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看了赵玮一眼,到底走错了,早知道把女儿送进宫去做个才人都好,送给这玩意儿做侧妃,真是瞎了眼!
不过现在撇清关系还来得及。
“皇上,臣冤枉!臣只是想去看望把他纳入府的女儿,路上遇到了这么多的同僚,是臣没想到的,就一起了。”
这话,他自己都不相信,但事到如今,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皇帝呵呵两声,不置可否。
刘冲更加心惊,到底可以还是不可以呀!
皇帝猛地甩出一封信,摔到刘冲脸上。
“你自己看看。”
刘冲捡起来一看,正是他写给张宾远在北方的子侄那封。
但当时他留了一个心眼,让属下代劳,没有用自己的笔迹。
“皇上,一定是有人冤枉臣!这不是臣的笔迹呀!”
“好!很好!看来你们一个个真把朕当做傻子了!”
皇帝猛地下令,“来人!”
赵平安抱拳,“臣在!”
“把所有人抓起来!”
这是皇帝登基之后最硬气的时刻,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激动。
把这帮狗贼拿下之后,他就可以大展拳脚,该减税的减税,该宰肥羊的宰肥羊。
晏凉站着未动,安静的看着赵平安带着人出击,提防有不轨之人趁乱袭击皇帝。
赵玮不甘心,横竖都是死,在皇帝下令的那一刻,猛地往皇帝这边冲出来。
他认为,只要他能把皇帝弄死,群龙无首,皇子还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就在他冲到皇帝两步之距的地方,晏凉手起刀落,结束了他的一生。
赵玮死不瞑目。
刘冲距离得最近,新知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也豁出去了,“所有人都听着,皇上从没想过饶恕我们,横竖都是死,大家拼了!”
但一个文臣能干什么?
府兵只听令于主子,闻言暴起,跟赵平安带领的御林军殊死搏斗。
“反抗者,格杀勿论。”皇帝又下了一个命令。
赵平安眼睛亮了,气势都变了,一下子砍了三个。
*
次日,京城的太阳依然升起。
只有皇宫正门前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和菜市口的脑袋提醒着人们,昨晚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血流成河。
“听说了吗?继张相谋反之后,晋王和刘尚书怕皇上查到他们头上,也反了。”
“这种事当然是真的,不然那几颗脑袋怎么摆上去的,不过我好开心!”
“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可开心的,谁做皇帝我们的日子不都这样过。”
“那你就不知道了吧,皇上登基之后,曾经三次减税,但只成功了一次,其他两次都被张相带领百官阻止了,当时的皇上年纪不大,根基不稳,根本斗不过那些老狐狸,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民被门阀世家剥削却什么都干不了。”
“听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事,皇上还提出多征收富人的粮税,让穷人喘口气。”
“听你们这么说,皇上是个好皇上呀,但是为什么我听到的都是他很不好,张相几次要减税,皇上不肯?”
“这话你也信?城西康家村还记得吗,当时可是全村人都被张家人赶走,把土地占为己有,谁敢不服就一剑刺死,那能是皇帝让张家干的?之后好几年,康家的人想告状无门,不是在告状的路上就是死在告状的路上,最后落得个灭族的下场,直到现在张家还在用着那片土地赚钱呢。”
“你怎么这么清楚。”
“因为我岳父就是康家的!”
“说得对,我一个远房亲戚也是康家的,岂止康家,还有好多,我们村的一个姑娘被张家一个小公子看上了……哎,我都不敢说了,结局你们都懂的!”
许是张家散了,更多的人想起张家、甚至各大世家做出来的混事,一个比一个激动,恨不能上前把那几颗脑袋踢下来,当球踢。
人群中,几个人相互交换眼神,离开热闹的人去,回宫复命。
早朝,文武百官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是已伏诛就是已逃走。
然现在皇上已经重新夺势,他们又能逃去哪里!
第一次,晏凉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上。
“启禀皇上,八百里加急,北方军无旨擅动,张将军带领五万军队南下,往京城而来。”
皇帝一脸严肃,“众爱卿可有法子阻止?”
晏凉不说话,没人敢说话。
这会儿,也就只有闫强敢站出来,“皇上,京城只有一万守城军,不足匹敌五万北方军,要早做打算才是。”
一直忠心皇帝的几个小官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
“皇上,微臣建议让晏将军带着守城军原地等候,等到北方军到达京城时,能劝降就劝降,不能劝降的,按律当斩。”
“微臣附议,周大人言之有理,我军在原地等候,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精力充沛,而北方军南下,经过长途跋涉,作战能力肯定不如原地的守城军强。”
“五万人也不是每一个都忠诚于张家的,我们总能说服一部分。”
朝堂就跟菜市场似的,永远都能听到争吵。
哪怕都是皇帝的人,不存在派系之争,也存在想法的差异。
皇帝很喜欢这样乱糟糟的朝堂,因为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和看法,集思广益,总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但显然北方军这事没有更好的办法。
“众爱卿忘了,北方军南下,谁在北界守着,金凉国虎视眈眈,难道我北方也要像南方那样城门失守,被屠城吗?”
皇帝此话一出,闹哄哄的朝堂一下子哑火了。
最危险的不是北方军,而是一直在伺机而动的金凉军队!
“众爱卿有什么想法都说说,说错了朕不罚。”皇帝道。
朝堂上这才又有了声音。
“我觉得晏将军会有办法。”
“臣附议。”
“大家别为难晏将军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我们严重缺人,晏将军再厉害也得有可用之人啊!”
有人说到了点上,朝堂上又冷了下来。
晏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北方军一动,金凉那边肯定动,就算他们有无敌风火轮,也阻止不了这一场战事。
可苦了边界的老百姓!
“臣有一个想法,主动出击。”晏凉道,“臣带一万守城兵主动北上,先解决掉北方军的事,再用最快速度北上,至于能抢救多少,真的只能看造化了。
杨军师去接南方军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京城,到时让他们北上支援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