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用的知识增加了
胖总2023-08-08 14:412,116

  【单从表面上来看,大隋确实是大获全胜,就连林邑国王本人都眼看抵挡不了刘方的兵锋,弃城而走,但实际上呢?刘方仅仅只是击溃了林邑国的军队,却并未俘虏对方的国王,也没有在林邑国建立有效的统治】

  【除了留个石碑当做纪念以外,几乎什么也没得到,反而回军的路上由于长途跋涉外加水土不服,导致南征大军死伤惨重,就连刘方本人都病死途中】

  【而反观林邑国呢?人家本来就国小民穷,隋军打过来就跑路,等隋军一撤,直接原地复国,滑的跟条泥鳅似的……】

  【这特么不是烂仗是什么?】

  嘶……

  杨广听罢,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确实,照这么说的话,好像还真就是一场烂仗。

  大隋除了教训了林邑国一顿以外,啥都没捞到。

  还白白赔上了一大笔开拔之资,以及一名熟悉南方军政的大将。

  不对,按这小子刚刚说的,貌似连教训都没有。

  隋军一撤,那林邑国便复国了。

  这特么……

  杨广顿时心中怒不可遏。

  这简直就是在打朕的脸啊!

  朕派大军过去就是为了宣扬国威。

  那群不服王化的外番蛮子倒好,竟然敢如此的戏耍大隋。

  这要是就这么算了,那朕的颜面何存?

  朝廷威严何在?

  可同样的,问题也来了。

  这小子刚刚也说了,明着打过去根本行不通。

  林邑国虽小,但却滑的跟泥鳅一样。

  大隋一去,他就跑,大隋一走,他又继续逞凶。

  那这要怎么打?

  难道一直往交趾那里驻扎重兵不成?

  这根本就不现实……

  杨广皱着眉,一瞬间他发现,这么一个嗟尔小国,却好像跟北疆的突厥之患一样棘手。

  唯一的区别在于,北疆的突厥比较能打。

  大隋要打过去,就算能赢,也会耗费巨大。

  所以大隋自隋文帝时期,使的便一直都是分化离间的策略。

  可这好像也不适合针对林邑啊!

  而且对这么一个小国用这个策略,未免有些过于难看了。

  那该怎么办?

  难道大隋富有天下,还真的对这等小国束手无策了不成?

  【嗯……不过话又说回来,就像刚刚那谁说的一样,林邑国也确实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不说,气候条件也好,把稻谷粮食种上去最差也是个一年三熟……】

  嗯?

  一年三熟?

  这怎么可能?

  杨广顿时心中大惊。

  就在这时,杨广又突然听到了杨墨的心声。

  【所以,别说是广哥了,不管换谁来,这林邑国肯定都是要必占的……】

  杨墨心说,【而且,其实要想真正吞并林邑国,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麻烦,结硬寨,打呆仗不就行了】

  结硬寨,打呆仗?

  这又是什么鬼?

  杨广一愣,这结硬寨他还能勉强听的懂。

  无非就是修造简易城寨嘛!

  可打呆仗又是什么意思?

  打仗还有这种打法吗?他怎么不知道。

  【我要是这刘方,我前期就不出兵,我直接先在交趾边境修筑大量城寨,然后再组织那里的百姓屯田,同时再划分时间段,训练那里的百姓,这样的话就是民为兵,兵为民】

  杨墨心说,【虽然这种练法弄出来的民兵可能并不精锐,比正规府兵战斗力相差甚远,但胜在量大高效啊!】

  【只要再配合上坚固的城寨一起,别说是林邑国那群战五渣了,就是一般的流贼叛军,咱也能轻松对付】

  【这样的话,要不了几年下来,林邑国自会土崩瓦解,彻底从地图上消失,哪怕他们的土著国王知道了也没用,有本事就打过来啊?】

  好家伙……

  这简直是妙啊!

  听到杨墨的心声之后,杨广这下终于是明白那句“结硬寨,打呆仗”到底是个啥意思了。

  说起来,这其实就有点像是府兵制和屯田制结合体的味道。

  但优势就剩在没有府兵制的限制,所以参与屯田的都是兵,也是民。

  虽然战斗力不咋样,但胜在自给自足。

  而且,靠着据寨而守,这点战斗力差距也可极大缩小。

  既然是打呆仗,那打的就是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呵呵......

  好小子,想不到你不仅战略眼光过人,打起仗来也有如此独到犀利的见解。

  幸好朕能够听见你的心声,要不然,恐怕还真的要让你这样的人才流到他人之手了。

  一想到这里,杨广心里不禁又是一阵庆幸。

  “陛下……陛下?”

  殿下的杨素眼看杨广只是皱眉思索,也不言语,实在忍不住的他所幸也是豁出去了,“陛下!臣请出兵讨伐林邑,臣愿亲自挂帅,以扬我大隋天威!”

  “嗯?”

  杨广回过神来,“嗯……杨卿不必多言,此事事关军国大事,还是要从长计议啊!”

  说着,又扫看了一眼殿下其余众臣,“诸位爱卿,可还有其它要事要奏?”

  额……

  群臣见状,愣了片刻,随即躬身说道。

  “回陛下!臣等无有要事!”

  “那便退朝吧!”

  杨广一甩龙袖,随即起身离开了龙椅。

  一旁的杨墨见状,也是连忙跟了上去。

  “臣等恭送陛下!”

  殿下,杨素自然也看到了杨墨跟着杨广一起下朝的画面,他的眼里顿时闪过一丝阴霾。

  但旋即又消失不见,直接下朝回到了家中。

  他现在虽是尚书左仆射,位高权重,但由于年纪太大。

  再加上陛下的“恩典”,许他只需每隔三五日前往一次政事堂即可。

  好吧!

  其实就是杨广在故意削他的权柄。

  因为年老力衰,以及要为儿孙铺路,所以杨素也没去反抗。

  在原本历史上,杨广虽然各种猜忌削弱杨素的权力,但好歹也为了安抚杨素,在大业元年的时候加封他为尚书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当场第一人。

  甚至为了显示“器重”,还让他来负责督办东都洛阳的修造。

  并在东都修造完成后直接晋封他为楚国公。

  也由此,让杨素明白,自己也是时候该去世了。

  而巧合的是,杨广的胖太子杨昭也是在大业二年七月份,与杨素同步“病逝”。

  有野史里说,其实杨昭是被杨广误杀的。

  杨广当时请杨素喝酒,然后在酒里偷偷下毒,结果杨昭为了体现太子的宽仁。

  替杨素这个老臣喝了父皇敬的酒,然后中毒死翘翘了。

  杨广因为恼羞成怒,便直接下毒,在同月暗杀了杨素。

继续阅读:第十四章 杨广:此乃结硬寨,打呆仗之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我被杨广偷听了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