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拉下去关小黑屋
胖总2023-08-08 14:423,022

  牙子也叫牙人,又名牙行。

  就是古代商业活动里的中间商,在市场上专门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一定佣金。

  有时也指代牙商的同业组织。

  在汉代,这类中间商人被统称为驵会(侩)。

  至隋唐年间,这些商人得到了国营执照,获得了垄断权,从此变成了牙侩。

  一直到了宋代,牙侩正式开始改称牙行,并且开始出现“分工”,比如替大户人家买卖奴婢仆役的就叫人牙子,女的则叫牙婆。

  来到了西城区坊市,杨墨随即开始四处闲逛了起来。

  该说,不愧是大隋朝的国都,关陇贵族的老家啊!

  这商业确实是繁荣,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都是门坊店铺。

  至于路边摊反倒是少见的很。

  这也是正常的,因为直到唐末,这坊市其实一直都是一体化的。

  甚至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还拿坊市制度作为统治的基础。

  到了唐初,由于隋末天下大乱,导致人口锐减。

  朝廷更是大力发展坊市制度,以此来防止农民离乡背土。

  所以,这个时期,城市商业繁荣的同时,同样也很少存在那种路边挑担叫卖的情况。

  基本上都是成片的坊市店铺,如同棋盘一样分布于城市中。

  杨墨随处逛了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处“牙侩”。

  隋唐年间蓄奴之风盛行,因此,这牙侩之所不说随处可见。

  但至少在国都大兴城这里,还是非常之多的。

  而且,在奴仆种类上也很丰富。

  除了寻常的丫鬟仆役以外,还有着诸如官奴,昆仑奴,乃至于连突厥奴隶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的昆仑奴,实际上并不是非洲人。

  真正的非洲昆仑奴还是在欧洲大航海时代开始,逐渐被欧洲殖民者送往全世界的。

  在此之前,所谓的昆仑奴大多还是来自于东南亚一带。

  也就是晒得比较黑的亚洲人。

  进入“牙侩”,杨墨前前后后都看了一通。

  能被放在这里买卖的奴婢,基本上也没有多少是老弱病残的。

  毕竟,这里可是国都,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非富即贵。

  谁会去买些老弱病残回家?

  又干不了活,还充不了门面。

  看着那些双目无神,如同僵尸一般任人挑选的丫鬟仆役们。

  杨墨的心里,不免也有些触动。

  这便是古代啊!

  人吃人的社会。

  饶是看起来豪气干云,盛世如火的隋唐年间,这人命依旧是贱如草芥。

  不过,触动归触动,让他去拯救这些人?

  那抱歉,告辞。

  没办法……

  杨墨自认为自己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最多就是有了一个穿越者的光环。

  外加熟读史书,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先机,还有闲来无事,瞎几把研究的一些“没用的知识”,比如原始的火绳枪结构,棱堡的构造等等。

  所以,要他直接与这个时代的规则去对抗,甚至改变这个大多数群体都认为理所应当的制度。

  那还是算了吧!

  至少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还做不到……

  很快,杨墨便选好了自己要的仆役。

  首先,丫鬟肯定是要有的,这是原则问题……

  而除去两名丫鬟以外,杨墨还顺带挑了一个以前干过铁匠的大汉。

  一名专职的烧饭大娘,外加两个身世清白,模样也还算中正的破家农户。

  如此,他要的人也就差不多齐了。

  至于为啥不再多挑几个?

  那还用说,当然是钱不够啊!

  好吧!其实他连钱都没有。

  就身上这些拿来买仆役的钱,还是杨素生怕杨广猜忌,才特地给杨墨“补发”的月例。

  还别说,给的真不少。

  不愧是大隋越国公,家底就是壕啊!

  等晚上回杨府的时候,再趁机去找那老帮菜敲诈一些。

  毕竟,有钱不赚,王八蛋!

  离开了西城坊市,杨墨随即带着刚买来的六名丫鬟奴仆,打道回府。

  才刚到新家,就看到府门前,已然站了一队人马,似乎是等候多时了。

  杨墨定眼一看,便认出,这些人居然都是广哥身边的千牛备身。

  千牛备身?

  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而且好像还带了一个人?

  杨墨一脸懵逼,还未来得及开口。

  “备身史天辉(罗晟),见过杨将军。”

  两名挎刀备身却是先一步走了出来,朝着杨墨便恭敬行礼道。

  隋初,改革北周之制,设置十二府以统率禁卫之兵。

  设有“左右领左右府”,统“千牛备身”。

  又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侍卫左右,供御兵仗。

  领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刀箭,皆为正六品。

  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禄从八品。

  而这两人的官职,便是那六十人的备身官。

  杨墨现任的千牛备身将,虽然与他们没有直接性的统属关系。

  但论品级的话,倒也当得起两人的一句将军。

  杨墨点点头,也没有推脱,“嗯,不知两位兄……等等,你刚刚说你叫什么?罗成?”

  话到嘴边,杨墨突然间反应过来,顿时大惊失色。

  罗成?

  隋唐演义里的那个罗成?

  四大美男之一?

  这不是隋唐演义虚构的人物吗?

  不对,倒也不算是虚构,因为罗成是有历史原型的。

  那就是唐朝的剡国公罗士信。

  两人的年龄死法,还有本事什么的都很像。

  可是,史书上的罗士信这时候不是应该才五岁吗?

  看着眼前这个满脸胡须,长相堪称为所欲为的“罗成”。

  这特么是五岁?

  罗晟却是并不知道杨墨心中所想,只是点点头:“回杨将军的话,卑职正是罗晟。”

  杨墨心中狐疑,“罗成……哪个成?”

  罗晟听了,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回道:“好叫将军知道,卑职年少时曾读过些许散书,从中读到过一句“自秦创兴,于周转晟”的句子,故改名为罗晟,希望能够从此出人头地。”

  好吧!

  原来是这个晟。

  在古代,这字的意思多数为兴盛兴旺的意思。

  通常起这个名字,都是为了能有一个好兆头。

  那没事了。

  他就说嘛!

  自己怎么可能运气那么好?

  一连遇到好几个隋唐名将呢?

  杨墨听罢,顿时心中一阵无语。

  略微收敛了下心情后,又随即开口问道,“原来如此……哦对了,不知两位兄弟来我这儿是有何事?可是陛下又有什么吩咐?”

  废话,这千牛备身可是广哥的亲兵。

  他们带人过来总不可能是为了找自己喝茶谈心的吧?

  这次,却是旁边那个叫史天辉的开口回道:“回杨将军的话,卑职等奉陛下旨意,特押送宇文化及来此,且陛下知道您初次开府,家中可能没有足够的护卫人手,故特令卑职等,暂与将军,以为宿卫。”

  啊这……

  广哥您这想的未免有点太周到了吧!

  杨墨听罢,顿时心里一阵意外。

  不过,他倒是并未怀疑杨广的动机。

  毕竟,在历史上,杨广就是这么的大方。

  对于底下臣子从来都是不吝赏赐,爵位官职什么的都是大把大把的往外甩。

  就凸显出一个壕气!

  只不过,这次还是杨墨想岔了。

  虽然历史上的杨广,对臣子的赏赐确实壕气,但这个壕气也是有限度的。

  原本历史的大业二年,杨广十分壕气的给杨素晋封楚国公,加尚书令。

  可谓是直接从官职和爵位上,一次性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级别。

  这算大方吧?

  很大方。

  然后呢?

  然后杨素就没了。

  而千牛备身更是天子亲军,非天子储君者不得所有。

  现在却赐给了一个外臣做家将宿卫,这正常吗?

  肯定不正常啊!

  “臣,谢陛下恩典!”

  杨墨回过神来,连忙对着大兴宫的方向虚拜了一下。

  这时,宇文化及也被押着带到了杨墨的面前。

  杨墨也是顺势打量起了眼前这位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里,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传奇人物。

  “看什么看,你这田舍汉,还不快速速给我松绑,要不然,待我他日官复原职,定不饶你!”

  我特么?

  这人是不是脑子有坑?

  杨墨听罢,顿时人都傻了。

  好家伙……

  难怪这货在电视剧里一直都是反派来着。

  行吧!杨墨随即没了再看下去的兴趣

  “来人,给我把他关到小黑屋去,先关两天。”

  小黑屋?

  是什么很黑很小的屋子吗?

  罗晟有些疑惑,不禁问道:“不知将军说的小黑屋是?”

  “就是柴房,不过……你们回头记得把柴房的窗户还有那些漏光的缝隙都给我封起来,不要让一丝阳光透进去,明白吗?”

  罗晟史天辉两人听了,都有些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没有多问,直接带人下去执行命令了。

  被押走的时候,宇文化及依旧还在那里疯狂叫嚣着。

  对此,杨墨倒是一点不在意。

  毕竟,没人能够抵挡住小黑屋的威力。

  就算是再牛逼的猛将又如何?

  只要你还是个人,且不是个瞎子。

  那就一定会对小黑屋感到“恐惧”。

  等我关你个两天,不信你不服气。

  什么?

  还不服气?

  那就再关两天,什么时候服了,什么时候再放你出来。

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 这公平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我被杨广偷听了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