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笑得见牙不见眼,“小多呀,赶紧去换一身衣服过来见见我们的县太爷!”
“里正爷爷,我们农民就是这样的穿着,我觉得可以见人。”
都互相看见对方了,还换什么衣服。
被耽误活儿的她有点不爽,没拉下脸来……是因为怂,她可以跟杨老太对着干,却不敢跟县太爷对着干。
毕竟人家一声令下,她的亲人都可能受到牵连。
周知县瞥见这穿着破旧,还脏兮兮的孩子,却是一脸淡定和理直气壮,乐了,做这三仙县,多久没看见不怕他的孩子了。
“是个有个性的孩子,你就是杨小多吧,别怕。”
“见过知县大人。”杨小多拱手作揖。
“免礼免礼,快到屋里来,外面晒。”周知县笑呵呵的,显示心情极好。
杨小多却是一副你有话赶紧说的模样,说完好去干活。
周知县有些想不通,之前他要见平民,人家恨不得焚香沐浴来见他。
这个杨小多有个性。
“你不怕我?”
“你不讲道理?”杨小多不答反问。
周知县一愣,随机爽朗笑了,“在你看来本官是那种不讲道理之人?”
“既然大人讲道理,我为何要怕你?我又没犯罪。”
“哈哈哈哈……”周知县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意思的小姑娘,心情又好了许多。
杨小多给他倒了一杯茶,“家里条件有限,只有冷茶了。”
“无妨,天气太热,冷茶解渴。”周知县倒是好说话。
杨小多又给里正倒了一杯,“里正爷爷,请。”
里正差点被这小妮子吓死,见周知县没有计较的意思,这才松了一口气,趁接茶的机会狠狠的剜了杨小多一眼。
杨小多跟没事人似的,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条斯理的喝起来。
“打谷机是你想出来的?”周知县问。
杨小多拿出早就想好的借口,“梦里遇到了老神仙,教了我好多东西,自然而然会了。”
本以为周知县不相信,哪知他煞有介事的点头,“说明你有仙缘,说起来也是缘分,本官的母亲也一样,一个梦醒之后,就变成了仙婆,会看相算八字,会给孩子受惊,以后有机会介绍你俩认识,你俩一定聊得来。”
杨小多:“……”
都这么离谱的吗?
“不过显然我母亲没有你仙缘好,老神仙可没教她那么多东西。”周知县意味深长的打量了一下清风武馆的牌匾。
字是杨小多自己写的,请做牌匾的老板刻的。
本以为还需要解释一番,没想到这么顺利。
也省了她解释的力气。
“大……大概是老神仙看我过得太苦了,想帮帮我吧。”
“我倒是觉得是神仙看不顺眼这乱世,派你来拯救万民。”
杨小多:“……”
饶是一向脸皮厚的她,也囧得抠出三室一厅。
倒也不用上升到这个高度,她没这么伟大。
她就一个想安心过日子的小人物。
里正一句话不敢说,这会儿倒是插上话了,“草民也这样觉得,小多将来肯定能干出点事。大人有所不知,早前小多教了犬子一套枪法,上战场之后,犬子竟活了下来,还写了家书回来。”
杨小多哭笑不得。
本以为要进挨骂群,结果进了夸夸群。
两人逮着杨小多好一顿夸,周知县这才说正事。
“我想向朝廷推你想出来的打谷机,你有什么意见吗?”
“没,能造福人民是我的荣幸。”杨小多也打起了官腔。
知县大人就是来通知她的,就算她有意见也没用。
何况她没意见,还很开心。
“在此之前,我打算让全县的木匠都来学制造打谷机,你愿意教吗?”周知县又问。
这一下杨小多迟疑了,“之前我交给我们村的木匠叔叔时,没说过会教其他人,这事我还得跟他说一下。”
里正非常有眼色,“我现在就去喊他过来。”
木匠来得很快,也是一身泥巴,显然刚从田里回来。
他可没杨小多淡然,忐忑不安的揪着衣角。
回来时里正已经跟他说了情况。
他敢不同意吗,跪下来就磕头,“草民同意!大人做主就好!”
虽然少了一门独家生意,但赚钱也得有命花。
“我得先把我们家的早稻收了,晚稻种下了才有时间。”杨小多道。
“可以,到时本官让他们到梧村来,就在木匠家里学习,作为补偿,奖励你俩每人十两银子,没有意见吧。”
哪敢呀!
杨小多和木匠赶紧鞠躬作揖,“多谢知县大人。”
且甭管周知县来找杨小多干嘛,光是周知县来找杨小多这一件事,就让杨小多在梧村人心目中的地位高大上了好几个等级。
可不是谁都有这个荣幸!
杨老太到处吹牛,说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就连一向唯唯诺诺的杨周氏也抬头挺胸,说话都大声了许多。
反倒是当事人杨小多,还跟以前一样,该种田种田,把早稻全部收回来,又马不停蹄的种下晚稻,避免耽误季节。
时间一晃就是十多天,最后一块晚稻种完,又一年的双抢季节结束。
没人不瘦了一圈。
看着瘦瘦巴巴的弟弟妹妹,杨小多大手一挥,抓来一只鸡,宰了,加点药材,炖个鸡汤给他们补补。
照例,送一小碗去给杨老太。
至于最后落到谁肚子里,那就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了。
想着那些徒弟们也辛苦了,每人给了他们一包药材,让他们回去炖鸡吃。
有没有鸡来炖,也不在她的控制范围内。
这师傅穷呢。
其他地方的木匠如期而至,到杨木匠家里,跟木匠和杨小多学习制造打谷机。
也不是什么难事,重要步骤在于制造齿轮的铁铺。
周知县亲自出手,把活儿揽到专门为前线军队打造兵器的官方铁铺内,让他们多开一个炉子,专门制造齿轮。
杨小多没有冶铁的技术,就不指手画脚了,能造出她需要的齿轮就行。
新一轮的税收伴随着新一轮的征丁同时进行。
今年的税收果然加了一成,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杨乔释叫杨小多去老宅商量征丁之事。
杨小多带上弟弟妹妹,包括杨福载和杨金花。
二伯母带着两个儿子也来了,站在堂屋门口,神色冷淡。
“小多。”杨福能比杨小多大了几个月,一直喊她小多。
“嗯。”
杨老太坐在堂屋最中央,派头十足,“人都来齐了?”
“齐了。”杨乔释应了句。
“我跟你们大伯商量了一下,虽然福齐的年纪最合适,但福能和福显的功夫比较厉害,所以我们家应该从这两人中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