哈哈~”
说罢,木汐儿像是想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事情,开怀大笑。
郡王妃看着笑得正欢的木汐儿,心里的大石头,算是放下了。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木汐儿笑得这般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