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没腌完,家里没盐了。
所幸天冷,放一晚上不会坏。
杨小多打算收工,大门传来拍门声。
“小多,是我。”
唐进带着媳妇连夜过来,拿了一小袋盐,“我爹说你家的盐肯定不够,让我给送点过来。”
真是及时雨,杨小多没跟他们客气,“谢谢你们。”
“天冷,我们就不进去了,晚上警醒点,小心有贼。”
“知道了,谢谢!”
杨小多和杨福显点着松香,忙到很晚才把猪肉腌好,放上一天就可以熏成腊肉。
放在厨房里不放心,杨小多索性把盛放猪肉的大缸抬到她房间里,把门闩给拴上。
忙了一天,又是爬山挖坑,又是杀猪的,她沾床就睡。
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听到院子里传来动静。
杨小多顿时惊醒了,来贼了?
知道她家有猪肉的也就那四家。
老二家和里正家肯定不会来偷,老四家想,但没那么能力也不会冒险,唯一敢来的就是老大家了。
杨小多蹑手蹑脚的穿了衣服,下了床。
她有在门后放一根木棍的习惯,刚拿起木棍就听到杨周氏的房门传来响声,脚步声很轻。
堂屋门被打开了,脚步声到了她的房门外。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摊上这样的娘,这几个孩子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一把镰刀小心翼翼的伸进来,一点点的拨动门闩。
杨小多把木棍放上去,镰刀拨动木棍,她又拉回来。
如此反复,外面的人失去了耐心,突然踹门。
杨小多快速的把门闩拉开,退后两步。
门外的人一脚踹空,摔了进来。
杨小多举起木棍砸了下去。
她没喊抓贼,同情心只倾向弱者,现在的她能和福显联手打死野猪,在外人看来不属于弱者,反反复复折腾大家容易引起反感。
不如趁机多打几下。
“哎哟!疼!是我!别打了!”
“我是你大堂哥!”
“我是你娘啊!”
杨小多避开要害又狠狠的砸了好几下,这才解气。
“都给我出去!”
“小多,别这样嘛,我们是一家的。”杨福齐忍疼爬起来。
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脸,但杨小多能听出他此刻的讨好。
“谁跟你是一家的,出去!”
没失手打死他为原主报仇是为了下一次上战场的名额,还想乱攀亲?滚丫的!
“小多!”杨周氏的语气也带着讨好,“你大堂哥他们也不容易,你大堂嫂又怀上了,二堂嫂也快生了,得吃点好的补补。”
“跟我有什么关系,谁的媳妇谁养,找我干嘛,我又不是她们的相公!”杨小多见杨福齐还没动,踹了他一脚。
连续被杨小多威胁,杨周氏不敢再骂人,改苦口婆心的劝说,“小多,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都是亲人,过去的事情过去了。”
“你过去了我没过去,还记得有一次福显差点被他打死,直到现在胳膊上都有一条手指长的疤,福昱、福得他们谁没被打过,我们是受害者,凭什么要我们忘记!”
“这不是都好好的嘛,与人为善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出不出去?”杨小多抬脚就踹。
这一脚力气很大,直接把杨福齐踹出房间。
动静这么大,其他人也醒了。
黑暗中,杨福显眼里盛满了失望。
杨周氏见状只得离开杨小多房间,“小多,有话好好商量,别戾气这么重,好人一生平安。”
杨小多气笑了,神踏马的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也得有个度!
与人为善没错,与善良之人为善,善良会传染,将会收获更多的善。
可若与坏人为善,那就是对良善之人最大的恶!
“再废话把你也一起赶出去,记住了,好人一生平安,要善良,要做个好人,不要去衙门告我们,好人一生平安!”
杨周氏嗫嚅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杨福齐趁机灰溜溜的跑了。
杨小多心绪平静下来。
没什么好伤心的。
前世生下来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不也过了一辈子?
“都去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练功。”
但孩子们都没能再睡着,怕杨福齐再来偷肉。
只有杨小多,睡得安安稳稳,一觉到天亮。
*
杨小多猎得一头野猪的消息还是传开了。
每年年底都是最乱的时候,很多三只手眼睛开始乱飘,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搞点年货。
杨小多家的猪肉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
以往清冷的门前,也突然热闹了起来。
大爷大妈也不怕冷了,成群结队的站到她门前唠嗑。
就连以往看不上她家的媒婆,也咧开嘴笑得成一朵花,摇头晃脑的来敲门。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但杨小多能算出弟妹们的姻缘,不需要媒婆。
望着眼巴巴盯着她家院子的郑媒婆,她很礼貌的拒绝了,“多谢郑婆婆关心,我弟弟还小。”
“不小了,十四了,我们村大部分十四的男孩子都定亲了,准备准备,十五就可以成亲,等到十六七做了爹,又可以上战……咳咳咳,就可以儿女成群了。”
杨小多一点也不心动,杨福显前半生艰苦,后半生极其富贵,妻子也出身富贵,不需要媒婆。
“多谢郑婆婆,我们家穷,拿不出聘礼。”
“不需要你们多少聘礼,一头猪就行了,我听说你们家养了两头猪,养大以后正好一头做聘礼,一头办婚礼。”
杨小多:“……”
她自己都没想过两头猪大了一会怎样,就给安排好了!
“你放心,有我郑老婆子出面,一定能帮你们谈一门好的亲事,我有点口干。”
郑媒婆说着往门内挤。
刚才还混在人群中说八卦的杨周氏,这会儿才注意到郑媒婆进了门,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三步并作两步回了家。
“郑婶呀,快屋里坐!小多!给倒碗水。”
杨小多没动,“我弟弟的姻缘未到,你别操心了。”
郑媒婆依然笑眯眯的,“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什么叫姻缘未到,我就是干这一行的,千里姻缘一线牵,保证给你到位!”
“是是是,还得辛苦郑婶!”杨周氏已经开始幻想着新妇进门,她也成了婆婆,也可以像婆婆那样,有人孝敬自己了。
杨小多看着杨周氏那一脸的荡漾,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没事做什么白日梦!
“郑婆婆,大家都是聪明人,喝碗水就回去吧,我弟弟的婚事我们自己做主。”
“父母在都是父母做主,你别任性,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了。”
郑媒婆不死心,也有点不高兴了。
想她郑媒婆走到哪里不都是香饽饽,哪曾这般被人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