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傍晚,饭前雨又下不来,但两个小时后,却哗啦啦地下起暴雨来。一般的大暴雨,会在午夜暴风雨后延续,提前意味着延续时间更长。
林郎伫立在崖顶上,注视着大裂口。水流越来越急,堰塞坝却未见丝毫动摇。
两个小时后,随着午夜迫近,风暴也加入欢腾行列后,他所期待的一幕终于呈现。
在暴风推涌下,流水如同海浪般冲击大缺口,大石头一块块松动,然后被冲下峡谷。
听不到惊天动地的巨响,也不见山崩地裂般的崩坍,半个小时后,堰塞坝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失去堰塞坝的阻滞,水流自然更急,从而带动更多的石头,纷纷冲向峡口。
“嘭嘭嘭……”
大石头撞击岩壁的声音,犹如猛烈的拍门声。在如此密集的撞击之下,峡口两边岩壁也在持续坍塌,大裂口变得更大了。
林郎也不禁担心起来,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岂不整个西南角都要崩溃?
他这个担心不无道理,但事实上决不会发生,因为峡口两边的山体,最薄弱之处也厚达百米,岂是这些石头可以撞碎。
表面发生坍塌,是因为表层的岩石,在日晒雨淋及咸水侵蚀下,早已脆弱不堪。而深层的岩石,则要比那些石头坚硬得多。
他很快就看清这一点,于是心头大石落地,变得舒坦起来。只是风暴越来越猛,他也被吹得东倒西歪,犹如风中一棵孤竹。
林郎做事有一个原则,就是决不能为逞强而冒险,于是赶快返回碉堡。其实也没什么好挂心的了,他的计划必定成功。
石头冲下峡谷后,大石头在第一道低坝前沉下,较小的石头随水流逾过低坝。但在第二道低坝前,大部分石头会沉下,只有小石头能逾过。
两道低坝都在逐渐加高,最终,它们会变成高坝。
炸开堰塞坝,只是最后一击而已,修筑两道低坝,其实更为关键。还有哪个大骇浪,令沼泽地炸了一次锅,也起到很大催化作用。
甚至连狗屎军都有些功劳,他们强迫苦力搬进来的石头,大部分被用来筑大豁口堤坝,但肯定有小部分,也是被冲下了峡谷。
总之一件大事情,是由许多小事情构成,甚至连撒泡尿,都会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依例,大暴雨头一天不出门。无论美女们还是村民们,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做手工或室内建设。
秃鹫同样不用出工,鬣狗却刚好相反。大暴雨中,鬣狗巡逻次数翻倍。
林郎时不时出去兜一圈,有一趟还带上安娜。他要观察低坝的成长,也要观测灌木林带的水位。
确切说,灌木林已不存在,那是一片潮汐海了。白天,哪里依然是陆地,可一旦到晚上,这一片就会成为海洋一部分。
第二天,他也是带上安娜走一趟。第三天一早,同样带上安娜走一趟,水位早已涨到极限,但两人商量后,还是决定第四天才行动。
第四天,从大暴雨开始那天晚上算起,则是第五天,全体一早起来做准备。
天亮之后,林郎亲自驾驭三十条鬣狗,拖拽导引筏在前开路。斐给力率领六十名村民,撑着十五个犁筏追随在后。
所谓犁筏,就是在大木筏上,嵌入九根圆木所制犁齿。建造犁筏的目的,就是要疏通峡口。
为了令木筏稳定,十六个大木筏上,都用绳网装着乌铁石压载。而筏子与筏子之间,也都用粗藤串联起来。
每个筏子都有小龙门架,所有人也都用短缆绳,将自己拴到小龙门架上。
压载很重,木筏行驶缓慢,且处于半淹没状态,不到六里的路程,竟用了一个小时。随着峡口越来越近,筏子龙速度也随之加快。
“全体准备冲关!”林郎扬声喊道。
斐给力用方言传达一遍,然后自行提醒众人,绑好藤头盔和藤胸甲。
为了这个行动,他们做了精心准备。六十一人都有一身鱼皮衣,及藤编头盔和胸甲,还有配套的护具等等。
就连鬣狗都披上鱼皮甲,以及藤编头盔,就差胸甲和配套护具。
他们此刻要做的,就是从峡口冲下去。估算正确的话,十五个九齿犁筏,会在峡口上犁出一道深沟。
这无疑是又一次冒险,可不冒险的话,那就真的什么都干不了。这场大暴雨后,今年的雨季也就结束,很难再借用雨水的力量。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可在苦壁岛必须改一下,叫做险中求生存。在这里,仅仅为了活命就必须冒险,且别无选择。
林郎一边用鬣狗语吆喝,一边操控缰绳驾驭鬣狗群。此刻容不得丝毫疏忽,不然不单葬送鬣狗群,连他自身都难保。
峡口上方超过三十米,底部却只有六七米宽,必须确保导引筏不打摆子。否则不仅导引筏会撞毁,后面的犁筏也很难幸免。
“嗷呜!!!”
随着林郎一声长嚎,三十头鬣狗齐齐潜下水去,从峡口底拖拽导引筏。其实它们只须保持好方向,导引筏会自行前进,水流推动力已远超拖拽力。
导引筏刚冲进峡口,忽地猛挫一下,犹如急刹车一般,自然要产生漂移,于是不可避免地横撞向岩壁。
林郎死死揽住龙门架横杆,被动承受撞击。
“嘭!”
石屑纷飞中,导引筏却只是局部受损,经受住了考验。这当然要感谢狗屎军,材料全部是他们送来,木匠也是他们送来。
“嘭!嘭!”
又是连续猛挫两下,导引筏也仿佛疯牛般猛甩头,又是一左一右,横拍在岩壁上。
导引筏再次然后再三抵住撞击,两侧的几根圆木完全爆裂。但整个大木筏,却并未因此散架,这点才是最关键。
之所以会连挫三下,那是因为三个犁筏的犁齿,插进峡口底部并卡住。当第一个犁筏被卡住后,第二个犁筏便从后面撞上去。
撞击加上导引筏强行拖拽,九根犁齿全部折断,未能犁动峡口底巨石。
第二个犁筏的九根犁齿,紧跟着插到巨石底下。在前拽后撞之下,将这块巨石撬起,但九根犁齿随之折断。
前仆后继,第三个犁筏的九根犁齿,成功犁起巨石并带下峡谷。拔出萝卜带出泥,这块巨石相当于中流砥柱,顿时引发连锁反应。
哪些较小的石头,顿时被湍流冲起并带走。巨石原先所在的地方,顷刻间已变为深坑。
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十二个犁筏。每三个为一组,同样是九根犁齿,犁齿入水深度每组各不一样,第一组为三米五,第五组已延伸到五米五。
在导引筏牵引下,十五个犁筏依次冲进峡口,不断将峡口底部巨石犁起。缺口一旦形成,湍流就成为最好的帮手,发疯一般掀起峡底石头。
之前,他们利用爆破制造缺口,再借助暴风雨的力量,将峡口前堰塞坝摧毁,但堰塞坝基底却依然存在。
此刻,基底已被犁出一道大口子,在湍流冲涮之下,这道大口子也在迅速扩大。用不了多久,它就会真正的自行解体。
懂得借用大自然之力,这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