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今面圣
神峯2021-02-27 10:534,714

  只有尚药局才有的药,那必定是珍贵的药材。

  杨戬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当时没有夸下口海,而是转向许潍仁,也只有许潍仁才能在尚药局说上话。

  四更天,杨戬马车已落在宫城外。

  一刻钟后,杨戬见到骑马来的曾斌。

  曾斌下马栓在一根柱子上,快步上前行礼,说道:“有劳杨叔等候。”

  此番入朝面圣,朝中文武那么多官员,官阶便象征着权利,站位自不能乱序,如没一个人帮他引路,必遭来诸多是非。

  四更到,五更上朝。

  一身常服的杨戬拍拍曾斌的肩膀说道:“皇城内不可驾车,咱们进去吧,需在四更半前在承天门候着,五更入宣政殿上朝。”

  曾斌点头,随杨戬入皇城。

  第二次进入皇城与第一次感觉不同,多了很多侍卫,也多了很多行人。

  杨戬指指点点,对曾斌细数着从身边经过的大人物们。

  “杨将军。”一人走来与杨戬见礼。

  此人见礼的方式与他人不同,属平阶礼。

  杨戬乃正四品忠武将军,为许潍仁左将军,此人与杨戬官服一致,官阶必当等同。

  杨戬回礼说道:“宋将军。”

  宋将军看了眼杨戬身后,问道:“此后生是?”

  杨戬侧了侧身子说道:“新丰县男,义庄庄主,曾斌。”

  宋将军笑道:“原来是老将军十八子,早闻老将军十八子文武双绝,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曾斌揖礼说道:“宋将军谬赞,下官见过宋将军。”

  宋将军摆摆手说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不过文武啊,老杨得了四十坛醉方休,俺宋江却不得一坛,有点说不过去吧,都是一个窝里出来的鸟儿,可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杨戬撇嘴说道:“你不会自己去买?威胁文武你还有理了?”

  宋江舔了舔嘴唇说道:“醉方休现在有钱都买不得,其他酒水喝不出味来,那酒坊掌柜被俺威胁了数次,就是不肯给上一坛,还用老将军来压俺,你说俺能不给老将军面子吗?文武啊,听闻你与那酒坊掌柜交情莫逆,今次又拉了两百坛来,给俺宋江三十坛如何?宋江不求与杨将军一样的价格,我出六十两一坛如何?”

  杨戬惊讶搓手问道:“文武,可有此事?”

  曾斌惊愕,眼前这人叫宋江?

  宋江最明显的特征是身材矮小,面目黝黑。

  眼前的宋江却人高马大,即有文人相又有武将风,莫非眼前这个宋江是假宋江。

  曾斌想到此处,脱口问道:“宋将军可是郓县人士?”

  宋江一愣,随后缓过神来,也没当一回事,兴许是曾斌一时记起他来。

  曾斌是曾荣之子,想必从小就在曾荣身边听那军中事,曾荣提及到他也在常理。

  宋江点头说道:“正是,当年宋某追随老将军时,和老将军差不多年纪。”

  曾斌上前一步再度揖礼说道:“下官常在父亲膝下闻得宋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实乃下官之幸。”

  宋江笑呵呵,杨戬不满说道:“文武,老将军就没提及我老杨吗?我杨戬可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宋江只会躲在背后耍诡计,哪上得了台面。”

  宋江气笑说道:“莽夫,行军打仗若只靠蛮力,那北方蛮子马上功夫比你厉害多了,也不见你杀去取人敌将首级?”

  杨戬骂道:“那你还不是如狗般蹲在阵后,上阵吼吼两声便躲了下去,杀敌首级还没我杨戬半数多,将军提你做右将军真是埋汰了,你应该去做参将,那才适合你。”

  武国参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参将,等同于半个军师一职。

  每每战事起,军师布阵,参将可参与休整或提出建设性意见,上阵后有如旗手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为将又为军师,这个差事可不是人人都可胜任。

  军中出了这么一个人才,许潍仁若不懂得提拔利用,那才叫暴殄天物。

  一个有勇有谋,一个有勇无谋,你用谁?

  宋江战功不多,却与军功累累的杨戬落在同一个位置上,足以彰显宋江之能。

  宋江挥手说道:“我不与你这个粗人争辩。”

  杨戬回骂说道:“我也不与你这个鄙人争辩。”

  宋江气得牙痒,对杨戬这个粗人当真说不得理。

  鄙人多为自谦称,在杨戬这里可就成了骂人的词汇了。

  曾斌头大,连忙做起和事佬。

  承诺给予宋江三十坛醉方休,再给杨戬三五坛,两人才作罢。

  曾斌见两人又有吵起来的迹象,赶忙制止说道:“快四更半了,两位将军咱们且去承天门候着吧。”

  “等等。”宋江拉住曾斌。

  曾斌见宋江后退两步,不解下随宋江的目光看去,一辆双马车驾缓缓驶来。

  能在皇城内驾车的只有三个人。

  一个是方落龄,一个是叶蓁,一个是许潍仁。

  曾斌快速后退两步,小声问道:“宋将军,马车内可是方相国。”

  不等宋江回话,杨戬撇撇嘴说道:“灯笼上画着‘方’字,不是他还能是谁,不要脸的狗东西。”

  宋江默不作声,昏黄的灯光下可看出其一脸不屑。

  除了武将外,沿途文官们齐齐揖礼。

  方落龄车驾过后则是叶蓁的车驾,随后便是许潍仁的车驾,好似三人是商量好一般同时出现。

  杨戬宋江可以对方落龄和叶蓁不理,但对自家将军却是由衷,齐齐揖礼做拜。

  曾斌站着不动,谁也不予以揖礼。

  宋江见曾斌如此,皱眉转向杨戬。

  杨戬神游天外,宋江不知其中详情,杨戬却是知道的。

  待马车过,杨戬拍拍曾斌说道:“走吧。”

  宋江跟上与杨戬并肩前行,曾斌坠在后面随行。

  三三两两入朝并不新鲜,但宋江和杨戬一起并肩入朝就让诸位大臣感到稀奇了。

  两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小辈,看朝服应是文官,怎会与武将在一阵营中。

  大臣们想着少年应是刚上任的军中文官,恐已达百日,此次入朝面圣应是述职,便不再关心。

  不过大臣们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如此年轻的官员他们还是头一次见着。

  大臣们讽刺许潍仁派系人才凋零的同时,暗自庆幸自己站对了方向。

  来到宣政殿前,曾斌一眼望去便能看出各自派系。

  方落龄一系人数最多,叶蓁次之,许潍仁最少。

  “上朝。”

  太监鸣响,叫声如发/情的母鸡。

  杨戬对一人低语,曾斌便被那人带到了身后。

  宣政殿大而富丽堂皇,人也多,熙熙攘攘不下百人。

  曾斌拱手说道:“多谢大人,敢问大人高姓。”

  “客气,我乃兵部主事黄中。”黄中拱手笑道:“杨将军前日已派人告知于我,等会你听我之言行事即可,莫要乱了朝议。”

  曾斌道谢。

  黄中想了想又说道:“朝议时辰有长有短,就看今日政事多寡,你且安心候着,不可有任何声响。”

  曾斌再度道谢。

  曾斌刚道完谢,便听到一声闷响。

  黄中尴尬说道:“生理之故,人之常情,待陛下入朝后就得控制了。”

  曾斌笑着点头,一群文官捂口鼻瞪着杨戬。

  许潍仁亦是捂鼻,不满看向杨戬,骂道:“不吃你会死啊。”

  杨戬挠头,辩解说道:“朝议繁疴,不吃难熬啊。”

  许潍仁骂道:“吃了更易瞌睡。”

  杨戬干笑不语。

  宋江在一旁数度嘲讽杨戬,杨戬罕见没与宋江斗嘴,闹得宋江有力无处使,干脆闭嘴束手而立。

  “肃静!”

  “陛下驾到!”

  “百官朝拜!”

  待皇帝入座龙椅,百官皆出列齐齐拜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慵懒的声音传来,百官齐齐起身,退至各自位置。

  李乐巡视一番,蹙眉半晌舒眉,斜靠在龙椅上,声音再度慵懒说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臣有奏。”一名官员手持笏板出列。

  “讲。”李乐淡淡说道。

  “倭国使节数度求见陛下,臣婉拒数次,还需拒绝否?”

  “冬后再说,朕没空理他。”

  “是,陛下。”那名官员入列。

  黄中在前小声对曾斌说道:“那位是鸿胪寺少卿尚碧佐。”

  “臣有本上奏。”一人出列。

  “讲。”李乐说道。

  “陛下,河北第一阶段迁徙已完成,据广州刺史曹允上奏言明已安排妥当,修县布镇、农田分化、荒地开采已在章程,曹允问及何时起复第二阶段。”

  “待第一批迁徙稳定后再议。”

  “陛下,臣以为应当及时起复第二阶段,粮库消耗堪巨,这一年耗粮三百八十二万石,近乎是含嘉仓一半存储,再消耗下去必现弊端,臣请奏起复第二阶段迁徙。”

  “消耗如此之多?”

  “正是,三十三万百姓口粮加上三万将士口粮,还有春耕所需种子算入其内还不止。”

  “曹允怎么说。”

  “曹允言可迁,以曹允遇事稳政之见,当不会信口开河,起复第二阶段迁徙当可行之。”

  “即是如此,准奏迁徙,各部做好相应备案,迁徙前后皆报于朕处。”

  “遵旨。”

  黄中又对曾斌说道:“此人乃户部侍郎方瑞安,是方尚书二弟。”

  “臣有本上奏。”

  “讲。”

  “西域再度犯关,信使奏报回纥牙帐聚兵十万于峡口山驻守,不知意欲为何。”

  “许潍仁。”李乐喝道。

  “臣在。”许潍仁出列。

  “打还是不打,你来说。”李乐说道。

  “回陛下,严守即可。”许潍仁也想打啊,但武国内部情况堪忧,尤其是河北迁徙已耗费不少粮食,打仗可不是打一两天就完事了,粮草乃重中之重,军械粮饷位之次席,没钱没粮,将士岂会奋勇杀敌,武国耗不起。

  杨戬和宋江听罢各自叹息。

  李乐上位后,边关小打小闹不断,却没一次大仗可打,他们都快憋出病来了。

  “户部工部的意思呢?”李乐问道。

  “许尚书所言极是,户部钱粮因迁徙紧缺,实在难以供给,臣附议尚书大人。”

  “臣也附议,粮草不动,军械也无法出营。”

  黄中对曾斌说道:“前一位是户部尚书张威,后一位工部尚书吕思忠。”

  曾斌问道:“吕思忠吕尚书与中书舍人吕史吕大人是何关系?”

  黄中说道:“一个正祠一个偏祠,吕尚书是吕史叔伯。”

  曾斌说道:“关系挺远的啊。”

  黄中笑道:“确实远了些,不过都姓吕不是。”

  李乐沉吟半晌说道:“即不能动刀兵,让安北都护府分兵压上一压镇住回纥。”

  许潍仁说道:“臣遵旨。”

  商议了几件大事,又奏有十余件小事后,李乐已显疲态。

  “臣有奏。”

  “讲。”

  “新丰新进县男,现义庄庄主曾斌上朝述职。”

  曾斌见过此人,正是那日帮他办理备案的吏部主事。

  “曾斌何在?”李乐疲态稍退。

  李乐还奇怪呢,他原先算好了日子,曾斌就在今日述职,巡了一圈不见人,原来是躲到最后面去了。

  黄中先前交代了曾斌很多遍朝中礼仪,曾斌已谨记在心快步上前,到了方落龄等大臣身后一人身位站定,然后拜倒说道:“臣曾斌参见陛下。”

  李乐说道:“抬起头来。”

  不让起身却让抬头,在众多述职长安官员中还是头一次。

  大臣们纷纷望向曾斌。

  曾斌抬起头,虽未曾看到大臣们的脸色,但他能感受到百双眼睛都在盯着他。

  和在岭南被人注目不同,这次当真是锋芒在背异常的难受,兴许可断为气势上的不同,从而造成感觉上的不同吧。

  曾斌有些心慌,眼神略显飘忽,见李彦忠在李乐身边不远,李彦忠又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他才稍稍放松。

  李乐不说话,瞅着曾斌。

  曾斌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稳定情绪,现在已镇定了下来,同样在打量李乐。

  李乐消瘦,估摸有百二三十斤。

  对于一个高得离谱的北方人来说,这点体重是偏瘦的。

  李乐脸骨有些凹陷,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脸色亦是有些苍白,但脸上还是有些人/色/的,他人见到不至于认为李乐营养不良。

  如果不去计较身体上的缺陷,李乐比李朝中更有气质。

  是那种皇族特有的杀伐气质,这种气质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如非要形容,“血性”一词就可以概括全部。

  盛德皇帝嗜血,李逺同样嗜血,到了李乐给人感觉亦是如此。

  别看李乐明面上没沾上什么血,但暗地里却是沾染了不少血迹。

  如今对付南诏这一计谋,便能看出李乐不是个明里嗜血的主子,而是暗中嗜血的狂魔。

  什么人最可怕?

  不是明里的刀枪弓箭手,而是暗中使阴谋诡计导致血流成河的人。

  李乐就是这种绵里藏针的皇帝,与盛德皇帝和李逺相比,李乐更具帝王固有的血腥味。

  骨髓里透出血腥味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帝王。

  “讲。”

  李乐暗暗点头,第一次面对他能这么快镇定下来的官员不多,以前哪个来朝述职的官员不是瑟瑟发抖,此子倒是有些本事,难怪曾荣会如此看重。

  让李乐不满的是,曾斌威胁曾荣也就罢了,居然连他也敢威胁,小子你是活腻了吗?

  南诏李乐志在必得,除了朝中几位大臣他瞒不过之外,李乐自信可以瞒住绝大部分人。

  如果曾斌捅漏对南诏用兵这件事,李乐就算把他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平息怒火。

  李乐为什么急于对南诏动手,就是因他上位后没有任何显著功绩,李乐在位不足以服众。

  虽然李乐贵为帝王不需要,但总要名正言顺才行。

  再则曾斌不是曾荣的儿子,杀了也白杀,对曾荣构不成任何心理上的负担。

  留曾斌在世,李乐与曾荣还能心照不宣,李乐还能遏制住曾荣。

  一旦曾斌死了,所有一切将全部崩塌。

  崩塌之后曾荣会不会在岭南称王李乐不懂,但长安某些人一定会死在曾荣手上,到时候朝纲就乱了。

  偷南诏不成也就罢了,还蚀了自身。

  李乐现在可谓骑虎难下。

  李乐要保曾斌又不能太过明显,否则朝中这班大臣一定会认为李乐想要曾荣入主长安。

  虽然李乐也有这个意思,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继续阅读:第84章 惨被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燃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