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已经去找村长了,没意外的话明天就可以开始了。”
说起这件事情,周氏又想起一个村里的流言,“那个王勇在你们家住的如何?”
“挺好的啊。”
几个孩子相处融洽,不上学的时候,萧启带着他们满村子乱跑,短短几日,几个孩子就黑了一圈。
王勇也比刚来的时候开朗了,但依旧不喜欢说话。
“可我怎么听村里的人说,你对人家孩子并不上心,这孩子都来你们家几天了,也没见你给人家做件新衣服,王勇跟着你家孩子在村子里跑的时候,就像是你家孩子的下人。”
王勇来的第二天,王婆子和宋文巧就出了事情,之后她就一直在县城忙前忙后,昨晚才回家,根本没时间去想王勇衣服合不合身的事情。
不过,这确实是她疏忽了。
“我现在就回去找块布,不过得麻烦二嫂帮我做了。”
苏莹莹说风就是雨,不一会就带着布料回来了,周氏笑她,“你什么时候如此在乎村子里的闲言碎语了?”
当初村子里说她的话,比现在说的过分多了,她每次都一笑了之,从来不去理会,周氏本以为她今天也会如此,虽然她确实没有反驳那些流言,但这一次她付出行动了。
“我并不在乎他们怎么看我,但是我既然答应让王勇留在我家,我就会把他当作我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宋翊几人有的,他也会有,这一次是我大意了,我也接受大家的批评。”
周氏看着苏莹莹坦然的样子,突然佩服不已。
“三弟妹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衣服做好,让咱们王勇也出去给村子里的人显摆显摆。”
周氏叫着两个孩子帮她一块做,紧赶慢赶,到黄昏时分,衣服总算做好了,苏莹莹拿着新衣服回家时,萧启也刚好带着几个孩子回来。
“王勇,你过来一下。”
苏莹莹坐在厨房门口朝他招招手,王勇有些害羞的看了萧启一眼,等他点头后,这才跑向苏莹莹。
苏莹莹前两天太忙了,连自己都没时间打理,就更没时间观察身边人的情况了,下午听了周氏的话,现在再来仔细打量王勇身上的衣服,确实……挺碍眼。
现在都四月了,山里虽然一早一晚还有些凉意,可中午热啊。
村里的孩子早就脱下了棉衣,他还穿着。
他身上的棉衣应该有些年头了,袖子特别短,外衫又大又破,松松垮垮穿在身上,又不舒服,又难看。
不过,他是个喜欢干净的孩子,衣服虽然破旧,胜在干净。
“看看这是什么?”
苏莹莹把衣服拿出来,递到他眼前。
王勇看到新衣服后眼前一亮,可是很快,他眼底的开心就暗了下去,就在苏莹莹以为他会伸手去拿的时候,他脸色大变,然后惊慌失措的退后两步,哄着眼眶说道,“婶子,我不想走,我不要新衣服,也可以不和宋翊它们同吃同住,我还可以给家里干活,我会砍柴,会挖野菜,做饭,还会喂鸡,我会的可多了……”
宋翊几人听到这边的动静,纷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萧启蹲下身子安慰他,“宋夫人没有要赶你走的意思,她就是想送你一身新衣服,好了,不哭了。”
“可是……可是……”王勇还是害怕,“婶子是不是听到村子里的流言了?婶子,我真的没有想要新衣服的意思,我也和他们解释过,我……”
才六岁的小孩子,就活的如此小心翼翼,内敛,苏莹莹心疼的走过去抱住她,“我确实听到了这些流言,可我想给你做衣服,并非完全是因为流言。”
“我同意你来我们家,是真心喜欢你,但是你也看到,婶子前几日确实很忙,没顾上你,所以才没有及时发现要给你准备衣服的事情。”
“我很感谢村子里那些人的提醒,而非是不高兴。”
“婶子也希望你真的把这里当成你的家,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婶子,婶子这个人并不细致,有些事情想的也不周全,但是我们可以一块成长,好吗?”
经历过人情冷暖的人,最能分辨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王勇看着苏莹莹的眼睛,好一会后,哭着点点头,“好。”
“行了,去换新衣服吧。”苏莹莹让萧启把人带走后,她去了厨房准备晚饭。
宋翊跟了进去,“我帮你烧火。”
苏莹莹没拒绝,一边做饭,一边和他聊天。
“你爹怎么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平时只要萧启没什么事情,他都会尽量在饭点回家,然后帮她一块做饭的,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晚了,也不见他回来。
“爹去村长家了。”
宋文渊不是下午就去了吗?
她还以为,下午就能动工呢。
“村长家的守义叔叔出事了,村长让爹过去想办法。”
宋守义是村长的大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去县城当学徒了,平日里也很少回家,苏莹莹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见过他呢。
到底出什么事情了,下午就过去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不管他了,我们先吃饭。”
一直到晚上休息前,宋文渊才回来。
苏莹莹坐在床上发呆,听到动静后,看向窗外。
“怎么还没睡?”宋文渊进屋后,先打水洗漱,然后才来床边和苏莹莹说村长家的事情。
宋守义在县城镖局做事,前几日他出门押镖路上,因为太困,眯了一会,醒了之后,车上的东西就不见了,当时车子旁只有他一个人,跟着他一块去的同伴担心被牵连,就把责任都推到了他身上。
镖局最近也不太平,几个大当家闹了矛盾,想要分家单干,宋守义的师父前几年就出事,人没了,宋守义性子倔,耿直,不喜欢拉帮结派。
几个大当家都不喜欢他,本来都不想要他的,现在见他出了事,就更是想讹他一笔,然后把他赶走。
宋守义这个人嘴笨,明知道几个大当家的心思,却又想不出辩解的话,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回来找村长帮忙了。
村长在县城没什么人脉,宋守义要赔的又是一大笔钱,他们家拿不出来,只能找人帮忙,于是村长想到了宋文渊。
“价值百两银子的布匹,镖局就派了两个人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