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显的声音洪亮,能传很远。
那几个怂恿他的人生怕公主听到,赶紧噤声。
事实上,赵绮的注意力一直在这边,听到杨福显毫不留情的话,噗嗤笑了。
谁让这帮人自己先起的坏心思。
你想整别人,就得做好被别人整回来的心理,不能双标。
晏无忧也听到这边的起哄,忍不住看过来。
京城这帮人什么心态她一清二楚,想趁着杨福显初来乍到啥都不懂欺负人。
结果反被教训了,活该。
她跟赵绮坐在一块儿,凑近赵绮低声道,“杨将军真有趣,这帮人还想欺负人家,也不回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行。”
“小多教出来的弟弟怎么可能差。”赵绮很认同,“这些人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公主,你也觉得杨将军很厉害是不是?”
“当然,除了晏将军和杨军师,他就是我们大新最厉害的将军。”
晏无忧还想说什么,但这里人太多,万一被别人听到了就不好了,忍了又忍,总算等到众人散去,这才问赵绮,“公主,你觉得杨将军这人怎样?”
“很厉害呀,能打仗,做事不拘一格又很认真。”
“那你喜不喜欢杨将军?”晏无忧豁出去了,反正这里没有其他人,下人们听到了也不敢传出去。
赵绮年纪也不小了,一下子明白晏无忧的意思,眯起眼睛打量起好友,“无忧,你今天很不对劲呀,小多让你来做媒了?”
“是,也不是,我自告奋勇来的,我嫂子看你和福显之间有根红线,若你不喜欢,她可以帮你们斩断。”
赵绮哭笑不得,“为什么要斩断?我没问题,若非要找个人成亲,杨将军是首选,但你们想好了,尚公主可是要交出兵权的,杨将军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我嫂子没有直接斩断就是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她的夫君、弟弟、堂弟都是将军,再加上徒弟,你皇兄有容人之量不代表他的后人没意见。”
晏无忧说话一向条理分明,赵绮第一次听到她说一半留一半,遮遮掩掩,也知有些话不好说,尤其不好当着她这个皇室公主的面说。
她叹了一口气,晏无忧这话不好听,却是事实,若不是皇兄圣明,可能早几年她就被去和亲了,哪来今天的以女子身份入户部。
但一朝君子一朝臣,也可能此一时彼一时,杨家想要长久昌盛,急流勇退是最正确的选择。
“无忧,这话你跟我说就好了,别跟别人说,我也老大不小了,若杨家有意,我自是愿意。”
“成,那我回去回复我嫂子和福显,我跟你们两边都认识很多年了,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祝你们幸福。”
彼此有好感就行,感情这玩意儿可以慢慢培养,尤其是两人之间有一根月老红线,将来只会越来越好。
晏无忧回到家中,把跟赵绮说的话转述给杨小多,“嫂子,公主本人愿意,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说完这话,晏无忧心里不好受。
这就是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明明杨福显立了天大的功劳,却没法享受更多的福利,明明他什么错都没有,却反过来要躲风头。
这就是社会!本就不公平!无奈又现实。
杨福显也在,闻言只是平静的跟晏无忧说了一声谢谢。
此事无解,就算皇帝能容他,其他大臣呢?羡慕嫉妒恨,动不动参他一本,芝麻大的事情盯着不放,久了皇帝肯定会烦,谣言说一百次肯定会埋下怀疑的种子。
做驸马也不错,上半辈子腥风血雨,下半辈子可以在家里悠闲悠闲的陪着媳妇儿和孩子,享天伦之乐。
做好了决定,杨福显便请旨赐婚,顺便把兵权交出去。
皇帝拿到兵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挽留了几句。
杨福显则表示,“臣对公主一见钟情,在公主和兵权之间,臣认为公主更重要。”
于是皇帝顺理成章的收好了兵符,又问过了赵绮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后,便赐婚这两人。
一切顺利,在过年之前,赐婚的圣旨就下来了。
接下来便是筹备婚礼。
杨福显听大姐的话,尊重媳妇儿的意见,担心约出去名声不好,便让杨小多帮他把赵绮约到晏府。
这天下起了大雪,天寒地冻,晏府难得烧起了地龙。
几人不需要再围着烤炉烤火,而是面对面坐在茶桌两旁。
“公主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尽量满足。”杨福显很真诚。
战场这么多年,他城府极深,但大姐说了,城府是给外人准备的,对待家人要真诚。
赵绮将会是他未来的家人,他便直接了,“我常年在外打仗,接触的都是汉子,不太懂女子心思,你若有什么想法也要说出来,不要让我猜,因为我猜不到,委屈的还是你自己。”
赵绮:“……”
你要不要这么直接!
“你就不怕我悔婚?”
杨福显捏着茶杯,似是要把茶杯捏碎,“大姐看出我俩有缘,就算你悔婚了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
“咳咳。”杨小多没好气的瞪了弟弟一眼,“别拿我的话当挡箭牌,不会哄媳妇儿就交点学费给你姐夫。”
最乐呵的就是晏无忧了,看热闹不嫌事大,“有那钱不如直接把钱交给媳妇儿,或者把钱拿去给媳妇儿买珠宝,买漂亮的裙子,买她喜欢的东西送给她,保证比你说什么花言巧语要让她开心。”
杨小多表示赞同,“无忧说得对,成亲之前你怎么花钱没关系,成亲之后,钱归你媳妇儿管,你也归你媳妇儿管,不能在外面乱花钱,更不能三妻四妾朝三暮四,否则我打断你的腿。”
“大姐。”杨福显有些委屈,“你眼里弟弟就是那样的人吗?”
“不是,但我作为大姐还是要好好的警告你。”
赵绮面上不显,心里早就乐翻了。
有大姑姐如此,还担心将来的家庭不和睦?
她曾听姑姑们说过,许多驸马一开始还老实,可过了几年就各种偷吃、养外室,大多数公主都是为了面子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敢声张,也就导致了一些无良驸马变本加厉,甚至谋害公主,再把外室扶正。
她也曾一度担心自己遇上这样的驸马,所以才效仿杨小多,央求皇兄允许她出宫做事,忙起来招驸马之事一拖再拖。
祖宗保佑,幸好她遇上了杨小多,遇上了杨福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