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谁摊上谁倒霉
林十五2024-11-05 09:242,206

  空气仿佛凝固了,随后杨水仙哇一声捂脸哭了。

  杨小多隐约听说了一些。

  早些年二伯给杨水仙定了一门娃娃亲,这几年那家发展得挺好,听说家里都买了两头牛。

  不知道大伯跟那家人说了什么,前天,那家人上二伯母家门退亲,转头去了大伯家里定亲。

  “拉倒吧,就王大力和王大牛那俩破烂,也只有你们俩才要。”杨小多抱着杨水仙安慰了几句。

  “你这是得不到才说酸话,王大牛有什么不好,家里有两头牛。”杨荷花也加入口水战。

  杨碧荷气不过,咬着牙气鼓鼓的,“两头牛算什么,我还不稀罕呢!也就你们才宝贝!”

  “有本事你定一门家里有三头牛的亲事呀。”

  杨小多只觉得幼稚。

  再说,两头牛真的不算多。

  “你们走不走?”杨小多好挥舞着镰刀,“再不走我动手了!”

  跟这种人争论实在拉低智商,不如直接动粗。

  杨兰花和杨荷花想到奶奶的伤腿,面色僵硬的走了。

  “走就走!谁稀罕,不就是几个蘑菇,我自己也能捡到,希望你们被野猪咬死!”

  杨小多摇摇头,轻轻的拍杨水仙的后背,“相信姐,以后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相公,比王大牛好千倍万倍。”

  杨水仙吸吸鼻子,擦干眼泪,“谢谢小多姐。”

  几人捡满篮子就回家,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杨李氏站在大门外,指着杨周氏大声骂得很难听。

  杨小多终于意识到,原来那几天消停不是因为被训,是忙着去算计杨水仙的亲事!

  挨骂这种事,杨周氏愿挨,杨小多也懒得去干涉。

  打算越过两人回家,被杨周氏喊住,“站住!”

  杨桂花很是暴躁,“娘!”

  杨小多示意她别急,先回去。

  杨桂花听大姐的,提着篮子进了门。

  杨李氏直勾勾的盯着杨小多的篮子,搓手,“小多啊……”

  “大伯母,我刚在山上遇到兰花和荷花了,她们说她们也能捡到很多蘑菇,不稀罕我的,想必这是你教的吧,难得大伯母做个好人。”

  几句话,把杨李氏讨要蘑菇的心思歇了。

  杨周氏却不这么认为,“大嫂,你别听这死孩子的,捡这么多也吃不完,你拿点回去,你们人多。”

  杨小多呵呵,提着篮子就要走。

  “站住!”

  “有事?”

  “你是不是惹堂妹哭了?”

  杨小多故意装傻,“那么多堂妹,你说哪个?”

  “兰花。”

  杨小多走进院子,不管杨周氏怎么喊都没停下。

  两篮子蘑菇,一顿吃不完,把多出来的用水焯一下,晒干,等到没吃的季节拿出来炖汤,喷香。

  杨周氏连连跟杨李氏道歉,回来就要打杨小多。

  杨梅花已经把事情大概告诉杨小多,跟王大力和王大牛有关。

  前任都算不上的玩意儿,杨小多没放在心上。

  杨周氏挥过来的木棍,她随手夺过来,“娘,谁才是你亲生的?你怎么对外人都比对亲生的好呀?”

  杨周氏气呼呼的,“我也是为了你好!”

  “等你老了,我们给大伯母养老,不给你养老,算不算为了你好?”

  杨周氏绿了脸,“你这是强词夺理!”

  “怎么,一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是合理,发生在你身上就是强词夺理?娘,将心比心。”

  杨小多把木棍扔掉。

  这杨周氏真是拎不清,谁摊上这样的娘谁倒霉。

  偏生还不能扔掉。

  孽债。

  孩子们都忙,没人去关心杨周氏心情怎样。

  吃了午饭还得下地收高粱,高粱收完红薯又可以挖了,挖过红薯的地可以种冬油菜,农活永远干不完。

  厨房传来阵阵饭香,杨周氏蹭的站起来,黑着脸冲进厨房,“你们又煮饭了?”

  杨梅花紧张看向杨小多,后者淡定的切着芥菜,“饿。”

  “忍忍就过去了,别以为现在收了粮就有粮食了,等交了税粮,剩下的粮要吃一年呢!”

  杨小多菜刀猛地剁到砧板上,“只要你不乱送人,就不会缺粮!”

  原主记忆里,自己孩子饿不死就行了,叔伯有求必应。

  没人料到杨小多会突然发作,弟弟妹妹担心杨小多对杨周氏动手,都往厨房这边跑。

  杨周氏低下头,有些心虚,“他们是你叔伯,你爹不在了,我们有事还得靠他们帮忙。”

  杨小多一直认为自己脾气好,毕竟脾气不好得要命,没想到在杨周氏让她破戒。

  家里有一个这样拎不清的长辈,真是窒息!

  “你是不是蠢,你有事只能靠这几个儿子!给你养老的是这几个儿子,不是外面的谁谁谁!”

  “可是……可是有外人欺负我们,也需要叔伯帮忙呀。”

  “拉倒吧,他把你儿子推出去送死的事情你忘记了?”

  杨周氏脸色僵硬,试图找补,“他们……他们也不是故意的,谁都不想上战场送死。”

  “合着你儿子活该去死?”

  杨小多失去了耐心,“以后家里我和福显做主,有饭你就吃,有活你就干,别试图干涉我,也别管福显的事情,不然,我不敢保证我会做出什么事来!”

  被大女儿威胁,杨周氏很生气,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孩子们失望的眼神,她有点怕,到嘴边的话愣是不敢说。

  杨小多深深呼出一口浊气。

  骂完人真爽,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吵架!

  转头,又面露温柔,“梅花,以后每天三顿饭,先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你放心,粮食够吃,大姐不会让你们饿着的。”

  “嗯。”杨梅花顿时眉开眼笑。

  五岁的孩子,一人包揽了所有家务活。

  有独轮车,干活方便很多,十多亩高粱,几个孩子三天就收完到家。

  其中两亩是自己的,十亩是租种地主家的,收回去还得交佃租。

  交完佃租手里剩下的没多少,但好歹剩下了,灾荒之年可应急救命。

  一年两次的税收季来临。

  大新国有一套成熟的税收机制,粮长专管,一村一长,由里正辅助。

  粮长收了粮运送到县城仓库,跟主簿对好数量,再由知县往府衙送。

  距离边疆近的县城则只送账本,再由府衙批文等戍边军队派人来取。

  税粮按照人头收,十二岁以上三百斤,以下一百斤。

  目前杨小多家每年得交一千六百斤。

  这时的普通水稻产量只有五百斤左右,杨小多家里有四亩田,今年年成好,两季加起来大概能有四千斤。

  早稻的时候交了八百斤,这次只需要交八百斤。

  姐弟两人拿独轮车把粮食一筐一筐运送到村口,排队等称。

  杨莫氏见状打起了独轮车的主意,“小多呀,我是你满婶是吧。”

继续阅读:第24章 上次打轻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玄学种田:长姐有亿点厉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