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杨墨一大早便前往了大兴宫。
“微臣杨墨,拜见陛下!”
“嗯,杨爱卿来了?起来吧!”
“谢陛下!”
杨墨起身,随即迫不及待的从袖口中取出一封奏本,递上前说道:“陛下,您昨日于朝会上所说之事,微臣已然全部写在此奏章之内,还请陛下一阅!”
“哦?这么快?”
杨广面露惊讶,是真的惊讶。
他还以为,这小子起码要好几天,才能写的出来呢!
没成想,这才一天而已,就写好了?
“回禀陛下……”
杨墨说道,“臣昨日下朝回去以后,便一心想着,定要早日完成陛下所托,如此,方不负陛下之圣恩。是故,臣夙兴夜寐之下,终是于今早,将此策写完,特来与陛下过目!”
说着,还故意摆出了一副颇为疲惫的模样。
【所以啊!我都这么辛苦了,广哥你还是快点给钱吧!】
杨墨心说,【昨天朝会上,咱们可是都说好的,我给你献策,那你就给咱赏钱,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呵?
这小子,还真是一如既往,眼里只有钱啊!
听到杨墨的心声,杨广顿时心中一乐。
不过算了,反正东西到手就行。
而且,这小子也的确称得上是功劳卓著了。
作为一个皇帝,他还是明白恩威并施的道理的。
偶尔真的发些赏钱下去,激励一下这小子,也不是不行。
毕竟,作为“老板”,总不能老是给“员工”画大饼吧!
那样可是会“撑”死的。
既想要马儿跑,那总得让马儿吃点草不是?
“嗯,杨爱卿辛苦!”
杨广点点头,“传旨,荥阳侯杨墨,劳苦功高,特加赐赏金五百两,连同之前的七千两金,一并发放!”
“啊?微臣谢陛下隆恩!”
【哈哈!好啊!好啊!苦尽甘来啊!】
【广哥你这波,可算是干了件人事儿了……】
杨墨听罢,顿时心里大喜过望。
【这样算下来,咱的身家也快接近腰缠万贯了啊!既如此,有些事情,也该是要提前准备一下了……】
我特么?
这小子,什么叫终于干了件人事儿?
杨广听了,原本心情不错的他,顿时脸色一黑。
合着朕在你小子心里,那就是不干人事儿的主呗?
要不是朕不想暴露,外加也没啥理由。
毕竟,这心里话可是不能拿来当做治罪的由头。
否则,朕非得把你小子拉出去,打两板子。
好好敲打一下,也顺便出出气……
摇了摇头,杨广没去管还在那里神游的杨墨,直接打开手里的奏本,翻阅了起来。
一刻钟后,杨广顿时心中大震。
好家伙,这奏本上所写的内容。
不能说妙,简直可以算得上天翻地覆了。
尤其是其中所写的“进士科”……
“杨爱卿,这奏本上所写,何为进士科?”
“回禀陛下……”
杨墨听罢,随即一脸正色道,“所谓进士科,意思便是,一个无甚背景的普通生员,通过朝廷举办的科考,获得了士的地位,如此,即为进士。”
“这便是进士?”
杨广听了,眉头一挑,当即抚掌赞道,“好,好一个进士!”
进士科,即通过科考,晋升为士,此为进士。
而在古代,朝廷选官,纵使是门阀时期,也依旧是从士人当中征辟。
这进士科,几乎等同于是给那些寒门……不,甚至不能说是寒门。
而是给了那些压根没有任何背景,不能算是士族的群体,一个成为士族的机会。
哪怕机会很渺茫……
在看到杨墨所呈递的这份奏本前,杨广一度以为,这小子所言的关东江南士族,真的就是指当地的士族。
或者说,是来自伪齐和伪陈的门阀。
而杨广最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依靠这些昔日的“敌寇”,来对抗和制衡关陇集团,以此来助自己掌握大权,然后,再徐徐图之。
却不曾想,这小子的“野心”,还有魄力,竟然比他这个当皇帝的还要大。
杨广根本不敢想,若是这奏本上所写的东西,真的全面推广开来,那将会引起天下门阀多大的震动。
事实上,科举制的出现其实并不意味着贵族社会的终结,恰恰相反,对贵族社会的维系来说,它是一种更有效的手段。
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的不是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事实,而是改变了贵族的生产机制,也就是由原来根据血缘世袭变成了后来通过考试来不断地量化生产。
比之前的世袭贵族制稍微公平些的地方在于,科举考试至少提供了一种更公平的竞争规则。
如果撇开占有的社会资源多寡不论,那么这种机制至少在名义上保证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进入官僚系统。
不过……
若是如此这般,对于他这个皇帝而言,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嗯?广哥这是咋了?怎么眉头一皱一皱的?】
杨墨看着杨广盯着自己的奏本,半天不说话,顿时有些疑惑。
【难道是觉得上面写的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杨墨心说,【可是我明明已经很收敛了呀!我这可都是按照唐朝的科举模式,专门魔改过的……】
【最多,就是在参与科举的考生中,顺带加入了各地的州学和县学生员】
【而且,这时候,那些各地的州学和县学,能真正上的起学的,大多也还是门阀士族,真正的寒门,只能说是少的可怜】
【不过,万事开头难嘛!就先这样吧!反正再有十年,大隋就该败了,那些门阀也必然会在乱世中被削弱。倒也省的我亲自动手了……】
嗯?
这小子,怎么一天到晚都把大隋要灭的事挂在嘴边……额不,是心里头呢?
杨广听了,顿时一脸黑线。
不过,按这小子最后一句的言外之意。
莫非,他还有什么法子能对付那些门阀权贵不成?
既如此……
“嗯,不错!”
想到这里,杨广看着手中的奏本,也没刚刚那般烫手了,点点头说道,“杨爱卿,你此番,可是又为朝廷,立下大功了!”
“微臣惶恐,微臣只是尽了分内之事,实是不敢居功!”
杨墨听罢,连忙躬身说道。
【说我立功,那你倒是赏啊?钱才是硬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