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乙凡接到电报,家中来的。
电报上只有两个字:速回
父亲发来的电报,惜字如金。儿子可就费神绞尽了脑汁。
面对只有两个字的电报,都乙凡的手在头皮上抓了,目光可是要力透纸背了。
半个月前才回去过的。现在,已经不像以前,每个星期都要走乡间小路赶黑夜回家。现在,已经不像刚参加工作时那样的恋家了。
都乙凡有了自己的生活中心,尤其是情感上有了新的依附。
父亲发来的电报,恰恰正是有关都乙凡的这个恋情。
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恋爱尤其是第一个孩子的恋爱十分关注,不亚于自己谈恋爱。
有人出差,没有乘到长途公共汽车,就坐船、坐船绕道,经过了都乙凡父母那个单位。
父母听说儿子在恋爱。儿子恋爱是要审查的。如果不让父母看一眼,就谈上了,要是谈到奉子成婚,一切就晚了。
父母有他们的认为,儿子年轻,在婚姻问题上,可能目光短浅。
在这之前,父母和儿子聊到过婚姻问题。
都乙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在这个事上,我要先立业,后成家。
父亲却认为都乙凡的想法错误。立业与成家相辅相成。
都乙凡回到家后,已经是晚上。
进门后,都乙凡就被父亲责问:“你不是说不忙着恋爱的吗?”
都乙凡说:“现在不是这样想了。有个女孩子很喜欢我。”
妈妈接话,“应该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帮你把把关。”
“那,好吧。”都乙凡有些扫兴。什么呀,谈恋爱,是我的事,是我自己一辈子的事,要你们把什么关?我弱智吗?
都乙凡一直很自信的。
妈妈说:“不过呢,那个女孩子,先不要带回来。这边有一个,你先看了,再带那个回来。”
嗯。什么情况?
都乙凡可是愣了一下。老妈这边已经操办这事。这是不应该的吧。儿子的恋爱,应该儿子来决定吧。
妈妈告诉,“这是一个熟人介绍的。我也没看到这个女孩子。”
“不行。”都乙凡立马反对。
开玩笑吧。已经和周佳丽谈婚论嫁,这边又要出来一个,怎么弄啊?
“我……我……”都乙凡体内的气在往上鼓,却出不来。
父亲说:“这个介绍人,很靠得住的。现在,你在婚姻这个问题上,也就有了两个选项。这是好事嘛。有得选,比没得选,要好。就这么定了。明天,介绍人要带人过来。”
啊?
都乙凡没想到,这个事,节奏也太快了吧。
老大的不乐意,可也没办法反对。都乙凡也只好先默认,到时,再找借口反对。
到了这个时候,都乙凡才明白,电报召他回来,就是为这个事,见父母认为可以见面认识的女孩子。
让都乙凡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这个要见面的女孩子,竟然是紫娟。
见到紫娟和紫娟母亲孙彩霞时,都乙凡可是傻掉了,整个人立马成石化状。
可是,进门就是客啊。
母亲叫了儿子,提醒给客人泡茶。
都乙凡回过神来,却又不解了。按惯例,来了客人,泡茶的事,都是母亲来做的。可是今天,母亲却招呼他去泡茶。
哦。可能是吧,来的人和他同一个单位。
后来,都乙凡才明白过来,简单的一个事,在母亲的考虑下,已经不简单了。
紫娟反客为主的,到了都乙凡身边,当帮手。
都乙凡问:“紫娟,你这是演的哪一出,搞的我,措手不及。你是想出我洋相?”
紫娟必然要解释,“不是的。来之前,我是想先通知你的。可是,我妈不让。”
都乙凡脸上有明显不高兴的表情,“这种事,你也听你妈的?”
感觉到这个语气上不对,都乙凡补上一句,“你和我,又不是不认识。再说,你已经知道,周佳丽和我……”
紫娟的脸色也就拉下来,说:“你不说周佳丽还好。你说了,我就来气。凭什么呀。我和你交往,比她早吧。干吗这事,就让她占了一个先。我想不通。”
“事情是这样的……”都乙凡说到这,卡住,不太好说了。这中间,有了与慕容之鹏的关联,这种弯弯绕的事,真的不好说了。
母亲在那边催促,“乙凡,你泡茶的动作,慢了吧。”
“来了。”都乙凡端了泡出的茶、茶杯,往这边来。
母亲算是给都乙凡解围了。
其实,母亲不想让都乙凡和紫娟单独相处。
紫娟却愣在原处。她意识到今天的这个事,可能弄巧成拙。
但是,不这样,已经没其它的办法,这,也或许是最后的机会了。
紫娟知道周佳丽主动追求到了都乙凡,就恨自己太保守了。有过机会的,当时就应该紧追不放的。
为这个机会的失去,紫娟在家里可是茶饭不思。
孙彩霞知道了女儿的心思,这也是她希望的一件事,成了这样一个结局,做母亲的也是不甘心,就走了这一步棋。
孙彩霞是个有文化的人。她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受父亲的影响,她读过几篇古文,《战国策·楚策》中那个精典的句子,她的印象可是深的。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孙彩霞认识都乙凡父亲单位的沈科长,就通了一个长途电话,说了女儿的事。沈科长是个爽快人,就答应帮忙。这样,就有了今天的这个见面。
都乙凡开明白了这中间的关系,脸上就起了一个苦笑。
这可是篮球场上带三步栏的节奏。快攻啦。
都乙凡的脑子,成了高速运转的机器。这个事,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不至于留下后遗症。
怎么也没想到,孙彩霞亲自来了。
这事,可就棘手了。
可真的不好办了。
有介绍人在中间说话,双方的家长也就聊上了。
都乙凡却发现,母亲对紫娟多看了几眼后,就一直瞅着紫娟的母亲。以儿子对母亲的了解,妈妈对孙彩霞有些感冒。
本来计划,中午是要在一块儿吃饭的。精明的孙彩霞看出问题来了,就借口中午老家那边的人等她们回去吃饭。
都乙凡知道,孙彩霞的老家就这个单位附近。那次回来,可是他把紫娟送到外婆家去的。
既然是这样,东道主方表示遗憾。
介绍人沈科长不知道这中间的弯弯绕,就说还有机会。他还以为,这个事,能成呢。
客人是由沈科长陪着离开的。
东道主把客人送到了路口,分手了。
父母亲回到家中,讨论了这个事。
父亲对紫娟十分的满意。父亲是从门当户对这个角度考虑的。
母亲一口咬定,这事,不能成。
父亲自然要问,“为什么?你不同意,应该有不同意的理由吧。”
母亲说:“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不要问那么多的理由。”
父亲有些不高兴,“你要搞清楚,这个中间人,是老沈。沈科长是从来不做这种事的。也真的是为了乙凡,他才揽了这个事的。老沈很看好我家乙凡的。怎么的,你得给个理由,我好对老沈说。”
母亲看了都乙凡,说:“那个丫头的属相,我问了,我算了算,她和乙凡的属相上犯克。”
都乙凡认为不是这个理由,肯定不是这个理由。
事后,都乙凡问过母亲,为什么要反对。他倒不是想和紫娟谈恋爱。他是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都乙凡是一个遇到事情,会想透事情的人。也算是不耻下问吧。
可是,在这个事上,母亲的嘴很紧,就是不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