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杨广:妙啊!
胖总2023-08-08 14:222,246

  啥?

  问我?

  还在看戏的杨墨一愣,连忙出列回道:“陛下恕罪,微臣才学浅薄,着实是不敢妄议朝政……”

  不敢妄议朝政?

  听到杨墨的话,殿中群臣顿时一脸无语。

  你小子,都已经上殿与我等一齐上朝了。

  还才学浅薄,不敢妄议朝政呢?

  而且,陛下,您听见了没有?

  这小子自己都说他没文化了,那又岂能堪任这工部尚书之职。

  该当立即逐出朝堂才是……

  对于杨墨的回答,杨广心里顿时就是一句呵呵。

  这小子,不光人贱,装蒜倒是也有一手。

  还不懂朝政?

  要不是朕知道你小子的底细,怕不是真就被你给骗过去了。

  【问我这个,那我肯定不能说啊!】

  杨墨心说,【这可是您老跟苏威,或者说皇帝与宰相之间的争锋,我这个刚刚升上来的工部尚书说个鸡儿啊……】

  【而且,这事儿虽然看似是苏威提出来的,是苏威在争夺相权,但看这满朝文武的反应就知道了,苏威这波肯定是被人当了马前卒了……】

  【能站在这大兴殿上,满朝文武可没几个傻的,他们会不知道苏威这番话的严重性,但为何没人提出来,甚至杨素这个与其息息相关的左丞相都不说话?】

  【这都已经很明显了,可能苏威要的只是相权,但这满朝文武身后的人,那些关陇集团,他们可不这么想……】

  【看着吧!这波只是试探,若是今天广哥真的让步了,哪怕只是立尚书令,稍微确立一下相权,那可能后续关陇集团就得对科举,甚至是田政出手了……】

  【啧啧,这可真是成也关陇,败也关陇啊……】

  嗯?

  成也关陇,败也关陇?

  这是啥意思?

  听到杨墨的心声,杨广顿时心中大震。

  这小子说的话,怎么这般没头没尾的?

  大隋立国靠的是关陇集团的支持,这姑且算是成也关陇吧!

  那败也关陇又是何意?

  莫非,大隋的灭亡,除了跟宇文化及这几个乱臣贼子,以及北疆突厥有关外,还与关陇集团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是不能啊!

  虽说隋文帝在位期间拼命打击关陇集团的权力,甚至历史上的隋炀帝也颇有些看不上关陇集团。

  但看不上归看不上,说到底,关陇集团与杨隋那还是同气连枝。

  没有关陇集团,就没有后来的杨隋,乃至于如今一统天下了,他们也对关陇集团依靠甚多。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杨广的夺嫡功成。

  除了有杨素等手握实权的重臣鼎力支持以外,还有着太子杨昭的一个原因。

  太子杨昭,那可是杨广与关陇贵族之女所生下的嫡子,血统那叫一个根正苗红。

  而反观当时的太子杨勇,所生嫡长子,竟然只是小家出身,甚至都不是关陇集团一系。

  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缺陷。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为何那般善妒,原因不就是在于,杨坚宠信的那些后妃,都非关陇集团出身。

  总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开国皇帝会怕老婆吧?

  杨广这边是越想越心惊,若真的关陇集团也背叛了,那他还怎么玩?

  这不是躺输局吗?

  【不过,虽然话是这样说,苏威本意也是为了争夺相权,但说起来,这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儿问题】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制,乍一看确实不错,似乎分化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但实则,却是漏洞百出……】

  嗯?

  父皇创建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制,竟然还真有问题?

  还特么漏洞百出?

  听到这话,杨广顿时眉头紧锁,暂且放下了关陇集团的问题,转而竖起了耳朵,想听听杨墨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朕倒要听听,父皇禅精竭虑,苦心经营出来,用于限制相权,加强皇权的三省六部制,到底哪里不好?

  【三省六部制,说到底,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好处就在于,三省将原本的相权一分为三,使得宰相无法一家独大,从而极大增强了皇权】

  杨墨心说,【可问题是,隋朝的三省只是分化相权,又不是剥夺相权,而这,就会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个问题】

  【隋朝的三省,实际上就等同于是在朝廷与地方之间加了个中转站,皇权强势,那中转站就是中转站,只负责执行朝廷政令还有传话人】

  【可要是一旦皇权衰微,或者皇帝干脆是个昏君,那么这个中转站就会趁机做大,甚至直接架空皇帝】

  【毕竟,三省制在很多时候,都间接代表了皇帝和朝廷,地方更多都不会直接请示朝廷,而是请示三省丞相,这本身就是个隐患……】

  【唐朝倒是在中期想了个法子,那就是明确三省制的权力,还搞了个群相制,进一步削弱相权,这样的效果确实不错,甚至是离谱】

  【相权直接都被压没了,然后,宦官来了……】

  【再到后面的宋朝,又是周而复始,直到人狠话不多的明太祖来了,三省六部制才终于被内阁制所取代,而宰相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嗯?

  听到杨墨的这一番话后,龙椅上的杨广,愣是惊的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好家伙,他还真没想过,这三省六部制,竟有这般严重的问题。

  按这小子所说,若是这三省六部制真这么继续搞下去,那迟早会出现问题。

  不过,现在知道是知道了,可又该怎么解决呢?

  先不管那个什么明太祖了,这个内阁制又是什么?

  能一劳永逸的取代三省六部,那就一定有其可取之处。

  朕且再听听看……

  【所以,真要是想解决三省六部制,解决宰相,顺带还有宦官干政的问题,最好的办法那还是学明太祖,直接废除三省,将宰相彻底取消】

  杨墨心说,【但取消宰相,却不取消相权,转而用内阁作为替代】

  【内阁中,设置辅政大臣,负责常参机要,但辅政大臣呢,与宰相不同,他们平时处理政务只有建议权,即票拟,真正采不采纳,还是取决于皇帝,这就等于抓住了相权】

  【还有,内阁大臣又都是兼职,他们本身的官职可能并不高,甚至可以是五品小官,这样的话,内阁大臣的去留完全取决于皇帝,那根本就不存在相权压过皇权的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搞内阁制,还能借机从关陇集团的手中夺权,若是运作的好,甚至还能挑起关陇集团的内斗,将其直接肢解,从而为朝廷所用】

  【只可惜啊!这终究只是想想,隋唐两朝都没人想过要这么干,或者,是关陇集团自己不想?】

  嗯?

  卧槽!

  听到杨墨的心声,杨广顿时心中大震。

  妙啊!

  这简直是大妙啊!

继续阅读:第六十七章 这锅怎么就扣我头上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我被杨广偷听了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