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从牙婆子手里拿过她画了押的文书,又回家让杨福齐按了个手印,让杨李氏送去牙婆子那里。
当事人杨小多不知,也不在意,去里正家里借了一百文,和杨福显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一个铁轱辘。
又去木匠家里买了几块木料,回家继续叮叮咚咚。
秋高气爽,适合晒稻谷。
田野里热闹起来,受抓壮丁影响持续低气压的村民,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杨小多把叮咚几天的成绩拿出来,“小正,上去,大姐推你。”
杨福显终于看到大姐做出来的成品,虽然没见过,却是听说过这种一个轮子的车,激动不已,“大姐!你居然会做独轮车!”
杨小多打了一个响指,“小意思,我们去收割稻谷。”
问就是道观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她还会做瑶琴和竹笛呢。
杨周氏看见独轮车,脸沉下来,“我问你们要钱给奶奶治腿你们说没有,说钱丢了,买这个的钱从哪里来?”
“天上掉下来的。”杨小多把箩筐放到独轮车两旁,又把杨福正抱到中央,“坐好了,大姐带你飞。”
“好呀好呀!飞咯!”杨福正很开心,紧紧抓住独轮车能抓住的地方。
杨周氏想追出去,杨福显挡在前面,“娘,趁天气好,赶紧割稻谷吧。”
杨周氏到底心疼粮食,只能等收工再说。
杨小多负责把弟弟妹妹们割好的稻谷捆成一捆,杨福显负责推着独轮车把稻谷拉回家,杨周氏带着其他孩子割稻谷。
就连最小的杨福正,也拿了个篮子满田里捡掉落的稻谷。
中午收工回家,杨周氏板着脸,第一句话,“杨小多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故意把卖牛棚那两百文钱收起来,不给奶奶治腿。”
杨周氏理直气壮的模样令杨小多十分反感,“奶奶治腿的钱该由四家一起出,一共花了二十文,我们家五文,不是已经给了吗?”
“可是你二伯母那么困难,你满婶也困难,我们家条件好点……”
杨小多嗤笑打断杨周氏,“我们家条件好?看看福显,同龄的孩子都比他高,跟他一样高的比他壮,他被人取笑小矮子的时候,条件好在哪里?”
“你怎能这么自私?我一直都教育你们,做人要善良,才有善报。”杨周氏一个劲儿摇头,“吃苦点没关系,心安晚上才能睡得安呀。”
杨小多:“现在我晚上睡得很安。”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杨福显急忙上前打圆场,“娘,你去看看满婶,说不定她需要帮忙。”
不是喜欢帮助别人吗,让她去。
宁可少个人干活,也愿意眼不见为净。
杨小多满意的冲杨福显点点头,如此甚好。
杨周氏也露出欣慰的笑容,“还是福显善良。”
说完转身出去了。
杨梅花不解,“大哥,我们自己的稻谷都没有割完!”
“行了,让她去吧,她安心了我们也能舒服。”
杨小多拿了根木棍捶院子里摊晒的稻谷。
有条件的人家去木匠那里打一个四方木桶,脱粒更方便。
但原主家里没这个条件,只能手工捶。
下午,杨小多把二弟杨福昱留在家里,“其实在家里一点也不轻松,你把谷子晒好,要是大伯父他们来偷,你把他们叉出去,出了事我负责。”
弟弟妹妹们对杨周氏很失望,都愿意听杨小多的。
杨福昱保证道,“大姐放心,我一定会守好我们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