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楚幼薇不断地传授萧宸驾驭马匹的技巧,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如同疾风骤雨中的鼓点,时而紧张刺激,时而轻松愉快。
“陛下,您为何突然带臣出来学骑术?”在一阵阵达达的马蹄声中,萧宸忍不住询问道。
楚幼薇回首一笑,眉眼间尽显潇洒:“到了便知!”
一路上,他们谈天说地,从民生百态谈到国家大计,气氛轻松愉快。
“萧爱卿,看你骑得如此起劲,是否感觉快哉妙哉?”楚幼薇对着已经超过自己,一直在前面驰骋的萧宸问道。
萧宸在马背上稳住身形,回望楚幼薇,带着兴奋和骄傲的笑容回应道:“陛下,这骑马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萧宸从没想过,自己也能驰骋在这广阔天地间,犹如飞鸟翱翔于天际。虽然是第一次骑马,却仿佛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力量与自由。”
楚幼薇听罢,也是一脸笑意,“哈哈,看来萧爱卿也有成为大将军的潜力啊!”
她策马向前,带领萧宸来到一处更为开阔的地方,那里正是大楚将士们热火朝天练兵的场地。
“看那边,”楚幼薇指着远处一队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的队伍,“那就是姜迪将军正在训练的士兵们。他们为了保家卫国,每日都在挥洒汗水,准备随时出征。”
萧宸眺望着远方那片浩大的练兵场,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只见姜迪身披铁甲,手握长剑,威风凛凛地指挥着兵马操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坚定与决然。
他转头对楚幼薇说道:“陛下,看到这样的景象,臣心中万分感慨。我大楚有这样的勇士,何愁边疆不宁?”
楚幼薇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对姜迪的信任和对将士们的赞赏,“是啊,每个为大楚付出的人都是我们的骄傲。”
两人并辔而行,继续欣赏着练兵场上的壮丽场景,心中的思绪亦随着战鼓声起伏跌宕。
在楚幼薇的引领下,萧宸行至练兵场附近。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千军万马正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训练。
战鼓擂动,犹如雷霆般震撼人心。
剑光闪烁,映照出将士们的坚毅和不屈;旗帜飘扬,仿佛在诉说着大楚的辉煌。
“你看,姜迪正在亲自督训士兵们操演阵法。”
楚幼薇指着远方那个雄姿英发的身影,脸上洋溢着自豪之色,“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让每个士兵都明白何为智慧,何为勇猛。”
萧宸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姜迪正站在队列前方,身形挺拔如松,手执令旗挥舞,口令清晰有力。
那些听从命令的士兵迅速调整阵型,变化莫测,犹如江河汇聚成海,又似狂风卷起巨浪。
“确实,姜迪将军不仅武艺高强,更擅长统御三军。”
萧宸由衷地赞叹道,“看到这等壮丽景象,我更加明白为何陛下要让我学会骑马。”
“这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并贴近我们的将士,感受他们的热血与坚韧。”
楚幼薇赞同地点点头,她继续带领萧宸向前行,靠近练兵场边缘。
两人驻足观看,心中各自揣摩着如何更好地支持前线、稳定后方,让整个大楚王朝如同此刻的练兵场一般,秩序井然、充满力量。
萧宸望着眼前的练兵场,心中涌动着无法言表的激动与钦佩。
他看着那些挥汗如雨、刻苦训练的士兵们,感受到一种激昂的斗志在胸中澎湃起来,不禁对楚幼薇说道:“陛下,我被这壮观景象震撼得,都想加入他们,一同上阵杀敌了!”
楚幼薇凝视着他那满是热忱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她轻轻拍了拍马鞍,悠然道:“哦?萧爱卿也有如此豪情壮志?”
“不过,战场上不仅需要冲锋陷阵的勇士,更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你难道不会更想成为那个坐镇后方、指挥若定、令全军上下都心服口服的统帅吗?”
萧宸听闻此言,眼中闪烁出更为坚定的光芒,他微微仰头,目光直视远方,回答得掷地有声:“当然想!”
能够带领一支军队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男儿心中的梦想。
“只是,臣担心自己资历还尚浅,难以服众。不过,无论是上阵杀敌还是幕后指挥,只要能为大楚效力,臣都愿意肝脑涂地!”
楚幼薇满意地点点头,转而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萧爱卿,你的战场虽不在沙场之上,但同样重要。”
“无论你是在朝堂上运筹帷幄,还是在经济领域开辟新的财源,朕相信你,都是为了确保国家富强,百姓安康。”
萧宸也知道,楚幼薇说的是真心话,不然怎么会不计较自己身为当朝官员却大肆炼盐的事情呢?
“朕希望自己今日没有看错人,也希望日后你不会令朕失望。”楚幼薇神情严肃地说道。
萧宸沉思片刻,随后郑重其事地承诺道:“陛下,您的话臣定会铭记在心。”
“请您相信臣,无论是在战场上挥剑斩敌,还是在幕后调兵遣将,臣都定会家利益为重,竭尽所能,不负您的期望与大楚子民的寄托。”
楚幼薇见萧宸眼中闪烁坚定与希望,心中暗自欣慰。
她轻轻拍了拍马颈,转向萧宸问道:“萧爱卿,你方才提到想要上阵杀敌,那依你之见,一个优秀的将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是眼光、谋略,还是知人善用的能力?”
萧宸听后,目光坚定地回应道:“陛下,您所言几点皆是。”
“一个真正的好将军,首先要有深远的战略眼光。他必须能洞察全局,预见战事走向,根据天下大势制定出符合国情军情的战略方针。只有如此,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眼光首先体现在对战争大势的准确判断上。比如,在决定出征边疆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并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
“臣听说,姜迪大将军在选择出兵时机时,就考虑到冬雪将至可能影响后勤补给和行军速度,从而提前部署,确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便是有战略眼光的体现。”
楚幼薇满意地点点头道:“很好,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