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朱元璋本来以为自己这个后后代是一个亡国灭种的昏君。
但是这家伙倒是有那么几分的血性啊!
知道亡国之时不逃跑,不被敌人给捉住。
情愿用自己而代替百姓,希望能让李自成不要祸害百姓!
只不过嘛……看着此时此刻的崇祯皇帝,朱元璋的脸上闪现出了一丝不喜,然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之后开口说道。
“有那么两分血性,还算得上咱的子孙!不过嘛,这临头你居然只会一心求死?”
先是夸赞了两句崇祯之后,朱元璋又狠狠的往他的身上打了两下,手中那武器厉害的很,几乎都快当场把崇祯打的嗷嗷直叫唤!
只不过望着自己眼前这位老祖宗,他还是没说什么。
眼眸之中满是欢喜之情,然后低下了眼眸。
“是崇祯做的不足啊,让先辈……都得来崇祯之朝,来帮助天下百姓……”
“都得让太祖陛下您亲自前来……是崇祯做的不好呀……”
说着他眼眸之中饱含热泪。
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如果只算他的性子的话,此人算不上什么好皇帝。
可是这位终究也不是什么摆烂的主,就是越做越错越错越多吧!
摇摇头略显无奈的看着崇祯皇帝,紧接着就听朱瞻埃开口说道。
“有的时候做了不如不做!你这个皇帝当的……”
感慨且有些无奈的看着崇祯皇帝,朱瞻埃开口继续说道。
“当皇帝首先要学会明察秋毫,以百姓之心为心!而你这皇帝……”
“薄情寡义,手下文臣武将多次前来救援,你却当做没看到一心只为皇位!你虽然有天下百姓之心,但是更多的却不明白做皇帝之主责!”
“为皇者,当有仁道有圣道有王道,而我看你为皇之时,一点皇者的霸气都没有啊!”
听着朱瞻埃的嘲讽与不屑,此时此刻的崇祯不由的再次低下了眉头,表情显得格外的无奈。
是啊,自己这个皇帝当的……简直是可笑!
深深的望了一眼朱瞻埃之后,他低下了眼眸,然后开口说道。
“是崇祯不足!是崇祯……愚昧不堪!是崇祯不堪造就,要不是崇祯的话也不可能!”
说着他的表情愈发的无力了一些,那眼眸中充满了感慨与叹息。
朱瞻埃望着一旁陷入emo的崇祯,摇了摇头之后继续对着朱棣,还有朱元璋说。
“如今我等在朝堂之中开始进行大清洗,定然会引得着崇祯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纷纷不满!所以……”
“我觉得……估计过不了多久,那些家伙就得选择造反了!”
此话一出,只见朱元璋的脸色先是一顿,紧接着朱棣也眼神泛着一点凶狠。
“什么,这些家伙居然敢造咱的反,反他们天了,如此这般倒反天罡,他们想做什么!”
说着朱元璋咬紧牙关,似乎要当场吃人。
看着自家这位老祖宗的表情,朱瞻埃摇了摇头。
“不是他们想做什么!而是他们背后的人想做什么!”
说着朱瞻埃指了一下那一直摆在这宫中的大明地图开口说道。
“大明如今的地主太多,那些家伙见不得大明继续起事!对于那些乡绅们来说,大明最好一直都如此摆烂,一直都如此这般的弱小!”
说着朱瞻埃眼神愈发的深邃,紧接着开口。
“那些胆大妄为之人可不会管大明亡了之后,天下又当如何!对于他们来讲,利益才是他们所关心的最终点!”
“所以我断定今日对那些豪门以及地主触角的官员进行清除之后!恐怕他们已然在暗中谋划起了什么东西!”
听着朱瞻埃的话,一旁的朱棣眉头一皱。
“那就杀,杀的这些豪门们不敢多说半句话!简直是胆大妄为,他们哪里还知道大明的天是谁!”
此言一出,朱瞻埃就笑了。
轻轻的点了一下手,然后开口继续说道。
“那是自然,必须得杀!只不过咱们也得找个理由来杀!”
说着他深深的望了一眼前方之后随之摇了摇头。
“肆无忌惮,胆大妄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哪!”
…………
而与此同时,另外一边在此处京城的一处小宅院之中。
动荡的京城之中,有许多官员向着这片小宅院集结而来。
他们伪装着身形,头上戴着斗笠在和小宅院门口的人通了个信儿之后,很快便进入了其中。
顺着那小宅院的门口向里面望去,一望无际而又带着一种幽冷之感。
紧接着那门口就分出一人,引着前来的官员们向着地下走去。
不知是走了多久,众人来到了一处有些华丽的阁楼之中。
紧接着那带路的人转过了头来。
在他身后一位是户部尚书,一位是吏部尚书。
这两位可是位高而又权重。
“那位先生在里面等着您二位呢!请您二位速速跟我一起过来!”
紧接着就见这两位尚书先是点了点头。
然后便向着阁楼中而去。
不知是走了多少步,豁然开朗之下。
但见前方那是雕光满楼,宝马争辉。
有美酒如池水般的在一旁喷涌而出,美食遍地,有各级大小官员在此处肆意玩乐。
这里简直就是一副人间天堂啊!
然而望着前方的场景,不管是户部的王尚书,还是吏部的周尚书,脸色都有些不太对劲。
也不知是因为历史改变了还是怎么的,原本应该是吏部尚书的王永光,居然被调换到了户部来。
他摘下了脸上的斗笠,苍老的脸庞之上,闪过了一抹平淡的神色,紧接着便随之继续向前走去。
在这里的大多数官员全都是丢了官位或者是被锦衣卫紧急通缉带到这里避难的。
而他们两位也是因为察觉到了不对,所以才急忙前来。
向前继续行走,不知是走了多久之后,阁楼最高层。
只见一个面貌,显得有些严肃的男人随之而现。
他看起来显得格外的华贵,身上的衣服虽然没有雕龙画风,但是却带着一种古朴之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朝江南地区四大家族之一的杨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