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方木兰挽着国祥的手,又介绍了一遍国祥。
苏母对方木兰印象不好,是因儿子没选择沈妤君,而缠在这有夫之妇身边。
但苏老爷子和苏父,对方木兰的印象都还不错。
苏唐京在家中提起她时,都只说她好的地方,在父子俩的印象中,这方木兰是一位有想法,有理想和抱负的有志青年。
农家出身,没上过学,却跟着知青识字,在别人都还在观望时,下海经商,抓住机会和人脉。
两人知晓这女同志聪明坚毅,却没想,方木兰会长得如此好看。
这张脸,就算放在当下,也是难得一见美女,难怪阿京念念不忘。
几人打了招呼,寒暄后,坐到客厅聊天。
苏母给两人倒了两杯热茶,站在沙发后面看着聊得和睦的几人,悄悄往后退,去打了个电话。
打完电话,她坐回来,插入聊天中。
“你们在深海市建厂怎么样了?这小子每次报喜不报忧,只说你们合伙开了公司,却不说公司是具体做什么?”老爷子给小孙子个白眼,抱怨孙子每次不说细节,让他们有心想了解,也了解不了。
方木兰便把兰尚工厂,模式,生产都和老爷子聊了。
聊完公司,又聊深海市的发展,
现在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给那边的政策非常好,商务部也在招商引资,拉人才拉钱去深海市投资。
深海市一天一个样,变化极大。
方木兰针对性的聊了,“我刚去的时候,南山区那一片荒凉,周遭全是泥土路,泥瓦房,半年时间,路就铺起来,泥瓦房也拆了,在建工厂,建高楼大厦。”
“那发展很快了!”
方木兰应承,说起深海市的变化,国家做出的努力,拉进多少投资。
老爷子是武官,早年带兵打仗,建国后,一路做的也是武官的事。可现在国家稳定,要发展的是民生,经济。
他这年纪早已退休,但那个时候过来的人,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民生计。
而方木兰,要在深海市做生意,对这些都有研究了解,竟和苏家父子聊得很融洽。
正在融洽时,沈妤君提着礼品来拜年。
“苏爷爷,苏爸爸……”她见到方木兰夫妻,微愣了下,连忙挨着打招呼。
“妤君来啦!”苏母笑着请她进屋,“你瞧你,来就来,还提什么礼物!”
沈妤君含蓄地笑了下,把礼品递给她。
“方同志夫妻也来拜年,你和她们坐一坐,我去过给你倒茶。”苏母说着,把沈妤君推到儿子身边坐下。
沙发是三人沙发,原本就坐着三个人,沈妤君这一座,就显得拥挤,紧紧挨着苏唐京。
她也被苏母操作懵了,却很快反应过来,喊了声唐京哥。
苏唐京往旁边挪了一下,挤到孟国祥,孟国祥又往旁边挤一下,四个人紧紧的挤在这个三人沙发里。
苏母倒茶出来,看到紧挨着的两人,和善一笑,把茶水放到沈妤君面前。
沈妤君常来苏家,和苏家人很熟,关系都不错。
坐下说了几句话后,苏家父子又转而续起刚才话题,和方木兰聊起来。
“咱们现在是不如西方国家,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赶超他们。”聊到和西方的落差,苏父叹气,说咱们现在比不过他们。
方木兰抬起头,自信道:“西方列国用了百年发展到今天,咱们不会比他们差,”
最多四十年,他们就能超越欧洲,成为列强。
老爷子哈哈大笑起来,“我就喜欢你这样的自信,我也信我们能做到!”
因为这话,老爷子对方木兰更喜欢。
等傍晚夫妻俩起身告别时,老爷子还不让她走,要她们留下吃饭。
苏母也喊,但俩人拒绝了。
“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回去做饭给他们吃。”
说到孩子,老爷子问咋不连品华一起带回来,他可是很喜欢这个孩子。
“他在家做作业!”
“这过年,也不放松一下!”老爷子感慨,难怪学习好。
又让苏唐京瞅瞅,“你小子天天只想着玩,才会学习不好。”
“爷爷,怎么又说我了!”苏唐京哭笑不得,
“是你没做好,才让人说。”骂完,又喊他送两人出去。
苏唐京:“……”
“妤君,你和唐京一起送方同志他们回去,等下回来有伴。”正在苏唐京穿上外套,要送两人出门时,苏母叫住了他,喊妤君随着一起,又说,“看看你哥车有没有开走,没开走开车送她们回去。”
苏唐京瞧了沈妤君一眼,犹豫道:“国祥家距离这里挺远,这一来一回得三个小时,我就送他们到检查站。”
苏母瞅他,“你朋友大老远过来咱家拜年,你还不送送人家!”说着把沈妤君推倒他面前,叮嘱妤君陪着去送人。
沈妤君羞赧地点头,小声应好。
苏唐京站在门口,仰着脖子瞧了圈外面,“车我哥开走了,没车!”
“那开警卫团的去,我跟警卫团说一声。”苏母热情的跑出去,没多久把警卫团的车钥匙拿来,喊他送人。
苏唐京再次看了眼沈妤君,无奈地抓住钥匙,喊方木兰夫妻出门。
孟国祥和方木兰刚上车,沈妤君正要开车门坐前面,就被他按住车门。“妤君,木兰家着实有点远,你就别去了,我送他们就可以。我妈有时候喜欢乱点鸳鸯谱,你就别跟着瞎凑热闹了。”
他说着,在沈妤君微红的眼眶下,啪的把门关上,开火启动车离开。
“人沈同志人美性格好,又一心喜欢你,你哪儿看不上人家。”
见他这么对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方木兰同情心泛滥,劝他态度好点,别对人家那么冷淡防备。
多好的一个姑娘,配他绰绰有余,竟这么对人家姑娘。
“我只把她当妹妹!”苏唐京开着车,双眼目视前方。“最主要是,我根本没成家打算,事业未立,何以成家。”
方木兰摇头,和国祥在后面牵着手,“二十五可以成家了,成了家立业也一样。”
“学你一样,和丈夫分居两地,聚少离多么!”苏唐京幽幽地从后视镜里瞥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