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
一长须美髯,面容刚毅的中年将军便入了殿内。
“末将屈突通,拜见陛下!”
“嗯,屈将军免礼!”
杨广袖手一挥,指着旁边的杨墨说道,“这位是太仆少卿,千牛备身将杨墨,此番,你便带上骁骑,跟随他的左右,另外,朕也会派遣千牛备身随同护卫。”
骁骑,属左右翊卫,也就是隋朝京师禁军的一支。
而屈突通此时的官职又为车骑将军。
据史书记载,车骑将军正五品,主要职责有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叛逆。
此外,还要负责迎来送往的礼制性活动、出使宣诏、荐举官吏等。
臂如杨广刚刚接过皇位的时候,便命车骑将军屈突通出使,给他的兄弟汉王杨谅宣过诏书。
然后,杨谅就反了,被杨素打了个满头包。
“诺,末将领命。”
屈突通不疑有他,躬身应道。
“见过屈老将军!”
看着眼前虽已年近五十,却仍不显老态,反而精神矍铄的屈突通,杨墨连忙拱手施礼道。
“末将见过杨少卿!”
屈突通同样非常客气,虽然他是先帝老臣,但品级上,却还是要低杨墨两级的。
依礼,他是要给杨墨行礼拜见的。
“屈老将军无需客气!”
杨墨一脸温和,心中却是暗道,【屈突通,隋唐名将啊!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隋末大乱的时候,要不是有他在,恐怕广哥连关中老家都得甩给那帮乱世草头王】
【只可惜,广哥最后还是听信了谗言,南下江都,致使屈突通孤悬关中,最后为大唐所灭(降),也直接断了大隋最后的翻盘机会……啧啧啧】
嗯?
什么?
听到杨墨的心声之后,杨广顿时心中大震。
之前,他也只是听杨墨这小子天天在那里念叨,大隋要灭,自己要赶紧跑路什么的。
具体的详情,杨广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到现在也就抓了一个宇文化及,以及知道了杨素一族未来可能会造反。
对了,还有之后坐天下的,国号似乎叫大唐。
其他的,诸如那位大唐皇帝叫什么,那都是不知道的。
也不能说完全不知道,至少,杨墨提到了一句二凤。
而事实上,杨广在刚开始时,就派人下去暗中调查过。
可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
能有收获就有鬼了。
毕竟这二凤的外号,还是广大网友给起的。
与之类似的还有伟大的大明之光,我们的明堡宗朱祁镇……
杨广眉头紧皱,脸色那是说不出的难看。
先前,他不知详情,还以为未来,大隋灭亡的根源是北疆的突厥蛮子,加上那些通敌叛国的佞臣。
两者里应外合之下,再加上宇文化及那个恶贼,才葬送了大隋万里江山。
结果……
似乎不是这样?
因为,关中尚在,而北疆的突厥蛮子要南下,首当其冲,便是关中,也只能是关中。
可要不是突厥这个卧榻大敌的话,那以大隋之强盛,又怎么会灭亡呢?
这就好比打牌,你都手握俩王四个二了。
你还怎么输?
拿什么输?
还有那个大唐,居然能攻取杨隋的根基关中,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杨广眉头微微一拧,心中似乎隐隐有了一番计较。
“陛下!那微臣这就出发了?”
“嗯……”
杨广回过神来,扫了眼杨墨,说道,“爱卿且去,若是此事办好了,朕不吝厚赏!”
这又是一番重复性的允诺。
只不过,此时的杨广,俨然已经把杨墨当成是老天爷赐给大隋,还有自己的翻盘点了。
呵呵。
亡?国之君?
朕偏不信,既登大位,那要做便做那千古一帝!
“臣领命!”
杨墨也不拖泥带水,随即带着上屈突通和骁骑军,以及广哥派下来的一队千牛备身,还有着几名经验丰富的御用工匠,骑着马便离开了大兴城,一路往西而去。
其实,这找铁矿,在外行看起来或许很难。
但实际上……那就是很难。
至少杨墨就屁都不懂,他只不过记了一个大致的方位。
真要辨别铁矿那还得专业人士,要不然,你以为他没事带那些御用工匠干嘛?
他又不认识铁矿石,不带着专业人员一起,那挖出来也是抓瞎。
不过……
在杨墨看来,大隋朝即使有了这座百年不愁的大型铁矿,外加自己奉上的高炉冶炼之法。
那也是白搭的。
不是说大隋实现不了,在有完整理论的基础上,你就是想手搓核弹头……这个当然是做不到的。
就是你不怕死,也不行啊!
大隋的灭亡,不是在于兵甲不精,而是在于,它的皇帝名叫杨广。
是的,那个“其功也卓,其罪也彰,弊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隋炀帝。
如果一个皇帝被称赞明君,那么他一定变成了既得利益者的傀儡。
如果一个皇帝被骂作昏君,那么他一定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如果一个皇帝被骂作暴君,那么他一定得罪了所有阶级……
而且,自从大业十二年,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以后。
此刻,大隋虽说已经民心尽失,且天下糜烂一片,但这个时候的杨隋其实也还有着最后一次机会。
或许这并不能帮杨隋重整天下,但至少闭门自守,等待机会,以图未来收拾山河的希望还是有着不少。
可结果呢?
这时候的杨广,经历了数次帝王生涯的挫折,早已是彻底的心灰意冷。
于是乎,他听信了谗言,放弃了苏威等大臣的上策,没有退往关中老家,反而南下江都。
然后,屈突通山穷水尽,关中失陷,落入大唐之手。
而杨广,也成为了隋世祖明皇帝,后来又被李渊追谥炀皇帝。
可以说,大隋这个时候,明明实力尚存,甚至还很强。
但……
讲个笑话就是,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所以,就算给大隋加强军备,其实也改变不了最终结局。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大隋军备加强了,以李唐十二大将军的出身,又怎么会弄不到呢?
到时候,其实大家都一样。
甚至于,以后大唐打突厥可能还好打一些。