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养这孩子,你能养好?”杨小多问。
杨福佑又沉默了,大男人谁带孩子呀。
杨老太像是避瘟疫似的,使劲的挥手,“赶紧走!那地方抱回来的,也不知道有什么病,别传染给我们!”
杨小多把孩子抱走了。
回到武馆,吩咐杨梅花烧一大锅的生姜水,而她去找唐进帮忙写个字据。
以杨福佑的名义,以十文钱的价格把女儿卖给她,以后生死都跟杨福佑无关。
然后拿着字据去找杨福佑画押。
扔给他四个铜板。
“还有六个,抵了给周轻做法事的钱。”
杨老太气得拿鞋子砸她。
杨小多轻身躲开。
孩子还小,一身的血迹已经干涸,生姜水可是驱寒杀菌。
前世师傅不止捡回她一个孩子,她也帮师傅带过小师妹,算是有点经验。
小心翼翼的避开脐带给孩子洗干净,找来早些时候杨福正穿的旧衣服给孩子包上。
杨梅花又给孩子煮了米汤,拿勺子一勺一勺的喂着。
六岁的孩子比大人还细心。
孩子生下来以后一口都没吃到,饿极了,求生本能使然,眼睛都没睁,狼吞虎咽。
“梅花,明天去洗衣服的时候,你放消息出去,二堂嫂是被二堂哥打了才早产,才导致大出血丧命的。”
“我知道了。”杨梅花一点就通,“我去十四奶奶面前说,十四奶奶跟她一个村的。”
杨小多看着瘦巴巴的孩子,心想着只有米汤喂不活,还得喂点其他有营养的东西。
找到杨福显商量了一些事情,带上户籍文书,上了县城。
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农女,戴着一定破草帽,站在衙门前毫不起眼,守门的捕快没放她进去。
杨小多便在衙门门口等了一个时辰,才看到周知县从里面走出来。
“周大人!”杨小多立即上前拱手作揖。
“小多?你怎么来了?来了也不让人去喊我,等了多久了?”
看门的捕快见周知县往杨小多的方向走去,暗道不妙,谁能告诉他们为何周知县会认识这个农女,看起来还蛮熟!
“等了一会儿,他们不认识我,不让我进去才正常,否则什么人都放进去,你不得忙死,万一有危险咋办。”
杨小多说完自己都笑了,这话茶味儿好浓!
周知县让两人过来认人,“这位就是做出打谷机的才女,以后她来找我,尽管放行。”
杨小多:“……”
这尬的。
两人却是非常认真的拱手,“见过杨姑娘!”
杨小多回以一礼。
“到我家吃饭?”周知晓邀请道。
“多谢,下次有机会,我等会儿还要回去,我来想了解一下,我记得大新国是可以立女户的。”
周知县有些惊讶,“你想立女户?”
“需要什么条件?”
其实大新朝伊始,借着女将军的光,女性生存的条件还是相对好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人把持朝政,对女人的剥削就越来越严重了。
“其实门槛也不高,有田有地有事业就行了,得看知县的态度。”周知县很认真的回答了杨小多,“不过我当了五年知县,也没有女人要立女户,听我的上一任说,他也没遇到过,你要立,我就给你立,有清风武馆,你有足够资格。”
“多谢周大人。”
然后杨小多把捡了一女婴之事粗略说了几句,把女婴的户籍也办了,取名:彼岸。
顺便把两个妹妹的户籍文书也上到她的户籍文书上面,问就是杨福显迟早上战场,避免杨周氏作妖。
回到家中,杨小多把两本户籍文书递给杨福显。
杨福显一点也不意外大姐会这样干,依然支持她,“你尽管放手做,其他的还有我。”
“谢谢你。”
“说什么呢,我可是你亲弟弟!”
杨福显绝对迷信杨小多,夸张点说,大姐要杀人,他还不问原因就帮忙磨刀的那种。
倒是杨周氏知道杨小多立了女户,还把妹妹的户籍给改了,又哭又闹折腾了半天,没人看她表演,这才消停。
杨小多已经习惯了。
穿越嘛,几个极品亲人或者亲戚是标配。
不管何时何地,八卦的传播速度都是最快的。
杨福佑殴打妻子致流产大出血而死的事传遍了整个梧村,周轻的娘家不远,也有同村人嫁到梧村来。
第二天,周轻的娘家人就打上门来了。
按着杨福佑在地上狂揍,杨老太和杨乔释几个哭闹也没用。
周家人做好了准备,来了好大一个家族的人,而杨家人嫌弃杨老太几人做出此等丢人之事,不管。
杨福佑被揍得不轻,杨梅花亲自去看了,皮青脸肿,牙齿掉了几个,估计好长一段时间要卧床了。
杨小多以为周家人会来把孩子带走,结果人家只是揍了杨福佑一顿,没有管孩子的意思。
她大概就能明白,这年头,没有多少人愿意养一个养大了会嫁出去的女孩子。
揍人出气的事情他们做,赔本养孩子的事情,他们不干。
那之后,杨老太一病不起,三家又凑钱给杨老太请大夫。
家里多了三个孩子,不光多三张嘴,还得多交三个人的税粮。
杨小多找杨福是显商量了一下,“福显,我手里还有一些银钱,想屯一些粮食,偷偷的屯。”
“怎么做,你说,我跟。”
“武馆这边有多余的库房,明天我整理整理,去粮铺找老板谈谈,让他帮我晚上拉进来。”
杨福显却非常敏锐,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大姐,是不是要出事了?”
杨小多手一顿,咳了咳,“天机不可泄露。”
杨福显撇撇嘴,做出委屈巴巴的表情,“我可是你最亲的弟弟,也不能说?”
“好好练武吧,到时你就知道了。”
杨小多把第三批茶叶拿去无忧茶馆,找到杨掌柜,卖了五两半银子,又寒暄了几句,提醒道,“最近世道乱,我打算屯点粮食,有备无患。”
杨掌柜的乐呵呵的,“不瞒你说,我也有此准备,听说有位员外正在屯粮,打算低进高出,只怕现在粮食也不好收。”
“哦?”杨小多来了兴趣。
“姑娘想屯粮食,可以走我这个渠道,一担比外面贵三文钱,包送到家。”
杨小多不知道杨掌柜哪来的渠道,但两人交易过几次,都没坑过她。
“成交,我手里有五十两银子,全部要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