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
衡州城的一切百废俱兴,就等着一道生机将他们激活。
而郁三郎便是这道生机。
他也没有辜负当日他所说的话,由着他监管,将朝廷的赈银,每一分,每一处都落实在了实处。
当日的事情,最震撼的人莫过于袁志鸿。
也因此,在那日事了以后,他还经常找借口过来看看。
他实在想不到为何一个不到弱冠年纪的人,身上却常常会出现那种反差的稳重感,就像是一个被岁月沉淀了的睿智老者。
浑身都是迷。
却也让他愈发好奇。
这辅国公府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养出这么一个出色却又充满了矛盾的人出来?
“那些人怎么说?”
“他们还不肯说。”那次,在袁志鸿的帮助下,他们一共俘虏了一百号人。不过他们也不是那么残忍的人,将这一百号人尽数屠杀。
将穿着铠甲的那几个人都给留了下来,其他的都发配到难民村之中,帮助这些灾民建筑他们的村子,屋子。
光是凭借衡州城剩余的那么些人,自然是做不到这种事情的,他们还特地想袁志鸿借了一千个兵士,来镇守衡州城,顺便看着这些被俘虏的人。
至于那些个穿着铠甲的兵士,自然要隔开,另外拷问。
“我正在想该如何撬开他们的嘴巴,让他们吐真话。”这些兵士一看就是受到了特殊的训练,便是用鞭子沾了盐水来抽他们,却依旧将嘴巴闭得紧紧的,不肯吐露一点线索。有些人即便受不住,开口说话了,却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于开口乱说话。
胡乱攀扯。
郁三郎也有些烦躁。
有时候觉得有脾气是好事,但是有点时候,真的觉得,这骨头太硬,也是一种坏处。
“少爷,不如让我来试试?”
郁三郎的烦躁,陈文繁都看在眼底。
他的脑子转了转,突然勾唇一笑,说道,“近来觉得这审讯蛮好玩的,因此,特地看了一些书籍,不如让我来试试看?”
“你来?”
话说有这种审讯的书籍吗?
郁三郎有些疑惑,“你哪来看到的?”
“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来到京都以后,他也认识了一些朋友。
其中有一个人,叫做隼安的,是个非常特别的人。
他家境并不富有,甚至于有些窘迫,他娘当初也曾给人做过外室,相似的境遇让他们两个一见如故,见面第一次,便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隼安家中贫困,最为值钱的便是那万卷书籍。
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一个屋子,他娘当年也是书香门第,家中藏书过万,也因此,当家里落败,他娘当掉了所有的金银珠宝,仅仅留下了这么些书籍。
后来更是因为穷困,给人当了外室,但是便是做了外室,却也依旧没有将这些书籍放下。
她娘个性耿直,虽然貌美如花,但是性格实在不行,不过十年的时间,这男人便厌倦了她。
他娘也不觉得遗憾,只是可惜的时候,一场风寒,倒是要了她的命。
那一年,他才十岁。
他爹许是觉得他可怜,给他留下一些钱财,不过却是没有提起过,要带他回去。后来,他爹每隔半年来看他一次,留下些银两,只不过,这样的日子也不过过来三年,他爹就再也没有来过了,他没有去找他爹,他爹也不来看他,就这么,一点点地,父子两人竟然断了关系。
隼安说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觉得他是个人才,刑侦人才,因此搬了家中不少的藏书给他。
说是藏书,其实不过是手抄本,但是陈文繁却依旧觉得很高兴,这可是他第一次从朋友那里得到礼物。
细细地看了两遍,对这刑侦倒是上了心。
“你想试试就去试试吧,只要给他们留一口气就是了。”
“是,我这就去试一试。”
将俘虏的事情都交给了陈文繁,郁三郎也松了一口气。
前段时间,应抚台给他带来了一些公文,公文之中,提到,想要重新修筑堤坝。
雁江堤坝若是不修,便是将衡州城重建得再完美,等到下次洪水一来,照旧要完蛋。
所以,重中之重,便是要将这雁江堤坝给修好。
郁三郎同意了。
他写了一份奏折,让身边的人,快马加鞭地送到了皇上跟前。
想要重修雁江堤坝,至少也要经过皇上的同意,等到皇上将此事全部交托与他,他定然不会让皇上,让雁江两岸的人呢,还有衡州城的百姓失望。
毛笔在纸上滑动着,不多时,一座造型独特的堤坝便跃于纸上。
雁江不算是他们大殷国的第一大江,但是这水流却非常湍急。
每年潮汛的时候,这雁江水翻天滚地的,看得,总会令两岸的人觉得心惊。
尤其是今年,适逢潮汛,又于大降雨,也是因此,才会让雁江水量骤增,将堤坝给冲垮了。
最为重要的,还是这堤坝不够牢固。
若是堤坝够牢固,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而且,他不确定今年剩下的日子里面,这雁江会不会再爆发一次。
前世的时候,他并未听说过此事,但是做好准备还是必须的。
堤坝要修,房屋要建,粮食也要种植。
衡州城,逃亡的人,再加上死去的人,让衡州城的人口一度锐减,但是后来多了外边的灾民补充,倒是多了一些人口。
同一时间,做这些事情,人手肯定不足。
但是,若是分开来,先修建堤坝,这样粮食不足,到了下半年,衡州城的百姓照旧要挨饿受苦。
但是堤坝不修,万一洪灾再来,辛苦劳累了几个月的粮食很有可能又打了水漂。
所以,难办。
所幸他早有准备。
紧皱着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些。
他曾听展夕颜说过,说南方有一种作物叫做玉米,这成长时间比稻子短暂,亩产甚高,甚至还不需要花太多心思来打理,就是吃多了,肚子会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因为这玉米可以做成各种食物来吃,还可以磨成玉米粉,就像面粉似的。
完全可以充当主粮。
在疫病开始之初,他便让收集药材的蒋毅明去了一趟南方,收集了一些这种玉米的种子,若是能够成功种植玉米,到时候,一半人先种植玉米,就让另外一半人去修筑堤坝。轮流着来,当日,修筑堤坝,他会向朝廷反应,要求以工代赈。
他们来修筑堤坝,便给他们每人发工钱。
这样,也能够减轻他们对于修堤坝的排斥心理。
“墨书,让人去叫蒋毅明过来。”
“是,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