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单独给礼部下了一道旨意,在小世子出生五日后拟订了小世子的名字,按照例律,礼部是没有给亲王后代取名的规定,所以从这一点便足以看出帝王对这位小世子到底有多看重。
君知勉,见微知著,勤勉好学,只从名字来看便能知道帝王对这第一位皇家后代抱有多大的期待。
元尽染很喜欢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男子就该勤勉好学,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长为他父亲那样优秀的人,所以心里对小世子也抱有不小的期许。
“你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
君临淮只是看了一眼礼部递上来的书帖,不在意地瞥了一眼。
“名字不过就是一个称呼,只要他以后健康安乐就好,知勉便知勉吧,我不挑。”
“你还不挑?这名字取的多好呀?这一次你是真的得好好谢谢皇上,还有礼部的一应官员,人家这次可是帮了咱们大忙了。”
“这本就是礼部的职责,不过是老四偏爱孩子罢了。”
元尽染无奈地笑了笑,她不和君临淮多说。
君临淮一直抱着儿子不撒手,把元尽染都给看乐了,问道:“我还以为你不喜欢孩子呢,先前不是还说以后定当是一位严父,怎么现在眼珠子都要黏在孩子身上了。”
君临淮抱着孩子在元尽染身旁坐下,声音都轻了好几个度,“因为是你生的,是我们的儿子,所以怎么看也看不够。”
“你现在说的话是越来越肉麻了,听着很不习惯。”
君临淮一手抱着孩子,另外一只手穿过元尽染肩上的墨发,将她揽进了怀里。
“以后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以后也不生孩子了,我们一家三口会一直在一起。”
“你不想要孩子了?”
半晌君临淮才道:“染染,我喜欢孩子,尤其喜欢我和你的孩子,可是生孩子很辛苦,我们已经有了知勉了,已经足够了。”
元尽染的心温温热热的,她一直知道君临淮很爱自己,可是今日才知道他竟然那么害怕失去自己。
“傻子,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其实生孩子也没有你想的那么辛苦,你看我不就很轻松,我和知勉都好好的,一个小孩太孤单了,我愿意再生一个的,因为是和你。”
元尽染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真正爱一个人,是真的愿意无条件为他付出一切的,孩子是两个人之间爱的传承,不管如何辛苦,她都愿意再传承一次。
“不要了,我会好好教导勉儿,以后我们一起保护你,他一个已经足够了。”
元尽染在君临淮的怀中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种事又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反正说什么也不要孩子了。”
小知勉听不懂自家父母在说什么,只一个劲儿地看着他们傻笑,笑到嘴巴都酸了的时候娘亲终于把自己从爹爹怀里抱了过去,小知勉笑得更卖力了。
爹爹方才抱他的姿势实在是不大舒服,还是娘亲的抱抱要舒服些。
因为元尽染尚在月子期,所以摄政王也没参加中秋家宴。
除了参加宫宴,同君临淮走的近的官员在宫宴结束之后又单独去拜访了摄政王,整个王府倒也是热热闹闹的,连吃月饼都是萧辰他们几个陪着一起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虽然待在王府的这一个月的确很无聊,不过因为凌云锦和祝余她们几乎隔一日就会来看她,祝余还特地从外面搜集了不少话本,只一个月的时间,元尽染看了高高一沓的话本,这时间倒也过的特别快。
君临淮这一个月几乎是两点一线,除了上朝的时间,余时间都是守在元尽染身旁,若遇到凌云锦和祝余她们来的时候,君临淮便抱着孩子在一旁听着他们唠嗑。
原本姜柠还有些打心底忌惮君临淮,这一来二去的,她和君临淮也混熟了,倒是一点也不害怕他了。
小世子的满月宴办的格外热闹,皇城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帝后亲临摄政王府,还赐了不少好东西。
连元尽染都嫉妒自家亲儿子,这才豆丁大小就成了富翁,整个摄政王府都要靠他才能大放光彩了。
苏伊伊的孕脉已经平稳,三个月一过,她的胃口也渐好,也不会恶心想吐了,为此皇上大喜,还特意赏赐了整个坤宁宫。
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也免不了旁的国家想要吞并堰国的麻烦,近一年以来,边疆地区兴起了不少政权,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游牧民族领导的胡羌政国。
游牧民族人口基数大,且生存环境恶劣,因此胡羌国的人各个骁勇异常,只三年的时间,便将周边的小国拢在自己的名下,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堰国终究是大国,兵力强盛,且又有君临淮坐镇,胡羌国自是不敢对堰国贸然出兵。
可小鬼也难缠,胡羌国派使臣出使堰国,这也是两国第一次会面,君子慎对此事颇有些头痛。
除了君临淮,钰王殿下身份尊贵,是作为接待胡羌使臣的不二人选,君子喻早就想大大干一番,所以对此事丝毫没有推诿。
出使堰国的胡羌使臣被钰王安排在宫外的行宫住下,一应礼节也掌握的极好,这也算是君子喻封王后的第一次大展身手的机会,倒是让一部分老臣认可了钰王的能力。
如往常一样,刚下马车君子喻便看到姜柠在门外等着他回府。
起初君子喻对这事十分不理解,姜柠对他其实没那种爱到离不开的心思,甚至她对自己就是奉行一般的夫妻间相敬如宾的相处法则,可是她却每日都要亲自在门外等着自己回府。
关于这一点,君子喻曾经问过姜柠,可她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夫妻间本就应该如此。”
今日下着细雨,姜柠站在屋檐下,发髻都漂湿了一些,君子喻见状快步走向她。
“都下雨了就不要出来迎我了,头发都淋湿了,你们是怎么照顾王妃的?也不知道打把伞吗?”
君子喻指责了跟在姜柠身后的两个小丫鬟,小丫鬟低垂着眉眼不敢说话,王爷平日里脾气很好,对他们这些下人也好,也从未发过火,所以这突然责难起来,下人们还是很怕他。
姜柠神色自然地替君子喻拍了拍衣袖上的水渍,说道:“是我不让她们回去拿雨伞的,这雨也不大,我也没有淋湿,不怪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