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晏凉雷厉风行,率兵拿下宜南,重新设置了关卡。
整个南方军的大营也迁到了宜南镇,人多好办事,军中有些少年跟长辈烧过红砖,便带领一部分人建土窑,挖土烧砖,把房子盖起来。
烧瓦匠的后代则带领一部人烧瓦,三个月后,在雨季来临之前,所有的少年终于住上了砖瓦房。
剩下的人则把之前军队种过的地重新翻了一下,种上玉米和高粱。
晏无忧派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粮食、蔬菜种子。
转眼距离晏凉离开南方已有三月有余,玉米可以吃玉米棒了,高粱也开了花,稻田里一片生机勃勃。
杨小多算了一下,最近无大事,交代杨福显和班彦一好好看守边疆,便回了宜城。
等晏凉回来就该轮到她离开了,这么长时间不在家,不知道那几个小孩怎么样了。
回到宜城,杨小多马不停蹄的去了庄子,上次一共接收了四十五个孩子。
她给分成了五个组,九个人一组,自由组合,每一组人负责一定数量的蚕宝宝,经过三个月的磨合,孩子们配合的很好。
没有村里人的欺负,他们活得很自在。
杨小多回来的时候,第一批蚕宝宝正好吐丝结茧。
杨小多去宜城找了两个有经验的老师傅,教孩子们用稻草铺在蚕床上面,蚕宝宝会自动爬到稻草上结茧。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竹篾织成更专业的工具,但她不想增加成本,就将就着用了稻草。
结成的蚕茧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化茧成蝶,蚕茧上面有了洞,就不能用了。
宜城本地这边有现成的师傅,杨小多只需要把工具和工钱准备好,剩下的都会有专业的人士来做。
晏凉不在,但是无情每个月会准时替他支付工钱一百两,杨小多用这笔钱支付庄子和蚕丝厂的各项支出绰绰有余。
随着局势稳定下来,越来越多的守城士兵愿意把全家迁过来。
无风又从无主的土地里分了许多给他们,他们错过了早稻的人,铆足了劲儿等晚稻,能种植短期作物的,都往地里先种上,边下一季的耕作边收点短期的。
杨小多请了几个长工,负责地里的除草和日常松土、施肥。
蚕丝厂开业以后,杨小多又请了几个人。
还请晏无忧帮她从外地购买几台织布机,用于织丝绸。
全部都是人力的时代,织丝绸是一项繁复又缓慢的工作。
植物染料提取她会,晕染、轧染技术她也有,剩下的,就是市场的开拓。
晏无忧在信中告诉杨小多,只要她的东西做出来了,销售包在她的身上。
两人保持着频繁的通信,到了后来,晏无忧索性放了几只信鸽,方便两人联系。
三个月,万家丝毫没有把承诺的粮食送来的意思。
杨小多叫来无情,“你们在黎县有人吗?”
无情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
“那可以帮我在黎县、三仙县、南桥府几个地方散布一个消息吗?内容是万家千金沽名钓誉,承诺送南方军一百车粮食,拖了三个月还没兑现,南方军体谅万家暂时困难,宁愿自己挨饿也不愿意万家为难。”
无情不懂杨小多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这些都是小事,他可以做到,便答应下来,让无风安排下去。
四月初的天气,早晚还有些凉。
悬空了许久的宜城知府之位终于尘埃落定,从京城那边派来的,一位二十四五的青年,魏振南。
一来就用最快速度组建了府衙班子,师爷、捕快和其他职位之人都最快到位,自己带来一部分人,一部分人从守城兵当中挑选。
杨小多回到了将军府,难得悠闲,搬出功夫茶杯,煮了前几天刚制成的桑叶茶。
无情来报,“杨军师,宜城知府魏振南求见。”
杨小多,“他大还是我大?”
无情想了好一会儿,“按理说,军师比较大,但你只有主子的任命,没有皇上的盖章,我也不太清楚。”
杨小多懂了,本就没想一直占着军师之位,那还是魏振南大。
很多事情就得悠着点。
魏振南长相一般,但双眼炯炯有神,年纪轻轻做到知府的位置,可怜了发际线。
但此人眼中有光,一看就是信念感十分强烈之人。
杨小多拱手作揖,“魏大人。”
“见过杨军师,百闻不如一见,今天一见,没想到杨军师这么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巾帼不让须眉,下官佩服!佩服!”
“魏大人过奖了,你的官阶比我大,我惶恐呀!”杨小多做出请的手势,“魏大人这边请。”
魏振南掏出一张圣旨递给杨小多。
杨小多回想着电视里那些接到圣旨的人怎么做,也照搬了一下。
“恭喜杨大人,下官幸不辱命。”
“辛苦魏大人了。”杨小多却喜欢不起来,他们这类人真的不能当官!
晏凉怎么搞的,怎么就不解除她的任命!
杨小多有些郁闷。
双方落座,杨小多给魏振南斟茶,“自己做的,魏大人莫嫌弃。”
“哪里哪里,听说杨大人自制之物都是好东西,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呢。”
大概是看出杨小多有戒心,魏振南又道,“杨大人尽管放心,我和阿凉、皇上是一起长大的,还有一帮小伙伴,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杨小多:“……”
哪里怪怪的。
“阿凉让我告诉你,他很快就回来了,不用担心。”
“魏大人没有正事吗?”杨小多道。
魏振南哈哈大笑起来,“难怪阿凉叹气,想娶到一个满意的媳妇儿不容易啊!”
杨小多也叹气,要不是礼貌,真想把这位魏知府请出去!
看出杨小多的不乐意,魏振南终于回到正题。
“听说杨大人办了一个蚕丝厂,解决了一部分人的收入问题,我厚着脸皮来跟杨大人讨种桑养蚕的技术。”
杨小多这才来了精神,“种桑跟种植其他的作物一样,松土、施肥就那些步奏,养蚕需要注意清洁,具体的,我还不如我那些小弟弟妹妹清楚,将来真要发展可以找他们做师傅。”
“多谢杨大人愿意收留他们。”魏振南拱手,发自内心的说道。
这世道,大部分女子都专注于的后院之争,很少有女子像杨小多这样勇敢的走出来。
杨小多:环境不允许呀,女子囿于后院还不是你们利用手中的权利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